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朝是指公元前221年秦国统一六国开始,一直到公元前207年刘邦攻占咸阳为止,前后满打满算也就15年的时间。
秦始皇画像
为什么虎狼一般的秦国,战国中后期两百多年时间都非常强大而坚挺,最后灭掉六国之后,却变得那么虚弱,从陈胜吴广起义到子婴投降刘邦,仅仅两年零四个月的时间。
秦王子婴向刘邦投降
以往的观点是,秦朝统一六国后,实行暴政。南征百越,最多时使用50多万壮丁。北伐匈奴,修建长城,又是征调几十万民力。这些还只是拓展疆土和打击匈奴威胁,无可厚非,关键是秦始皇还征调大量民力去修建咸阳新城以及豪华宫殿阿房宫,还有秦始皇的陵墓,前后长达十几年,征调的民夫人次少则几十万,多则上百万。
阿房宫想象图
所以你们看啊,又是战争,又是修长城,又是修皇陵,大帝国建立后,老百姓没有得到什么好处,虽然国内没有战争了,但是却要承担繁重的劳役和兵役。而且建造这些大型的公共工程,很容易把命丢掉。而且据说秦朝的法律非常严酷,服劳役没有在指定时间达到,就会被斩首,陈胜吴广就是因为这个而起义的。
秦汉夯土长城
所以啊,在秦朝的暴政苛法重压之下,老百姓没有活路,所以就起义造反了。
但是,持这种观点的人,没有注意到一个非常明显的现象,在秦末轰轰烈烈的大起义中,秦朝的故地,也就是统一六国之前的秦国故地(关中、汉中、巴蜀),并没有爆发所谓的“农民起义”。
秦末反秦战争形势图
如果秦末大起义是因为秦朝的暴政引起的,那么为什么秦国的故地没有爆发起义,而起义的地区基本上是六国的故地呢?
此外,在建立王朝的初期,修建大型工程和不断对外战争的还有很多王朝,明朝就是典型。明朝建立后,明太祖征调民力修建南京城墙、修建南京皇宫、修建凤阳中都、七次出长城征讨蒙古、修建明长城,所动用的民力绝对不在秦朝之下。而且秦朝修长城是把燕赵秦三国原有的长城连接起来,工程量要小得多,而明朝是在零基础上重新建造万里长城,工程量是秦朝修长城的几十倍。
明城墙
为什么比秦朝动用民力多几十倍的明朝安然无恙延续二百多年,秦朝动用的民力是明朝的几十分之一,却短短十五年就灭亡了?
可见,秦朝灭亡的真正原因,并不是所谓的暴政,而是另有原因。
秦灭六国后,秦国的高层曾因为如何统治东方六国故地,产生过一次争论。丞相王绾、博士淳于越主张实现分封制,因为六国故地遥远,请求分封始皇帝的儿子们到六国故地为王,以便更容易控制边远地区。而廷尉李斯则坚持郡县制,认为分封制会导致天下再次陷入战争。
最终秦始皇倾向于李斯的建议,在全国实行单一的郡县制。但是这一决定直接导致,秦朝在六国故地的统治非常薄弱。
秦国故地长期处于秦国统治下,早已习惯了秦朝的法家政策和法律,并且国民性已经融入到了秦的体制,习惯了耕战为业,能够承受强度稍大的大型劳役、兵役。
而六国法家化的程度比秦国差很多,尤其是楚国法家化的程度最轻,国民习惯于比较自由的生活环境,国民性与秦人大不一样。所以秦国鲸吞六国故地后,仅仅统治十余年,六国遗民并没有对秦朝产生国家认同。
秦灭六国前夕地图
而郡县统治则把六国故地和秦国故地无差别对待,这样便把六国遗民的国民性和秦的法家体制最大的对立起来了。加上郡县制对边远地区统治薄弱松散,六国地区的百姓从一开始就对秦的统治若即若离。
比如,秦始皇还活着时,当亭长的刘邦押送民夫去服劳役,途中民夫就大量逃亡,逼得刘邦落草为寇。再比如,秦始皇还活着的时候,英布、彭越这样的人就已经占山为王、据水为盗了。再比如,像张耳这样的名士,在秦始皇还活着的时候,就潜伏到陈地,等待时机反秦复国。
刘邦曾为名士张耳的门客
在六国民间已经暗流涌动的基础上,陈胜吴广才敢于揭竿起义,而且起义后短短四个月,燕赵楚魏齐五国就各自复国了。韩国没有复国,是因为韩国离秦国故土太近,秦国压制了这一地区的反秦活动。
但是即便这样,天下的形势只不过回到了战国时期而已,秦国依然可以压制东方,为什么最后却被“六国”反攻而灭亡呢?
秦国被东方各国反攻,肢解成了雍、翟、塞、汉四国
因为在陈胜吴广大起义的带动下,六国几乎同时复国,在反秦这一层面,前所未有的团结在了一起,协同作战,实现了战国时期多次合纵抗秦没有达到的效果。意外的亡国与复国这番折腾,却反而把六国(包括没有复国的韩国贵族势力韩王信、张良)空前团结在了一起,打回关中,把老秦干灭了。
如果秦始皇没有那么快的鲸吞六国,而是慢慢蚕食,最终也会统一天下,而且也会稳定东方的统治,不会造成六国的反噬。而且,即便鲸吞六国了,如果不是实现单一的郡县制,而是像后世汉朝那样,先分封皇室成员统治东方,最后慢慢消化,也不会导致六国的暴走反噬秦国(事实上,汉朝正是汲取了秦的教训)。
所谓雄才大略的秦始皇,其实是急于求成导致秦国数百年基业毁于一旦的庸主罢了。
相关阅读:
|
|
|
|
|
|
|
|
|
|
文章标签:
圆明园又称圆明三园,是清代一座大型皇家宫苑,它坐落在北京西郊,与颐和园毗邻,由圆明园、长春园和万春园组成,所以也叫圆明三园。此外,还有许多小园,分布在东、西、南三面,众星拱月般环绕周围。[1]
园中面积350多公顷,建筑面积达20万平方米,一百五十余景,有“万园之园”之称。[2] 清帝每到盛夏就来到这里避暑、听政,处理军政事务,因此也称“夏宫”。
吴三桂是明末宁运总兵,手握一支10万人的精锐部队,在山海关防御清军的入侵。但当李自成占北京,刘宗敏夺了他的爱姬陈圆圆之后,就反过来勾结清军打败李自成,占领大片的明朝土地。据说当时他一听到陈圆圆被占,立即“痛哭三军俱缟素,冲冠一怒为红颜”,表面为崇祯举丧,实则为报夺妻之恨,立誓与李自成为敌人。 陈圆原名陈沅,苏州人,天生丽质,经过精心教育,“色艺擅一时”,既有天生的好嗓子,又工于声律,书棋琴画都很娴熟,是个蜚声江南的绝代佳人。当时明朝内忧外患,崇祯帝心情郁郁不欢,田妃为讨他欢心,让自己的父亲田弘遇到江南寻选美女为崇祯稍解苦闷。这田弘遇到江南花了20万两银子接走陈圆圆,没想到崇祯帝成天忧虑不好女色,陈圆圆进宫后又很快被退回田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