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皇帝一共17位皇帝,然而令人奇怪的是,明朝皇帝的寿命大多不是很长。除明太祖朱元璋(71岁)、明成祖朱棣(65岁)、明世宗(60岁)以外,历代明朝皇帝的寿命都没有过60岁。此外,明宣宗活到38,明英宗37,景泰帝29,成化帝40,弘治帝35,正德帝30,天启帝23,将明朝皇帝的平均寿命拖到了底。
根据计算,明朝皇帝寿命比起前面的唐、宋和后面的清朝,无论是中位数和平均数都偏低几岁。其中,明朝平均寿命为43.2岁,唐朝为46.4岁,宋朝为46.5岁,而清朝为52.4岁。
有人就要问了,是不是明朝时期,人们平均寿命本来就低呢?答案是否定的,明朝内阁大臣的生活质量不如皇帝,但活过60岁之人却比比皆是,甚至还有活到接近90岁的,比如严嵩就活到了87岁。
对于大明皇帝的短寿之谜,坊间有很多猜测。有人认为,明朝皇帝从朱棣开始,一直有家族遗传病,导致恶性高血压,造成早死;还有人认为,许多皇帝都沉溺于酒色,导致早死。比如明仁宗、正德皇帝、天启皇帝,都因沉迷声色而死;还有人认为,朱元璋取消了丞相制度,导致大量原属于丞相的工作,都积压到皇帝身上,使皇帝活活累死。
不过猜测是猜测,事实是事实,这些说法都缺乏证据。在明朝,有内阁和司礼监为明朝皇帝分忧,何至于累死?明朝皇帝之中却有喜欢酒色的,但并非全部。而明朝皇帝的家传遗传病,也没有得到任何证据证实。
不过最近,专家在检测故宫紫禁城时,有了一个重大发现,那就是明朝皇帝或因墙上涂料而早死。朱棣迁都北京后,在紫禁城大兴土木,并使用大量朱砂作为涂料,用在宫墙和地砖上。众所周知,朱砂含有大量汞,长时间待在在里面,会造成慢性重金属中毒,特别是年幼时影响更大。
明朝几位长寿皇帝,如朱元璋、朱棣,他们大多数时间都是在南京办公,而嘉靖皇帝在继位前,是个藩王,在南方长大,因此没有从小在紫禁城内长大。而在紫禁城内长大的皇帝,人均寿命就不容乐观了,他们从小沐浴在汞毒之中,最终毒性淤积,造成了死亡。而万历皇帝虽然活到了57岁,但身体一直不好,或许也有汞中毒的因素。
那么就有人问了,同样居住在紫禁城,为何清朝皇帝的平均寿命那么长?这是因为清朝皇帝并非常住于紫禁城,道光以前,皇帝们基本都在圆明园办公,每年还有段时间在避暑山庄,极少在紫禁城里呆着。然而当英法联军焚烧圆明园后,只能呆在紫禁城的同治和光绪,无论寿命和身体健康情况都急转直下。当然,很多人认为同治是死于天花或梅毒。
因此有学者认为,明朝皇帝的短命绝不是偶然的,重金属中毒很可能是非常重要的原因。毕竟到今天,装修污染也是导致人们短命的重要原因。建筑材料中的氡、甲醛、苯、氨和挥发性有机物,很容易导致白血病、癌症等绝症。笔者就听说过好几个因家中甲醛超标,而罹患白血病之人。
装修污染,即使很多现代人都意识不到,更何况明朝、清朝的史官?因此他们往往将皇帝的死归咎于沉溺酒色,却将宫墙中的朱砂完全忽视了。
相关阅读:
|
|
|
|
|
|
|
|
|
|
文章标签:
吴三桂是明末宁运总兵,手握一支10万人的精锐部队,在山海关防御清军的入侵。但当李自成占北京,刘宗敏夺了他的爱姬陈圆圆之后,就反过来勾结清军打败李自成,占领大片的明朝土地。据说当时他一听到陈圆圆被占,立即“痛哭三军俱缟素,冲冠一怒为红颜”,表面为崇祯举丧,实则为报夺妻之恨,立誓与李自成为敌人。 陈圆原名陈沅,苏州人,天生丽质,经过精心教育,“色艺擅一时”,既有天生的好嗓子,又工于声律,书棋琴画都很娴熟,是个蜚声江南的绝代佳人。当时明朝内忧外患,崇祯帝心情郁郁不欢,田妃为讨他欢心,让自己的父亲田弘遇到江南寻选美女为崇祯稍解苦闷。这田弘遇到江南花了20万两银子接走陈圆圆,没想到崇祯帝成天忧虑不好女色,陈圆圆进宫后又很快被退回田府。
圆明园又称圆明三园,是清代一座大型皇家宫苑,它坐落在北京西郊,与颐和园毗邻,由圆明园、长春园和万春园组成,所以也叫圆明三园。此外,还有许多小园,分布在东、西、南三面,众星拱月般环绕周围。[1]
园中面积350多公顷,建筑面积达20万平方米,一百五十余景,有“万园之园”之称。[2] 清帝每到盛夏就来到这里避暑、听政,处理军政事务,因此也称“夏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