“冰人”奥茨是1991年在意大利和奥地利两国交界处的阿尔卑斯山冰川中被发现的。他大约生活在5300年前,死时年龄为40岁至45岁,体内有一个石制箭头。
之前人们认为,奥茨被人袭击、左肩中箭,在逃跑过程中伤口大量出血,最终因失血过多而死,尸体被冰雪掩埋,在漫长岁月中变成一具干尸。
奥茨身上穿着厚厚的兽皮衣服,尸体周围散落着许多物品,包括铜质斧头、匕首、装满箭的箭袋、背包、桦树皮杯子等等,还有一张未完成的弓和一些功能不明的小物件。
这些保存完好的晶胚大约8英寸(约合20厘米)长,而且局部一些细节非常清晰
研究人员介绍,这些恐龙晶胚化石形成于侏罗纪早期,大约在1.9亿年之前。它们的父母属于巨椎龙,是一种蜥脚类恐龙,这类恐龙后来进化为腕龙。古生物学家罗伯物-雷斯和他的研究团队是在研究恐龙蛋化石的过程中偶然发现这些晶胚的。这些恐龙蛋化石发现于1976年,发现地为南非。
雷斯教授表示,“这一发现为进一步了解恐龙早期的进化历史开启了一扇窗户。蜥脚类恐龙是最早开始多样化进化的恐龙种类,后来它们迅速成为分布最广泛的恐龙群体。因此,它们在生物学方面的特点非常有趣,它们在许多方面代表了恐龙时代的到来。”
这些物品对研究青铜时代阿尔卑斯山居民的日常生活非常重要。来自意大利罗马大学、美国堪萨斯大学等机构的科学家分析了这些物品在尸体周围的位置后,认为奥茨并非孤独地惨死在阿尔卑斯山,而是作为一名备受尊敬的战士被郑重地安葬。
研究人员认为,如果奥茨是在发现地点倒下的,他的随身物品不应该分布得这么零散。他们模拟了数千年里冰雪凝结和消融导致的物体位置变化,推测奥茨的遗体原先被安放在离发现地点约5米的一处石台上,身边的物品是经过仔细摆放的随葬品。尸体和多数物品都移动了位置,只有背包还在原处。
新观点可以解释一些以往理论说不通的地方。比如,奥茨最后一餐的食物显示他大约死于4月份,但冰雪里的花粉记录显示,他葬身山上的时间似乎是8月份。研究人员说,奥茨的族人可能按传统将他的尸体保存在冰冻的土层下,到夏季才正式下葬。不过,科学家认为还需要更多的实地研究来作为证据。
相关阅读:
|
|
|
|
|
|
|
|
|
|
文章标签: 袋食蚁兽
圆明园又称圆明三园,是清代一座大型皇家宫苑,它坐落在北京西郊,与颐和园毗邻,由圆明园、长春园和万春园组成,所以也叫圆明三园。此外,还有许多小园,分布在东、西、南三面,众星拱月般环绕周围。[1]
园中面积350多公顷,建筑面积达20万平方米,一百五十余景,有“万园之园”之称。[2] 清帝每到盛夏就来到这里避暑、听政,处理军政事务,因此也称“夏宫”。
吴三桂是明末宁运总兵,手握一支10万人的精锐部队,在山海关防御清军的入侵。但当李自成占北京,刘宗敏夺了他的爱姬陈圆圆之后,就反过来勾结清军打败李自成,占领大片的明朝土地。据说当时他一听到陈圆圆被占,立即“痛哭三军俱缟素,冲冠一怒为红颜”,表面为崇祯举丧,实则为报夺妻之恨,立誓与李自成为敌人。 陈圆原名陈沅,苏州人,天生丽质,经过精心教育,“色艺擅一时”,既有天生的好嗓子,又工于声律,书棋琴画都很娴熟,是个蜚声江南的绝代佳人。当时明朝内忧外患,崇祯帝心情郁郁不欢,田妃为讨他欢心,让自己的父亲田弘遇到江南寻选美女为崇祯稍解苦闷。这田弘遇到江南花了20万两银子接走陈圆圆,没想到崇祯帝成天忧虑不好女色,陈圆圆进宫后又很快被退回田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