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襄书法
蔡襄是唐宋八大家之一,位列宋四家之列,可见蔡襄书法的水平是非常之高的。虽然还有一种说法是原先的宋四家并没有蔡襄,是因为原来的蔡京人品奸恶才使的蔡襄代替了蔡京的位置成了宋四家之一,但是普遍的说法是蔡襄是宋四家之一。那么蔡襄书法以什么为主,又有着什么样的风格特点呢?
欧阳修都非常地推崇蔡襄书法。
但是蔡襄非常的爱惜自己,从来不随便为他人书写,因此蔡襄的书法作品流传下来的很少。再加上当时的年代已经与唐代的书坛风气有所不同,很多人都将书法作为一种低下之人才做的事,那些文人名士都不愿意再书写作品。即使当时的皇帝已经颁布了旨意来改变这一个思想,但是并没有什么效果。
蔡襄的书法,有楷书,有行书,有草书,人们都喜欢在正楷的基础上加入自己的风格,但是蔡襄不同。蔡襄最爱写规规矩矩的楷书,他的书法是恪守当时的法度的,很少在书法上有所创新,但是蔡襄的书法成就非常之高,无论是皇帝还是平民都非常喜爱他的书法,所以可以说,蔡襄在当时的法度与民间乐趣之间搭建了一座桥梁,促进了宋代书法的发展,是宋朝书法发展史上不可缺少的人物。
蔡襄书法特点
蔡襄的书法取自王氏父子、颜真卿、柳公权等人,学习了众家之所长,当时的人都评论蔡襄的书法,说蔡襄的书法里有晋唐时期的神韵。从他的行书作品《澄心堂纸尺犊》就能看出来,这一篇墨宝可以说是蔡襄为数不多的传世作品中最典型的,最具有晋唐时期风格的作品。按照信札上注明的时间,应该是蔡襄晚年时期的作品。
蔡襄《虹县帖》
蔡襄算的上是宋朝楷书的第一人,因为在北宋四大书法家中,苏轼、黄庭坚和米芾都是以行草或者行楷见长的,只有蔡襄是以工整规矩的楷书为长的。《昼锦堂记》可以说是蔡襄楷书中的大字楷书的代表作。这个作品是欧阳修为韩琦所写的一幅作品,蔡襄别出心裁的把每个字都写上几十个,然后选出最好的那个来把整幅字给拼起来,就是因为这样所以字与字之间就没有了连环,缺少了一些神韵。所以蔡襄的这个做法也算是半得半失。当然蔡襄的楷书笔势流利,结构端正,浑厚静定,不浮不躁,是楷书中的经典之作。
另外,蔡襄的信礼《脚气贴》可以说是蔡襄别开生面之作,字体上用的是蔡襄并不擅长的行草书写。但是整体却看起来笔力挺拔,神采外耀,笔法笔墨来自阁帖的同时,又渗入了许多新意趣,有着奇宕潇洒之致,是蔡襄行草书中的佳作。俗话说字如其人,蔡襄的字端正大方,所以蔡襄为官也是刚正不阿的。
">12下一页在本页阅读全文
←支持左右键盘翻页→
延伸阅读:蔡襄的生平介绍 蔡襄的茶录诗词 蔡襄的诗词造诣 蔡襄的纪念馆在哪 蔡襄书法代表作 蔡襄的书法特点相关阅读:
|
|
|
|
|
|
|
|
|
|
文章标签:
吴三桂是明末宁运总兵,手握一支10万人的精锐部队,在山海关防御清军的入侵。但当李自成占北京,刘宗敏夺了他的爱姬陈圆圆之后,就反过来勾结清军打败李自成,占领大片的明朝土地。据说当时他一听到陈圆圆被占,立即“痛哭三军俱缟素,冲冠一怒为红颜”,表面为崇祯举丧,实则为报夺妻之恨,立誓与李自成为敌人。 陈圆原名陈沅,苏州人,天生丽质,经过精心教育,“色艺擅一时”,既有天生的好嗓子,又工于声律,书棋琴画都很娴熟,是个蜚声江南的绝代佳人。当时明朝内忧外患,崇祯帝心情郁郁不欢,田妃为讨他欢心,让自己的父亲田弘遇到江南寻选美女为崇祯稍解苦闷。这田弘遇到江南花了20万两银子接走陈圆圆,没想到崇祯帝成天忧虑不好女色,陈圆圆进宫后又很快被退回田府。
圆明园又称圆明三园,是清代一座大型皇家宫苑,它坐落在北京西郊,与颐和园毗邻,由圆明园、长春园和万春园组成,所以也叫圆明三园。此外,还有许多小园,分布在东、西、南三面,众星拱月般环绕周围。[1]
园中面积350多公顷,建筑面积达20万平方米,一百五十余景,有“万园之园”之称。[2] 清帝每到盛夏就来到这里避暑、听政,处理军政事务,因此也称“夏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