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动辄声称吃了几千年都没事的说法,首先要质疑的是,怎么知道没事?其次要质疑的是,食用的频率。今天的人有条件天天吃,一天吃三顿,古人能像今天这样吃吗?要知道什么东西的食用都讲究一个基本频率,不要说猪油,就是大白米饭,精制面粉等吃太多已经吃出了许多现代慢性病。最后还要问一句,古人每天为了吃上饭,需要付出多少体力与今日有什么区别?食物和健康之间的关系,从来就不简单。同样的食物,在不同的情况下去吃它,对健康造成的影响也可能十分悬殊。这在研究人类基因组和健康关系的时候,已经成为一个常识,剥离开具体的环境抽象的谈论某种食物对身体有益或者有害,常常是行不通的。
不能回答这些问题,就动辄用已经吃了几千年肯定没事的思维模式,只是一种懒惰或者纯粹的从众,对此应该把古人的另一个教诲牢记心中——刻舟求剑是行不通的,时移世易。
抛开癌症不提,有一个现代社会的常见病:痛风。除少数遗传原因造成的患者,其他患者,多是因为酒肉吃太多造成的,这种病在古代很罕见,原因自不待言,因为古人中有能力天天喝酒吃肉的可是太罕见了,不要把水浒传上的强盗生活当成普通大众的日常生活,他们没有牛肉吃还要直接吃人肉的。
而癌症本身是一种很特殊的病,主要和年龄相关,一些对年轻人有好处的东西,积累到了老年反而成为有害的东西,因为在长达百万年的历史上,能活到老的人本就很稀少,健康和长寿这些目标如果对生存和繁衍构成威胁,那大自然的演化过程(进化过程)会毫不犹豫的用健康和长寿换来生存和繁衍的机会。因为,今天生活在大型工业文明社会中的人生存安全主要不是靠自己的能力做到的,而是依赖社会暴力机构的高效。而在从前,你得依靠自己的能力来保证自身的安全。而获得这些能力,常常以健康和长寿为代价,这具有某种必然性,就像那句著名台词——世界上没有免费的午餐。
当中国社会进入大型工业文明,我们面对的社会环境和挑战以及心理期望都发生了巨大改变,从前活得太长可能是受罪,但现在多数人都想一直活下去呢,所以今日中国社会催生了一个大型产业——养生需求。而一旦以健康和长寿为最重要的目标,那么所有东西都开始变得可疑起来。需要重新审视和研究,也在常理之中。如果只想如流星般灿烂过就行,那大碗喝酒,大块吃肉,就自然可以怎么爽怎么来。
相关阅读:
|
|
|
|
|
|
|
|
|
|
文章标签:
吴三桂是明末宁运总兵,手握一支10万人的精锐部队,在山海关防御清军的入侵。但当李自成占北京,刘宗敏夺了他的爱姬陈圆圆之后,就反过来勾结清军打败李自成,占领大片的明朝土地。据说当时他一听到陈圆圆被占,立即“痛哭三军俱缟素,冲冠一怒为红颜”,表面为崇祯举丧,实则为报夺妻之恨,立誓与李自成为敌人。 陈圆原名陈沅,苏州人,天生丽质,经过精心教育,“色艺擅一时”,既有天生的好嗓子,又工于声律,书棋琴画都很娴熟,是个蜚声江南的绝代佳人。当时明朝内忧外患,崇祯帝心情郁郁不欢,田妃为讨他欢心,让自己的父亲田弘遇到江南寻选美女为崇祯稍解苦闷。这田弘遇到江南花了20万两银子接走陈圆圆,没想到崇祯帝成天忧虑不好女色,陈圆圆进宫后又很快被退回田府。
圆明园又称圆明三园,是清代一座大型皇家宫苑,它坐落在北京西郊,与颐和园毗邻,由圆明园、长春园和万春园组成,所以也叫圆明三园。此外,还有许多小园,分布在东、西、南三面,众星拱月般环绕周围。[1]
园中面积350多公顷,建筑面积达20万平方米,一百五十余景,有“万园之园”之称。[2] 清帝每到盛夏就来到这里避暑、听政,处理军政事务,因此也称“夏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