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曲冬虫夏草
地理标志产品
西藏那曲冬虫夏草生长在西藏那曲地区海拔4500~6000米以上的羌塘草原上、生理特性强、药用价值高、个大而在海内外享有盛誉.。产地 西藏那曲地区,属于藏草的一种。分类 从其生长环境来区分,西藏那曲冬虫夏草属于草原虫草。采收时间 每年6~7月那曲冬虫夏草特点 那曲冬虫夏草相比其他虫草具有以下特点: 1.西藏那曲虫草虫体表面色泽黄净,不论虫体大小,色泽均一致。其他产地虫草色或淡,或泛红而灰白。另外,西藏那曲所产虫草眼睛颜色为棕色,青海玉树和果 洛所产虫草眼睛颜色为黄色,川草和其它地区所产的草多为红色。
嘉黎牦牛
地理标志产品
嘉黎牦牛是西藏那曲嘉黎县的
特产。嘉黎牦牛(娘亚牦牛)西藏自治区嘉黎县夏玛乡、措多乡、阿扎镇、藏比乡、林堤乡、绒多乡共6个乡镇现辖行政区域《嘉黎县人民政府关于申请划定嘉黎牦牛(娘亚牦牛)地理标志产品产地范围的函》,嘉政函〔2015〕7号《嘉黎县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嘉黎牦牛(娘亚牦牛)养殖技术规范的通知》,嘉政发〔2014〕109号
多玛羊肉
地理标志产品
多玛羊肉是西藏那曲安多县的特产。多玛羊肉 西藏自治区安多县雁石坪镇、玛曲乡、岗尼乡、玛荣乡、多玛乡、色务乡共6个乡镇现辖行政区域 《安多县人民政府关于申请划定多玛羊肉地理标志产品产地范围的请示》,安政发〔2014〕46号 安多县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多玛绵羊养殖技术规范》的通知,安政发〔2013〕32号
多玛羊毛
地理标志产品
多玛羊毛是西藏那曲安多县的特产。绵羊是西藏主体畜种之一,尤其是地毯毛是西藏特色产品藏毯的重要原料,粗羊毛和藏毯也是西藏传统出口拳头产品,多玛绵羊是西藏粗毛羊的典型代表,具有毛色白、纤维长、净毛率高等特点。多玛羊毛 西藏自治区安多县雁石坪镇、玛曲乡、岗尼乡、玛荣乡、多玛乡、色务乡共6个乡镇现辖行政区域 《安多县人民政府关于申请划定多玛羊毛地理标志产品产地范围的请示》,安政发〔2014〕45号 安多县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多玛绵羊养殖技术规范》的通知,安政发〔2013〕32号
安多绵羊
地理标志产品
安多绵羊是西藏那曲安多县的特产。安多绵羊(多玛绵羊) 西藏自治区安多县雁石坪镇、玛曲乡、岗尼乡、玛荣乡、多玛乡、色务乡共6个乡镇现辖行政区域 《安多县人民政府关于申请划定安多绵羊(多玛绵羊)地理标志产品产地范围的请示》,安政发〔2014〕45号 安多县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安多绵羊(多玛绵羊)养殖技术规范》的通知,安政发〔2013〕32号
那曲虫草
地理标志产品
西藏那曲是海拔最高的虫草产区,产区海拔高度约4500-6000米;其次是青海,产区海拔高度约3000-4000米;再次是四川和其它地区,虫草的品质就较差了。色泽也各异,以虫草眼睛的颜色最明显。西藏那曲所产虫草眼睛颜色为棕色,青海玉树和果洛所产虫草眼睛颜色为黄色,川草和其它地区所产的草多为红色。客户在购买虫草时通过色泽的差别很容易就能辨别其产地。 那曲冬虫夏草相比其他虫草具有以下特点:1.西藏那曲虫草虫体表面色泽黄净,不论虫体大小,色泽均一致。其他产地虫草色或淡,或泛红而灰白。另外,西藏那曲所产虫草眼睛颜色为棕色,青
藏毯
地理标志产品
藏毯是西藏各类民族手工艺品中又一亮点。藏毯是世界三大名毯之一,以其精良的制作,具有浓郁民族、宗教特色的图案,讲究美学搭配的着色闻名于世。藏毯分各种不同尺寸的大小,不同形式的风格,如高贵素雅型的、浓重华贵型的,有地毯式的,有挂毯式的,样样均可以称得上是艺术精品。拉萨地毯厂啊生产藏毯的权威企业,它除了保持原有的手工制作外,还引进了电脑等高科技设备进行制图设计等工序。藏毯远销欧美,行销内地,无疑是来到西藏的您应该选购的商品之一。藏毯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范围以《关于请求将青海手工藏毯列入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的函》(青政函〔20
酥油桶
酥油桶 酥油桶是藏族人民的生活必需品。酥油桶分两种:一种是从奶中提取酥油的桶,叫做“雪董”,这种桶较大,高约1.3米,口径近0.33米,是牧区经常见到的生产酥油桶;一种是家庭日用的酥油桶,藏语叫“雪董”,这种桶较“雪董”小,高1米左右,直径约16厘米。有的酥油桶很小,只有30多厘米高,宜出门时用。酥油桶一般由两个部分组成:一部分是桶筒;一部分是搅拌器,叫做“甲罗”。酥油桶的制作十分讲究,桶部用木板围成,上下口径一般大,外围用钢皮箍,上下两端用铜做花边,可以打出各种花纹,显得精美、大方。“甲罗”制作比较简单。先做一块
藏族“擦擦”
藏族“擦擦”藏传佛教模制的泥质小佛像、塔,藏语读做擦擦。无论是用单面模具印制的浮雕,还是用双面模具脱范而出的圆雕佛像、塔,均称为擦擦。藏族僧俗制作擦擦的目的是为了积攒善业功德,制成的擦擦多用来为大佛塔和大佛像装藏而置于内膛,也多作为禳灾祈福的聖物,供奉于擦康、雪山、神湖、山颠、洞窟等清静之所在,以求福荫。擦擦是藏传佛教艺术中颇具典型的代表,是藏族先民奇迹般留给世人的中国古代艺术奇珍,是世界人文宝库中不可替代的重要组成部分。
人参果拌酥油大米饭
在黑河两岸、纳木措周围和巴青河谷地带,有一种被当地人称为“蕨玛”的植物,茎红、叶绿、花黄、根部结一种像花生米似的红色小果,这就是藏北的“人参果”。此物性甘温,健脾胃,滋阴补肾,营养丰富,物美价廉。用人参果煮粥,清香可口。每当过年过节,或客人来访时、主人常用“人参果拌酥油大米饭”招待客人。主人先把米饭煮好,再拌上融化的酥油,加上白糖和人参果,即可食用。这种饭香甜可口,营养丰富,老幼皆喜爱食用;此食品为“藏北三珍”之二。
西藏酥油
在西藏,在每个藏胞家庭,随时随地都可以见到酥油。酥油是每个藏族人每日不可缺少的食品。酥油是从牛、羊奶中提炼出来的。以前,牧民提炼酥油的方法比较特殊。 先将奶计加热,然后倒入一种叫做“雪董”的大木桶里(高4尺、直径l尺左右),用力上下抽打,来回数百次,搅得油水分离,上面浮起一层湖黄色的脂肪质,把它舀起来,灌进皮口袋,冷却了便成酥油。现在,许多地方逐渐使用奶油分离机提炼酥油。一般来说,一头母牛每天可产四五斤奶,每百斤奶可提取五六斤酥油。 酥油有多种吃法,主要是打酥油茶喝,也可放在糌粑里调和着吃
吧啦饼
吧啦饼又称吧啦藏饼,为西藏风味的酥油糕点。
历史上吧拉藏饼在满蒙地区流传。以后传入北京地区,现已成为京式糕点的传统风味糕点。原料配方:特制粉50千克白砂糖25千克核桃仁5千克瓜仁500克桂花2.5千克碳酸氢铵、碳酸氢钠及水均适量制作方法:1.调制面团:先将糖、水和碳酸氢铵放入和面机内搅拌,再放入熟猪油、桂花和桃仁继续搅拌,呈均匀液状,最后放入面粉,碳酸氢铵应先用水溶化,以防和面时混合不均,碳酸氢钠可随面粉缓缓放入。2.顶剂:用顶钟迅速顶出定量的面剂。3.成型:将每块面剂团按平,在表面印附3个瓜仁、中心按一凹状的圆坑、
藏族头饰
藏族头饰规范、严谨、风趣,又因地区、年龄、婚姻的不同而有所区别。说起来饶有兴趣,下面例举几种头饰,以飨读者。姑娘的头饰。藏族姑娘同汉族姑娘一样辫一根独辫子,辫子的根部用红头绳扎成约四寸长的发枕,藏名叫“呷纠”。唯独不同的是藏族姑娘独辫子成三角形盘于头顶,更显得美观、大方、素雅。已婚妇女头饰。姑娘是独辫子,已婚妇女则是双辫子,没有发枕,红头绳长于发辫,然后将两根辫子从脑后左右交成圆形盘于头顶,显得端庄、大方、成熟。牧区妇女头饰。牧民妇女头饰没有婚否标记,不管老少都辫成若干细辫子,象维吾尔族姑娘的辫子一样,然后将若干细
雪上一枝蒿
雪上一枝蒿雪上一枝蒿是毛茛科多年生草本植物短柄乌头的干燥块根,是藏区的名贵中药材。它喜高寒环境,特别耐寒,最适宜生长在海拔3000~3500m的高寒地带。
克什米尔山羊绒
山羊绒属于稀有的特种
动物纤维,是一种珍贵的纺织原料,国外称其为“纤维的钻石”,“软黄金”。山羊绒是从山羊身上梳取下来的绒毛,其中以绒山羊所产的绒毛质量为最好。
藏式牛肉粉
西藏牛肉粉放在大肚翻边郁金香形的碗里,清平的汤中白条壮的粉历历,牛丸堆在中间,碗边挤满蒜茸和芹菜末,闻上去香沁肺腑。赶快倒一点醋进去,然后放小半勺特制的香辣椒油。 汤中映红,白色的粉染上香辣,这时拿筷子挑起先放入左手的白瓷勺,再将白瓷勺放入嘴中,爽滑滋味一下子入胃,再夹一枚牛丸咬一口,辣辣的肉香和粉香达到极致。吃完如果余味未了,还可以大口大口将汤喝光,满是滋味的汤里有蒜茸、芹菜末、碎粉和椒油香,热热的下肚,带着满足出门去。
白肠
大米煮熟,与羊血、羊油、羊(牛)肉丝加调料拌匀,装入洗净的绵羊(牛)肠内,扎紧两端,煮熟。食时切成短节或切片,煎后而食。
藏北雪莲花
雪莲花,为菊科凤毛菊雪莲亚属草木药用植物,生长于海拔4800-6000米永久性积雪区岩缝间。有除寒、壮阳、暖宫等功能,主治风湿性关节炎,背酸腰痛、肾虚阳痿、妇女崩带、月经不调、子宫寒冷及外伤出血等症。为雪域高原名贵药材之一。( 那曲)
红花羊排
原料:藏红花少许、羊排骨2斤、盐8克、水搅豆粉2钱、生姜5克。做法:先把少量藏红花放入冷水中浸泡。羊排骨切成块状,在化好的酥油中烧好,放入盐、生姜、水,快要烧熟的时候加上事先浸泡好的藏红花和水搅豆粉,再烧至出沸泡即可端上菜碟,火侯中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