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人们的衣食住行中,“衣”是排在第一位的。这并非偶然。因为人穿衣不仅仅是为了遮体保暖等,还具有装饰身体、美化生活,显示人的身份地位、民族信仰、礼仪场合等等。因此我国古代丰富多彩的服饰成为了民族历史、文化的一个重要载体。
衣能排在“衣食住行”之首,我认为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我国冬季十分严寒,许多贫困古人多为缺衣御寒所苦:“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寒”之影响已经广泛深入到了中国文化和古人生活中的方方面面。例如,称“十年寒窗”的读书人为“寒士”;称自已出身低微为出身“寒门”;谦称自己的家为“寒舍”;甚至见面打招呼叫“寒暄”(暄是温暖)。“寒暄”一词,到现在都还有人在用。而且,古人不仅活着怕寒,连死后也“怕寒”,一些地区过去还有十月初一在坟头送棉衣(烧纸)的习俗,而且要求完全烧尽。本文简介中国气候对我国古代服饰文化的主要影响。
我国之所以冬寒,是由于受北方西伯利亚(北半球寒极)南下冷空气影响,所以特别是北方地区,冬季特别寒冷,需要特别保暖的衣着。
例如,生活在大兴安岭及其附近地区的鄂伦春等民族过去主要以游猎为生。那里是我国冬季中最冷的地方,极端最低气温可以降到零下50℃左右。他们的皮衣主要用又暖又轻的狍子皮。他们用完整的狍子头皮制的皮帽,因为形象逼真,在打猎中还有迷惑猎物的作用。狍子皮靴子的鞋底用狍子的脖子皮缝制,暖和轻便、走路又没有声音,可以接近野兽而不易被发觉。
生活在东北三江平原的赫哲族人过去以渔猎为生,因此他们生活中也多穿他们独有的鱼皮衣。因为黑龙江地区江水冬寒夏凉,多产大鱼(如怀头、哲罗鱼等),而且皮厚皮质好。晒干后经捶打变软,便成了轻便、保暖、耐磨而又不透水的鱼革。鱼皮套裤还是他们捕鱼的劳动服。
蒙古族所居地区盛行蒙古袍。蒙古袍宽大的下摆既便于骑乘,又能在骑马放牧时起到防寒护膝护脚的作用。最保暖的蒙古袍常用双层皮缝制而成,一层毛皮朝里,一层毛皮朝外。腰带可御冷风进入,再配上适应骑马需要的长筒皮靴,皮靴里套上毡袜,足可耐零下四五十度严寒。
冬季藏袍用皮制,长袖、宽腰、肥大、超长。穿着束腰带时,得先将袍向上拉起,直到下摆略低于膝盖,束带后放下袍子,于是腰部自然形成一个大囊袋,可装随身物品,妇女甚至装(背)进孩子。夜间将腰带解开,藏袍便成了睡袋。
藏袍十分适合低纬高原上阳光下热流满身,而雨雪冰雹一上来又气温迅降,身体感觉温度变化极大等天气特点。所以天热时,常只穿左袖。再热时把右袖也脱下束在腰间,灵活方便。
在我国华南及云南南部等热带地区,气候炎热,因此衣着终年轻而薄。典型例子是云南西双版纳的妇女筒裙。一块薄薄花布,首尾相连,三折两裹,最后在腰间别紧,连裤带都不用。所以“云南十八怪”中说,“大姑娘不用裤腰带。
还有值得一提的是蓑衣。这是过去长江中下游地区的农民雨具,那里四季都有农活,但几乎四季都多雨。穿蓑衣,即稻草编的“雨衣”,就能在雨中腾出双手干农活。稻草虽易被雨打湿,但因草秆向下,能引导雨水向下,因而一般小雨中仍能照样劳动。
据记载,我国省澎湖列岛妇女“头饰”很奇特。她们用两条毛巾蒙面,上一条下一条,只在眼部留一条缝,看上去有些恐怖。原来,主要是因为海峡大风多,脸部暴露会受到大风刮起的海水侵害。这和丹麦法诺岛北港妇女戴古怪面具的作用是一样的。
热带恒热,寒带恒寒,四季衣着变化都不大。只有温带及其附近,特别是我国,冬季中由于西伯利亚冷空气频频南下,世界同纬最冷;夏季因陆地干燥易热,南方还有副热带高气压控制,又是世界同纬度上比较热的地方(高原除外)。所以,我国成为在世界同纬度上冬夏温差最大、而且也是感觉世界上最冬冷夏热的地方。例如长江中下游地区,冬季常有冰雪严寒,夏季又常热得汗流浃背,过个夏天要瘦好几斤肉。
可是人不能像动物那样冬眠,也不能像候鸟那样迁徙,主要只能靠增减衣服来适应。所以,我国东部地区是世界同纬度上四季着装相差最大的地方。其中,东北北部是我国冬夏温差最大,因而也可以说是世界上冬夏衣着差最大的地方(西伯利亚虽冬夏温差比东北还大,也是世界上冬夏温差最大的地方,但那里冬极寒而无夏热,着装变化反而小。
冬冷夏热的结果,春秋季中的气温变化就十分急剧,使我国成为了世界同纬度上春秋季最短,和春秋季中增减衣服速度最快的国家。尤以北方最为显著。例如江南几乎可穿一春的毛衣或毛背心,到了北京,有的年份甚至穿不多少天就可以穿衬衣了。
在气象学里,称午后最高气温和清晨最低气温之差为气温日较差。我国年平均气温日较差,南方一般在6℃~8℃左右,北方气候干燥,10℃~14℃左右。西北沙漠、高原盆地甚至超过16℃~17℃。新疆吐鲁番盆地春秋季中早有“早穿皮袄午穿纱”的说法。
不过,我研究了吐鲁番市区(气象站所在地,海拔35米)气温日较差资料,认为还达不到真正“早穿皮袄午穿纱”的程度。
不过,我确信,我国真正可能“早穿皮袄午穿纱”的地方应该还是在吐鲁番盆地之中(深陷河谷盆地地形是所有地形中气温日较差最大的地方)。吐鲁番盆底即艾丁湖底海拔负154米,那里盆地地形增大气温日较差的作用能够达到最大。
2008年夏《中国国家地理》杂志社组织“极限探索”科学考察,我作为专家组成员建议到艾丁湖底(近些年来夏季湖底基本干涸)进行“热极探索”。还真找到了我国能“早穿皮袄午穿纱”的地方,那就是,我们在盆底海拔负150米的观测点上,8月2日和3日观测到了这2天的昼夜温差分别为24.6℃和23.3℃,平均约24.0℃。而根据气候规律,吐鲁番秋季昼夜温差平均比夏季还可大1.5℃~2℃,因此艾丁湖底秋季昼夜温差平均可高达接近26℃左右(个别日子还会大得多),在全国遥遥领先。
它意味着艾丁湖底春秋季有相当多的日子里,午后最高气温可以高达30℃左右以上,而清晨最低气温又可以低达4℃左右以下。这样的日子岂不可“早穿皮袄午穿纱”?那里日出后前4个小时左右的时间里,据我推算,气温将会上升16℃~18℃之巨。所以如果那里将来有居民的话,真不知道他们那时该如何频繁地更换衣服哩。
相关阅读:
|
|
|
|
|
|
|
|
|
|
文章标签: 古代有文化的人的资料
吴三桂是明末宁运总兵,手握一支10万人的精锐部队,在山海关防御清军的入侵。但当李自成占北京,刘宗敏夺了他的爱姬陈圆圆之后,就反过来勾结清军打败李自成,占领大片的明朝土地。据说当时他一听到陈圆圆被占,立即“痛哭三军俱缟素,冲冠一怒为红颜”,表面为崇祯举丧,实则为报夺妻之恨,立誓与李自成为敌人。 陈圆原名陈沅,苏州人,天生丽质,经过精心教育,“色艺擅一时”,既有天生的好嗓子,又工于声律,书棋琴画都很娴熟,是个蜚声江南的绝代佳人。当时明朝内忧外患,崇祯帝心情郁郁不欢,田妃为讨他欢心,让自己的父亲田弘遇到江南寻选美女为崇祯稍解苦闷。这田弘遇到江南花了20万两银子接走陈圆圆,没想到崇祯帝成天忧虑不好女色,陈圆圆进宫后又很快被退回田府。
圆明园又称圆明三园,是清代一座大型皇家宫苑,它坐落在北京西郊,与颐和园毗邻,由圆明园、长春园和万春园组成,所以也叫圆明三园。此外,还有许多小园,分布在东、西、南三面,众星拱月般环绕周围。[1]
园中面积350多公顷,建筑面积达20万平方米,一百五十余景,有“万园之园”之称。[2] 清帝每到盛夏就来到这里避暑、听政,处理军政事务,因此也称“夏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