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白蛇:缘起》正在影院如火如荼的上映,所以今天就来聊一聊这个传说演变过程。现存可以称得上是白蛇传说原型的作品为唐代谷神子所撰的《博异志》中的《李黄》一文。但是在这个故事诞生以前,魏晋时期已经存在着大量关于蛇妖的传说,比如《列异传》中便两则这样的传说,第一则:
从前,鲁国有个叫“少千”的人,曾经得到仙人传授符箓。楚王的女儿被妖怪所魅而患病,便请少千来医治。在前往楚国的路上,少千遇到了一个自称“伯敬”的人。该人告诉少千,楚王女儿的病是他导致的,并送给少千金钱二十万,叫他不要去楚国。然而,少千收了钱以后,却换了一条路,仍旧去楚国给公主治病。就在少千治病时,突然不知从哪发出一声大吼:“少千,你骗我!”,然后刮起一阵大风,向西北而去,不久公主的病就好了。之后,楚王派人朝西北方向沿路搜索,在城外发现了一条数丈大的死蛇,周围还有上百条小蛇。楚王又向各郡县查询,得知大司农最近丢失了二十万的钱。
这个故事让我想到了印度史诗《摩诃婆罗多》中的一则相仿的故事:
婆罗多族的国王继绝王受到独角仙人的诅咒,说他会被蛇王多刹迦咬死。继绝王遂派人去请医术高明的迦叶波仙人来防备蛇王的袭击。岂料迦叶波仙人半路上遇见了多刹迦,受了多刹迦贿赂,回家了。最后,继绝王也死在了多刹迦的毒牙之下。
《摩诃婆罗多》
我怀疑少千的故事即源于《摩诃婆罗多》,但尚未找到确凿的证据,暂且记在这里。
第二则:
汉章帝时,有一个寿光侯能弹劾鬼怪。有一个妇人也是被妖怪所魅而生病,寿光侯弹劾后,发现是一条大蛇在作怪。又有一棵大树,人只要站在下面,就会死掉。经寿光侯弹劾后,大树就枯死了,并且还有一条长达七八丈的死蛇挂在树上。
再来看《李黄》的故事:
故事发生在元和二年,主人公李黄走在长安城大街上,偶然看见一位乘车的白衣美女,就上去向女子的侍者打听。侍者告诉李黄说:该女子是袁氏之女,之前结过婚,但丈夫去世了,最近服丧期刚满,出门购买吉服。李黄便借钱给女子买衣服。随后,女子邀请李黄到她家,还钱给他。到了女子家,女子的姨妈一个青衣老妇出来招待李黄,并告诉他:只要他肯出三十千钱帮女子还债,女子便愿意服侍李黄。李黄马上派人到附近自己做生意的地方取来钱,然后与女子同居了三天。三天后,李黄回到家,立即重病不起,不久身体就化成了一滩水,只剩下头颅。家人遂去寻找白衣女子的宅邸,却只找到一座废弃的园子,园子中有一棵树,树上挂着三十千钱。家人又向附近的人询问,得知这棵树下时常有一条白色巨蛇出没。
【白蛇】
对比《李黄》和《列异传》中的两个故事,可以轻易的发现:1.《李黄》和《少千》的故事中都出现的巨额的金钱;2.《李黄》和《寿光侯》的故事中的蛇妖都是栖息在树周围的;3.三则故事都出现了蛇妖魅惑人类的情节,只不过《列异传》中被魅惑的对象是女性,《李黄》故事中被魅惑的对象是男性。因此可以断定,《李黄》的故事部分借鉴了《列异传》,但它同时也增加了许多新的情节,这些情节部分延续到后世的白蛇传说当中,如:1.男主人公在路上遇到白蛇;2.白蛇化成人形后,以白衣形象示人;3.男主人公借物给白蛇,因此受邀前往白蛇家中,然后成为夫妻;5.白蛇身边还有一名青衣女性,《李黄》故事中为老妇,后演变为年轻的丫鬟。
到了宋元时期话本《西湖三塔记》中,白蛇传说的舞台从长安转移到了杭州。巧合的是唐代的都城为长安和洛阳,而南宋的都城原本在应天府,后迁往临安府(今杭州),因此白蛇传说舞台的迁移或许是受到政治影响也说不定。《西湖三塔记》讲述了:
淳熙某年清明,官宦子弟奚宣赞于西湖遇到一迷路的女孩白卯奴,遂将其带回家中。十几天后,一名老妇人上门来找白卯奴,并邀请奚宣赞到其家中做客。到了老妇家中,一个美丽的白衣女人出来招待奚宣赞。席间,白衣女人杀死了一个男子,取其心脏给奚宣赞下酒。奚宣赞大惊,推辞不食。之后,奚宣赞与白衣女人共同居住了半个月。半个月后,又来了一个男子,白衣女人遂要取奚宣赞的心脏给后一个男子下酒。幸好白卯奴搭救,将奚宣赞送回了家。
《白蛇:缘起》
到了第二年清明,奚宣赞在家中的庭院里射箭,射中了一只乌鸦,乌鸦一落地,变成了人形,竟然是去年的那个老妇。老妇将奚宣赞抓了回去,白衣女人又想取奚宣赞的心脏,白卯奴再次救了奚宣赞。
最后,奚宣赞学道的叔叔奚真人到来,作法擒住了老妇、白衣女人和白卯奴,三人现出了原型,分别是獭、白蛇和乌鸡。奚真人将三妖分别装进铁罐里,用三座塔镇压在西湖下。
比起李黄的故事,《西湖三塔记》更逼近了现版白蛇传说:1.主人公奚宣赞的名字前两个字发音近似“许仙”;2.他于清明时节在西湖上遇到妖怪;3.故事结尾出现一个道人(后演变为僧人)降服妖怪,并收于容器内,镇压在西湖的塔下。只是这个故事中出现了三座塔,而非一座,并且没有说明这三座塔叫做什么名字。雷峰塔进入到白蛇传说大约始于明朝。田汝成的《西湖游览志》卷三《南山盛迹》记载,雷峰塔本是五代时为纪念吴越王妃而修建的,后俗传塔下镇压着白蛇、青鱼二妖。此处的青鱼妖即青青,后世才演化为青蛇。
【青蛇,原本为青鱼】
到了明末冯梦龙《警世通言》中的《白娘子永镇雷峰塔》,白蛇传说基本定型。
该故事的男主人公名为“许宣”,清明时节于西湖偶遇白娘子和青青,以借伞为契机,许宣与白娘子结为夫妻。但因白娘子盗窃财物,许宣两次遭到流放。白娘子两次都追到流放地,和许宣再续前缘。后许宣的姐夫撞见白娘子露出原型,告知许宣。许宣和姐夫请捕蛇人来抓白娘子,但失败了。许宣无路可逃,打算跳水自尽,被路过的僧人阻拦。法海知道许宣的遭遇后,前去收服了白娘子和青青,将她们镇于雷峰塔下。
这个故事中有三个细节值得注意:1.白娘子的负面个性开始减弱。观之前的几个版本,白娘子的形象一直都是邪恶的,她先以美色诱惑男子,然后将其害死。到了《白娘子永镇雷峰塔》中,白娘子虽然两次盗窃财物连累许宣,却从未做出真正威胁许宣性命的事情。当然也有可能像故事中的法海所言,白娘子确实准备谋害许宣,只是尚未暴露而已,这点无从判断。2.此时的青青身份为一青鱼妖(从《西湖游览志》中也可以看出),而非蛇妖。3捕蛇人去抓捕白娘子时随身携带雄黄酒,这显然是后来白娘子端午节误饮雄黄酒的情节的雏形。
到了清代,白蛇传说广为流传,屡屡被搬上戏曲舞台,经过多番改编,增加了水漫金山、盗取仙药、白娘子脱困等诸多新的情节,白娘子形象完全转正,许宣变为许仙,青青也变为青蛇,终于形成了今天我们熟知的版本,在此不一一赘述。具体可参考玉花堂主人的《雷峰塔奇传》。
相关阅读:
文章标签:
圆明园又称圆明三园,是清代一座大型皇家宫苑,它坐落在北京西郊,与颐和园毗邻,由圆明园、长春园和万春园组成,所以也叫圆明三园。此外,还有许多小园,分布在东、西、南三面,众星拱月般环绕周围。[1]
园中面积350多公顷,建筑面积达20万平方米,一百五十余景,有“万园之园”之称。[2] 清帝每到盛夏就来到这里避暑、听政,处理军政事务,因此也称“夏宫”。
吴三桂是明末宁运总兵,手握一支10万人的精锐部队,在山海关防御清军的入侵。但当李自成占北京,刘宗敏夺了他的爱姬陈圆圆之后,就反过来勾结清军打败李自成,占领大片的明朝土地。据说当时他一听到陈圆圆被占,立即“痛哭三军俱缟素,冲冠一怒为红颜”,表面为崇祯举丧,实则为报夺妻之恨,立誓与李自成为敌人。 陈圆原名陈沅,苏州人,天生丽质,经过精心教育,“色艺擅一时”,既有天生的好嗓子,又工于声律,书棋琴画都很娴熟,是个蜚声江南的绝代佳人。当时明朝内忧外患,崇祯帝心情郁郁不欢,田妃为讨他欢心,让自己的父亲田弘遇到江南寻选美女为崇祯稍解苦闷。这田弘遇到江南花了20万两银子接走陈圆圆,没想到崇祯帝成天忧虑不好女色,陈圆圆进宫后又很快被退回田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