漂相,即浮漂的动作,是浮漂对鱼吃饵的信号反馈,对漂相的了解,能有效的把握扬竿时机,提高中鱼率,下面,是小编对浮漂动作的一些浅薄理解,供钓友们参考,点评
1,抛竿后,正常数秒后浮漂受铅坠重力影响会慢慢直立,但如果浮漂横躺时间过长,这一般是小鱼在中上层截住饵料,应及时扬竿。
2,竿抛出后,浮漂快速地横躺加速移位。这一般也是中上层小鱼的截口信号,单也很可能是草鱼、鳊鱼等吞钩,应立即扬竿。
3,抛竿后,浮漂开始直立,然后慢慢下沉,但还没稳定到钓目时就见漂尾上下跳动。这种漂相多半是鱼在中下层咬钩。在浮漂短促有力下顿的瞬间扬竿。。
4,浮漂稳定在钓目,但突然下沉不见,而且伴随这漂尾抖动。大多数不是鱼咬钩信号,而是鱼的身体、尾巴碰到鱼线。如果在风浪中垂钓,这种信号也有可能表示鱼吃饵。处理办法是可稍等1~2秒钟,若不见浮漂冒出水面,即扬竿。
5,浮漂立直稳定钓目,不时慢慢升为一两目后又缓慢沉到原来目数。这是鱼在钩饵周围吃食、活动引 起水流水压变化,不是鱼儿咬钩,不可扬竿。但说明这时浮漂感觉好,很敏感。
6,浮漂稳定钓目,先发现缓慢上升一目左右,而后短促有力的下沉,应在见浮漂缓慢上升时,作好扬竿准备,当浮漂短促有力下沉的瞬间扬竿。
7,浮漂立直稳定钓目,慢慢上升一至两目,但在上升还未停顿时又有短促有力下沉的信号出现。这很可能是两条鱼分别先后咬双钩饵,应在短促有力下沉时迅速扬竿,很容易双飞。
8,浮漂稳定钓目,未见正常“下顿”信号,漂尾慢慢上升,直到上升停顿。这大部分是鱼咬钩信号,不管其上升至几目,只要上升停顿即扬竿,浮漂还在上升时不要扬竿。
9,浮漂稳定钓目,只见慢慢露下沉或全部沉入水中,但不是短促下沉。而后又渐渐回升到钓。这多是假信号。一般是由于主线未压入水中,受风力影响牵动浮漂,或有水流冲动浮漂。此时不要扬竿,应把主线压入水中稳定浮漂。
10,浮漂稳定到钓目后,又缓缓升到一两目,这有几种情况:一是双钩上的饵化掉一部分,漂会上浮一点;再是小鱼来吃饵,饵大鱼小,所有饵只在鱼口边,吃不进嘴里。将竿子稍向身边移动把浮漂压入水中。漂压入水后回升到调目,说明双钩已无饵,如移动时发现浮漂有短促有力的下沉信号, 说明鱼已吞钩,应迅速扬竿。
11,抛竿后,浮漂直立下沉,但一直沉不到钓目,而在调目,也不见上浮或移位。这可能是饵料太松散,已在下沉过程中化散掉;或下沉时被鱼咬掉(常见于有风浪环境);也有可能因池底不平造成。处理的办法是轻轻后移一下浮漂,将漂压至露钓目,如一会儿又回到四目,则应起竿挂饵,再抛竿。
12,浮漂稳定钓目时,不见上下浮动,而是不断左右慢慢摇摆,有时为漂尾小幅度抖动。这不是鱼儿咬钩的信号。而是鱼在水体中或游动、觅食引起水流、水压变化影响到悬坠移位带动浮漂出现的信号,不可扬竿。
13,浮漂稳定后,出现有力的下沉和上浮,这是鱼在吃饵,多半是鲫鱼的吃口,应及时扬竿
14,浮漂稳定后,出现有力的下顿一两次,然后极速上浮,这一般是大鱼的吃口,应在上浮的时候及时扬竿,中大鱼的机会很大
15,黑漂,浮漂突然消失不见,与前面撞线不一样,这里的漂尾没有抖动,这是鱼的吃口信号,有力的消失不见,是大鱼,无力的消失,多是小鱼,有力和无力,这里无法描述,要看感觉,钓鱼多了,自然会有这种感觉,大鱼的黑漂和小鱼的黑漂,区别还是蛮大的
好了,就讲这么多,浮漂的信号多种多样,远不是这点文章就能完全说明白的,同样的鱼吃饵,在不同的时间,不同的饵料,不同的天气,以及调漂的不同等等很多因素影响下,浮漂的信号都是有区别的,要多观察,多总结,分析,多实践,才能深刻的了解浮漂信号语言,提高中鱼的几率
讲得不到位的地方欢迎大家留言发表,
每天一篇钓鱼知识干货,慢慢成就高手之路
相关阅读:
|
|
|
|
|
|
|
|
|
|
文章标签:
吴三桂是明末宁运总兵,手握一支10万人的精锐部队,在山海关防御清军的入侵。但当李自成占北京,刘宗敏夺了他的爱姬陈圆圆之后,就反过来勾结清军打败李自成,占领大片的明朝土地。据说当时他一听到陈圆圆被占,立即“痛哭三军俱缟素,冲冠一怒为红颜”,表面为崇祯举丧,实则为报夺妻之恨,立誓与李自成为敌人。 陈圆原名陈沅,苏州人,天生丽质,经过精心教育,“色艺擅一时”,既有天生的好嗓子,又工于声律,书棋琴画都很娴熟,是个蜚声江南的绝代佳人。当时明朝内忧外患,崇祯帝心情郁郁不欢,田妃为讨他欢心,让自己的父亲田弘遇到江南寻选美女为崇祯稍解苦闷。这田弘遇到江南花了20万两银子接走陈圆圆,没想到崇祯帝成天忧虑不好女色,陈圆圆进宫后又很快被退回田府。
圆明园又称圆明三园,是清代一座大型皇家宫苑,它坐落在北京西郊,与颐和园毗邻,由圆明园、长春园和万春园组成,所以也叫圆明三园。此外,还有许多小园,分布在东、西、南三面,众星拱月般环绕周围。[1]
园中面积350多公顷,建筑面积达20万平方米,一百五十余景,有“万园之园”之称。[2] 清帝每到盛夏就来到这里避暑、听政,处理军政事务,因此也称“夏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