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欢看武侠小说的朋友,对“血滴子”这三个字应该并不陌生。“血滴子”是一种传说始于清朝雍正时期的暗器,能于百步之内在敌人毫无防备之下,迅速取下对方的脑袋。但是我们查遍所有历史资料,基本上很难找到关于血滴子的正式记载,那么问题来了,如此神秘恐怖的血滴子是否真实存在过?它又是谁发明的呢?
血滴子
说起血滴子,我们便会自然而然地想到“粘杆处”——一个为雍正皇帝服务的特务机构,其中高手如云,能够杀人于千里之外,他们所使用的兵器就是传说中的“血滴子”。后来随着时间的发展,血滴子不仅仅是指一种暗杀武器,它更是“粘杆处”中最核心的部分——人员的统称。据一些野史记载,正是这些无人可挡,神出鬼没,使人猝不及防的“血滴子”,帮助雍正如愿以偿的夺取并巩固皇位。
雍正皇帝
既然“血滴子”是一种杀人兵器,那么它到底长什么样呢?比较流行的说法有两种:
1、有人说“血滴子”是一种暗器,它是雍正身为皇子时,和手下那批江湖侠客们一起研究发明的。正所谓,“雍正会武术,谁也挡不住”,据记载,“血滴子”的构造是一顶草帽的笠形或一种钟形鸟笼的罩子,罩子的开口外缘环布著一圈鲨鳍形钢刀,它杀人的方式是以革为囊,里面暗藏数把钢刀,使用时将血滴子放出去的时候还会“呜呜”怪响,一边旋转一边展开圈中利刃,当皮革做的罩子罩住敌人的头,“血滴子”就“喀喳”一声,能立刻取下敌人首级。这种杀人于无备中的暗器往往让人闻风丧胆,闻之色变。
血滴子
2、有人说“血滴子”是一种致命的毒药。据记载,“血滴子”确有其物,里面所贮的是一种极毒的毒药,这种毒药是用毒蛇和毒树的汁液混合炼成,一滴就令人通身溃烂而死,故称“血滴子”。
炼制这种毒药的原料是一种名为“撒树”的树汁,这种树生长在广西边境深山中。苗人所用的毒箭,箭簇上所敷的“见血封喉”的毒药,就是用撒树汁熬成的。雍正曾有密谕给广西巡抚,他的密旨中就有提到“贵州诸苗之中,獞苗之弩最毒,药有二种,一种草药,一种蛇药”。雍正下这道密旨时间是雍正三年,即位之初,就让人暗中寻访这种毒药,并研究熬炼和解毒的秘方,一切都好像在其掌握之中一样,所以我们推断雍正其实很早以前就曾经用过这些东西来炼制血滴子,而这种东西又和他能够顺利“夺取”皇位有着密切的联系!
雍正皇帝
当然,不管“血滴子”是暗器也好,是毒药也罢,它应该是真真实实存在过的,但雍正靠其夺取并稳定皇位,毕竟不是一件光彩的事情,所以正史不加记载也是正常的。只可惜民间悠悠众口,雍正皇帝终究是堵不住的,而且他在位期间多次排挤迫害政敌,屡兴文字狱,一生杀人如麻,也间接说明了他是极有可能拥有“血滴子”这种超级杀人利器的。
相关阅读:
|
|
文章标签:
吴三桂是明末宁运总兵,手握一支10万人的精锐部队,在山海关防御清军的入侵。但当李自成占北京,刘宗敏夺了他的爱姬陈圆圆之后,就反过来勾结清军打败李自成,占领大片的明朝土地。据说当时他一听到陈圆圆被占,立即“痛哭三军俱缟素,冲冠一怒为红颜”,表面为崇祯举丧,实则为报夺妻之恨,立誓与李自成为敌人。 陈圆原名陈沅,苏州人,天生丽质,经过精心教育,“色艺擅一时”,既有天生的好嗓子,又工于声律,书棋琴画都很娴熟,是个蜚声江南的绝代佳人。当时明朝内忧外患,崇祯帝心情郁郁不欢,田妃为讨他欢心,让自己的父亲田弘遇到江南寻选美女为崇祯稍解苦闷。这田弘遇到江南花了20万两银子接走陈圆圆,没想到崇祯帝成天忧虑不好女色,陈圆圆进宫后又很快被退回田府。
圆明园又称圆明三园,是清代一座大型皇家宫苑,它坐落在北京西郊,与颐和园毗邻,由圆明园、长春园和万春园组成,所以也叫圆明三园。此外,还有许多小园,分布在东、西、南三面,众星拱月般环绕周围。[1]
园中面积350多公顷,建筑面积达20万平方米,一百五十余景,有“万园之园”之称。[2] 清帝每到盛夏就来到这里避暑、听政,处理军政事务,因此也称“夏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