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氏是晋国六大卿族之一,祖上荀首、荀罃(yīng)都是名扬天下的战将。然而荀罃去世之后,知氏一度中落,差点就失去了嗣卿资格。直到荀跞凭借熬资历,才得以重新当上了正卿,知氏家族的地位得到了稳固。
荀跞担任正卿后,借赵氏与范氏、中行氏发生冲突的时机,驱逐了范氏、中行氏,打压了赵氏,让知氏一举成为剩余四大家族中的佼佼者。
荀跞去世后,其子荀甲继位成为家主。荀甲继位后不久,自感身体状况不佳,决心早日定下嗣子。自荀罃之后,知氏长期子嗣不繁。但荀甲却有两位儿子,荀瑶与荀宵。荀甲考虑良久,决心立荀瑶为嗣子。
可族人荀果听说了此事,急忙上前劝阻道:“不如立荀宵。”
荀甲一听,急忙摇头道:“荀宵为人太佷(hěn)。”所谓“佷”,就是凶狠的意思。作为未来的一家之主,太过凶狠之人只会惹祸上身,当然不能选他作为接班人。
荀果听了,依然反对道:“荀宵的凶狠只是外表,荀瑶的凶狠却是在内心。荀瑶有五大长处:鬓发美观,身材高大;善于射御,勇猛善战;才技过人,无一通晓;巧于文辞,能言善辩;性格坚强,刚毅果断。但他却有一致命短处:为人不仁。身有五大特长却借此而欺辱他人,行凶残之事,谁还能容忍他?如果一定要立荀瑶,恐怕知氏将来会有灭族之祸!”
荀宵为人是凶狠,但仅仅是表面,为祸不大;可荀瑶本性凶残、才能又高,将来一旦为祸,谁还能制止?所以,荀果才会坚决地反对立荀瑶为嗣子。
两个儿子的本性,荀甲都清楚得很——立荀瑶为嗣子,至少还能看到他的长处,风险怎么都比荀宵要小吧?因此,荀甲最终还是决定立荀瑶为接班人。
见荀甲不听劝告,荀果忧心不已。为此他特意找到太史,办理了脱离知氏的手续,改为辅氏,以躲开祸患。
荀跞去世后,赵鞅长期担任晋国正卿。
晋国六卿混战期间,齐、卫、郑等等国家都曾支助过范氏、中行氏,与赵氏为敌。为此,赵鞅多次讨伐这三个诸侯国。然而,无论赵鞅如何努力,霸主之位却再也难以挽回:东周霸主之位先是落入吴王夫差之手,后又被越王勾践给夺去。晋人的长年征伐,更多是发泄失去霸主之位的愤恨,却于大局毫无助益。
大约在公元前475年,赵鞅去世,荀瑶得以继任成为正卿。公元前473年,越国灭了吴国,勾践成为新一代东周霸主。
越、吴两代霸主新老交替,无力干涉中原事务,新任晋国正卿荀瑶决心再次讨伐齐国。此时的齐国,屡遭内乱,又在艾陵之战中惨败于吴国,实力远不如齐景公在位之时。荀瑶选择在这时伐齐,可谓是恰逢其时。
公元前472年6月,晋军到达了齐国边境,齐国派出上卿高无丕前来迎战。
面对担任正卿后的首次外战,荀瑶极其慎重,亲自前往战场查看军情。可不想他所乘战车的战马突然受惊,竟然拉着他直冲向齐国军营!旁人都惊出了一把冷汗,可荀瑶却毫不慌张,顺势就驱赶战车直接向前冲!事后,他向身边人解释道:“齐人都认识我的战旗,如果不向前,敌人就将误会我是惧战而返!”
开战之前,手下上前请求占卜,可荀瑶却大义凛然地否决了:“您已将此事禀报了天子,又已在宗庙占卜得了吉兆,我还占卜干嘛?况且是齐人侵占了晋国领土,国君才派我前来伐齐。奉辞伐罪已经足够,还要占卜干嘛?”
于是,荀瑶立刻宣布开战,与齐人在犁丘(今山东临邑西)大战一场,取得了胜利。在战场上,荀瑶还身先士卒,亲手擒获了齐国大夫颜庚。
犁丘之战,充分体现了荀瑶的勇猛和果断,让人们对这位正卿心悦诚服。
公元前468年夏,荀瑶又率师讨伐郑国,驻扎在桐丘(今河南扶沟西)。郑国卿士驷弘与国参(子产之子)紧急出使齐国,向齐人求救。
晋国六卿之乱期间,郑、齐二国就已经是同盟。见盟友前来求救,掌控齐国国政的陈成子(即田恒,亦即田常)三日内召见齐国战死将士之后,逐一对他们进行抚慰。在见到颜庚之子颜晋之时,陈成子说道:“当年你父亲在犁丘之战中战死,因为国家多难,还没来得及抚恤。如今奉国君之命赏给你一座城邑,请不要辜负了你父亲的功劳!”
抚慰一结束,陈成子立刻就率军出征了。可当齐军行进到濮水(今山东菏泽北)边时,突然天降暴雨,军队一时间无法渡河。见此情景,国参心急如焚,上前催促陈成子:“大国军队就驻扎在敝国屋檐之下,所以才前来告急。如今军队再不前行,恐怕就来不及了!”
陈氏掌控齐国国政之后,多次外战都惨遭败绩。这次救郑如果再无功而返,陈氏的威信怎样才能树立起来?因此陈成子也急了,披着雨衣、用戈当拐杖站在山坡上指挥渡河。有战马不肯前行的,陈成子还上前鞭打,助其前行。
听到齐军如此奋力向前,荀瑶顿时心怯,打起了退堂鼓:“我占卜与郑国作战,却没占卜与齐军作战!”随后,他就率军班师了。
临走前,荀瑶还故意派人去恶心陈成子:“陈氏是出于陈国;陈国之祀不继,就是郑国造成。所以,寡君才派我前来查探陈国被灭亡的实情。敢问大夫您还怀念故国吗?如果您以灭陈为利,我荀瑶又有何言?”
郑、陈之间,确实矛盾冲突重重;子产在世时,还曾率军攻破了陈国都城。但陈国之灭,却是楚人所为,与郑国无关。荀瑶如此玩弄辞令,就是在羞辱陈成子。所以,陈成子听了后,愤怒至极:“经常欺压他人都不得善终,知伯难道能长久吗?”
公元前464年,荀瑶再次率军围攻郑国。
这次晋国军队还未到,郑国卿士驷弘就提出:“知伯刚愎自用,为人又好胜心切,如果我们能早点向他示弱,那他就可能早退军。”于是,郑国军队就先驻守在新郑城外的南里,等待着晋军来进攻。
可荀瑶攻下南里后,却继续前进,攻打郑国远郊城门——桔柣(dié)之门。
两军交战期间,早有防备的郑国军队虽然退却,却也俘获了晋人酅(xī)魁垒。为收买酅魁垒,郑人承诺立他为卿,引诱他投降。但酅魁垒始终一言不发,郑人无可奈何,最终还是将他给杀了!荀瑶为人虽然刚愎自用,可手下却不乏忠臣。
在郑国都城之外,荀瑶望着桔柣之门,也准备攻城了。但这次,荀瑶怎么都不肯争先了。他望着赵鞅之子赵无恤,命令道:“攻进去!”赵无恤心里明白,荀瑶这是要借刀杀人,当然也不愿白白上前送死,答道:“您可是主将啊!”言外之意,荀瑶作为主帅应该身先士卒!
一听这话,荀瑶顿时火冒三丈,骂道:“人长得丑又懦弱无比,当初赵简子怎么选了你来作继承人!”——我荀瑶长相俊美而英勇过人,赵无恤你真是个一无是处的孬种!
赵鞅嫡子原本是伯鲁,后来赵鞅却放弃了伯鲁而立赵无恤为嗣子。荀瑶这么辱骂赵无恤,正是在当面揭他的伤疤。
听了这话,赵无恤强忍巨大耻辱回了一句:“就是因为我能忍受耻辱,或许才无害于赵氏宗族吧!”
这么一来一往,荀瑶不高兴,赵无恤心中也埋下了对知氏的仇恨种子。公元前453年,因为赵无恤不肯向知氏进献土地,荀瑶率韩、魏二家前往围攻赵氏,却不想韩、赵、魏三家私下携手反攻知氏,将知氏彻底灭族!
而早前脱离了知氏的辅氏,则成功地避过了这场灾难。
知伯以己之长肆意凌辱他人而导致知氏灭族的故事家喻户晓,后人往往因此而非难荀瑶之父荀甲,说他选错了接班人:如果荀甲听从荀果之言,选荀宵为接班人,知氏就不会遭遇这场灭族之祸。
如果荀宵真成为接班人,知氏就不会灭族吗?
当年栾氏家族的栾黡,为人也十分凶狠。但纵观栾黡一生,对于公室始终保持着忠心,也不会以阴谋去陷害别人。以栾黡而言,他的凶狠也在表面,与荀宵极为相似。可正是因为栾黡表面的凶狠,让栾氏人心尽失。所以,到了他儿子栾盈之时,其他卿族就联手陷害栾氏,最终让栾氏在晋国被灭族。
栾黡的前车之鉴尚在,荀甲怎么敢立荀宵为接班人?
因此,知氏悲剧不在于选错了接班人,而在于知氏家族根本就没能培养出合格的接班人!
相关阅读:
文章标签:
吴三桂是明末宁运总兵,手握一支10万人的精锐部队,在山海关防御清军的入侵。但当李自成占北京,刘宗敏夺了他的爱姬陈圆圆之后,就反过来勾结清军打败李自成,占领大片的明朝土地。据说当时他一听到陈圆圆被占,立即“痛哭三军俱缟素,冲冠一怒为红颜”,表面为崇祯举丧,实则为报夺妻之恨,立誓与李自成为敌人。 陈圆原名陈沅,苏州人,天生丽质,经过精心教育,“色艺擅一时”,既有天生的好嗓子,又工于声律,书棋琴画都很娴熟,是个蜚声江南的绝代佳人。当时明朝内忧外患,崇祯帝心情郁郁不欢,田妃为讨他欢心,让自己的父亲田弘遇到江南寻选美女为崇祯稍解苦闷。这田弘遇到江南花了20万两银子接走陈圆圆,没想到崇祯帝成天忧虑不好女色,陈圆圆进宫后又很快被退回田府。
圆明园又称圆明三园,是清代一座大型皇家宫苑,它坐落在北京西郊,与颐和园毗邻,由圆明园、长春园和万春园组成,所以也叫圆明三园。此外,还有许多小园,分布在东、西、南三面,众星拱月般环绕周围。[1]
园中面积350多公顷,建筑面积达20万平方米,一百五十余景,有“万园之园”之称。[2] 清帝每到盛夏就来到这里避暑、听政,处理军政事务,因此也称“夏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