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旅行开始于1816年,这一年,听诊器被发明出来了,意味着“听诊”这一诊断手法的正式建立,更多的疾病得以早期诊断。{
1846年,吸入麻醉开始投入使用,这使得外科手术不再伴随着病人的惨叫声,从此外科手术进入无痛时代,手术更多开始追求精细操作而不是追求速度,无疑为一大壮举。
1847年,医生在做手术前洗手这一概念首次出现,成为今日无菌术的鼻祖。在之前,人们认为“医生是绅士,绅士的手是干净的”,当然,在当时,洗手这一概念遭到了严重的反对,原因同上。但是不能否认的是,无菌观念的引入大大降低了手术后感染的发生。
1895年,X线出现了,其第一张照片是发明者伦琴给自己妻子的手拍的照片,堪称经典。X线作为现代医学最常见的影像学检查之一,使人类首次不开刀就可以了解“身体内部的世界”。
1907年,第一次输血成功进行,之前,医生对大量失血的病人束手无策,只能听天由命,输血治疗的出现彻底改善了这一现象,无数人的生命因为这一伟大的发现得到挽救。
1910年,腹腔镜的概念被首次提出,经过多年的发展,现在腔镜手术已是外科最常规的手术方式之一,腔镜手术的微创操作,大大减少了开放手术带来的创伤,术后恢复更快。
1928年,在一次偶然中,最早的抗生素青霉素出现了,但当时人们并没有意识到其伟大意义,直到十年后,青霉素强大的治疗效果终于得到重视,无数严重感染的患者因为青霉素得以存活。
1954年,第一例人体借助体外循环的心脏手术成功,从此,心脏外科的治疗范围被大大扩展了,体外循环使得更多手术成为可能。
同年,第一台肾移植手术获得成功,接受肾脏者继续存货了8年,这一手术拉开了器官移植的序幕。
1971年,澳大利亚土著居民体内分离出“肝炎相关澳大利亚抗原”,也就是现在说的“澳抗”,这一发现为现在的乙肝检测提供了方向,相信这也解答了很多人关于“澳抗”这一名字由来的疑惑。
相关阅读:
|
|
|
|
|
|
|
|
|
|
圆明园又称圆明三园,是清代一座大型皇家宫苑,它坐落在北京西郊,与颐和园毗邻,由圆明园、长春园和万春园组成,所以也叫圆明三园。此外,还有许多小园,分布在东、西、南三面,众星拱月般环绕周围。[1]
园中面积350多公顷,建筑面积达20万平方米,一百五十余景,有“万园之园”之称。[2] 清帝每到盛夏就来到这里避暑、听政,处理军政事务,因此也称“夏宫”。
吴三桂是明末宁运总兵,手握一支10万人的精锐部队,在山海关防御清军的入侵。但当李自成占北京,刘宗敏夺了他的爱姬陈圆圆之后,就反过来勾结清军打败李自成,占领大片的明朝土地。据说当时他一听到陈圆圆被占,立即“痛哭三军俱缟素,冲冠一怒为红颜”,表面为崇祯举丧,实则为报夺妻之恨,立誓与李自成为敌人。 陈圆原名陈沅,苏州人,天生丽质,经过精心教育,“色艺擅一时”,既有天生的好嗓子,又工于声律,书棋琴画都很娴熟,是个蜚声江南的绝代佳人。当时明朝内忧外患,崇祯帝心情郁郁不欢,田妃为讨他欢心,让自己的父亲田弘遇到江南寻选美女为崇祯稍解苦闷。这田弘遇到江南花了20万两银子接走陈圆圆,没想到崇祯帝成天忧虑不好女色,陈圆圆进宫后又很快被退回田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