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历史学者,对历史上的一切东西都有兴趣研究,生老病死都是我的研究对象。这篇“梧桐树下戏凤凰”一点号,来说说古代女人生孩子的事情。这选题在以前我《北京晚报》“一方钩沉”专栏上谈过,现在这篇文章是专门为一点号网友重写的。
(现代分娩场景,孩子头已从产道中出来)
对一个女人来说,生孩子是做母亲的开始;对一个家族来说,生孩子便有了继承人,可以延续香火了。所以女人分娩,古今都是人生之大事,都相当看重。那么,古代孕妇如何生孩子?
在古代,孕妇分娩没有现代这么好的条件,但重视程度决不亚现代,孕妇从分娩体位的选择,到产房的布置、催产……都有讲究。
这篇首先来说古代孕妇的分娩方式选择。
在人们的印象中,孕妇分娩都是躺着,即卧位分娩法。在一些现代古装戏中,也是这样,往往生产时,产妇躺在床上嚎叫,忍受着产痛。实际真不是这样,古代产妇生产一般是“坐着的”,像现代这样躺着也有,但不是主要的。
(古代分娩中的女人,现代影视同志现)
隋巢元方等撰《诸病源候论·妇人将产病诸候》中,便提到了当时孕妇分娩所采取的体位问题,称“妇人产,有坐有卧”,即分娩时有坐姿,也有卧姿。
虽然“有坐有卧”,但古代孕妇首选的是“坐”,其次才是现代孕妇喜欢的“卧”。坐姿分娩属于受古代孕妇推崇的“竖式分娩”,除了“坐”,站立式、蹲式、跪式,也都属于竖式分娩。
也就是说,古代孕妇生孩子,有“坐着生”、“站着生”、“跪着生”、“蹲着生”等多种体位。
竖式分娩时至少有两人助产,其中一位从后面抱住孕妇的腰。《诸病源候论》称:“若坐产者,须正坐,傍人扶抱肋腰,持捉之勿使倾斜,使儿得顺其理。”
相比于卧式分娩,竖式分娩的优势明显,可大大减少难产。唐王燕《外台秘要·产乳序论》引《峦公调气方》所记:时有一人,其一妹二女,皆因难产而死,后来其儿媳临月,便到山里寻找高人指导。
根据山里这位“妇产科专家”的意见,此人将一间屋子收拾干净,作为儿媳的临时产房:“布草三四处,悬绳系木作衡,度高下,令得蹲当腋,得凭当衡,下敷慢毡,恐儿落草误伤之。”儿媳果然顺利分娩,避免了难产。此人儿媳分娩时便采用“站立式”,扶着悬挂起来的横木,把孩子生了下来。
这种竖式分娩,可以在重庆大足中看到。在“临产受苦恩”石刻中,孕妇背后站着一妇,前面半蹲着的接生婆正扎衣卷袖准备接生。这组石刻开凿于南宋,是研究古代孕妇分娩方式的重要资料,我曾专程去看了这组塑像。
图:重庆大足石刻中“生孩子”场景,产妇是站着的,接生婆跪着准备接生)
古代孕妇分娩时,往往会根据产程的变化,适时采取不同的分娩方式。如宋代,孕妇分娩多采用坐姿,但也会使用其他方式。
时医学家杨康侯在《十产论》即称,“儿将欲生,其母疲倦,久坐椅褥,抵其生路”;这时候,就要让孕妇采取站立姿势,“须用手巾一条,拴系高处,令母用手攀之”,然后,“轻轻屈足作坐状,产户舒张,儿即生下”。
竖式分娩,并非仅是古代中国孕妇的选择,国外亦然。如古埃及法老宫里有一幅浮雕,所绘内容是末代女王克委巴特拉分娩场景,女王所采用的便是竖式分娩中的“跪姿”。
(躺着生产,现代影视再现)
为什么古代女人使用“跪姿”生产?可能能用上劲,但产妇要承受的产痛可能更强烈。相对来说,还是坐着生产比较科学。
最后要说一下,有的文章称古代女人生孩子时要用鞭子抽打,以加快生产速度,这是胡扯!
相关阅读:
|
|
|
|
|
|
|
|
|
|
文章标签:
圆明园又称圆明三园,是清代一座大型皇家宫苑,它坐落在北京西郊,与颐和园毗邻,由圆明园、长春园和万春园组成,所以也叫圆明三园。此外,还有许多小园,分布在东、西、南三面,众星拱月般环绕周围。[1]
园中面积350多公顷,建筑面积达20万平方米,一百五十余景,有“万园之园”之称。[2] 清帝每到盛夏就来到这里避暑、听政,处理军政事务,因此也称“夏宫”。
吴三桂是明末宁运总兵,手握一支10万人的精锐部队,在山海关防御清军的入侵。但当李自成占北京,刘宗敏夺了他的爱姬陈圆圆之后,就反过来勾结清军打败李自成,占领大片的明朝土地。据说当时他一听到陈圆圆被占,立即“痛哭三军俱缟素,冲冠一怒为红颜”,表面为崇祯举丧,实则为报夺妻之恨,立誓与李自成为敌人。 陈圆原名陈沅,苏州人,天生丽质,经过精心教育,“色艺擅一时”,既有天生的好嗓子,又工于声律,书棋琴画都很娴熟,是个蜚声江南的绝代佳人。当时明朝内忧外患,崇祯帝心情郁郁不欢,田妃为讨他欢心,让自己的父亲田弘遇到江南寻选美女为崇祯稍解苦闷。这田弘遇到江南花了20万两银子接走陈圆圆,没想到崇祯帝成天忧虑不好女色,陈圆圆进宫后又很快被退回田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