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印度支那战争给广大的亚洲人民为解放战争而留下了宝贵的经验,在第一次印度支那战争中,法国付出了巨大的代价,最后也没赢得战争。接下来小编就为大家详细的介绍下第一次印度支那战争。
印度支那战争中的士兵
第一次印度支那战争是一场政治与军事交织,正面战场配合敌后战场的战争,它的胜利为亚非拉人民的民族解放斗争提供了丰富经验。此战最后的结果是怎样的呢?
印度支那战争
印度支那战争
印度支那战争持续了7年零6个月,最终法国于1954年5月7日在奠边府战役失败(位于越南的西北部)。奠边府战役于1953年11月20日开始,法国伞兵部队到达那里,建立根据地,以发动决定性进攻,企图将越南人民军击溃。亨利·纳瓦尔将军于1953年5月被任命为总司令,为此他做出了全面计划。修建了两条C—47s飞机起降的跑道,建起了防御营地,布置了雷区,设置了铁丝网栅栏。1954年1月,1.2万名法国士兵到达奠边府,装备了坦克、大炮和战斗轰炸机。但武元甲在山坡上埋伏了5万人,这些人全副武装,通过壕沟和坑道相互联系,使敌人辨不清其真实人数和行动。1954年3月13日,他们对法军阵地发动了进攻,重炮将两条跑道炸毁。法国向美国请求援助,轰炸山上的越盟部队,但没有得到帮助。美国没采取任何行动,他们害怕会又出现一个朝鲜。4月末,越南人民军发动了最后进攻,5月7日下午,在防御营地的碉堡上飘起了7面红旗。此次战斗中,法国共损失了7000人,越盟损失2万人。法国在印度支那战争中死亡总数为9.4万人。1954年5月8日为了给印度支那带来和平,召开了日内瓦会议。法国、美国、中国和苏联以及前印度支那各国的代表包括柬埔寨、老挝、北越(胡志明为领袖)、南越(保大国王),出席了会议。法国由新任首相皮埃尔·孟戴斯-弗朗斯为代表出席了会议。会议承认了老挝和柬埔寨的独立,保持越南现状(沿北纬17度线分为两部分),要求法国和北越人在30天内分别撤出北越和南越。印度、加拿大和波兰成员组成国际监督委员会,负责监督这些条款的执行。
战争中的人民
相关阅读:
|
|
文章标签: 印度支那战争
吴三桂是明末宁运总兵,手握一支10万人的精锐部队,在山海关防御清军的入侵。但当李自成占北京,刘宗敏夺了他的爱姬陈圆圆之后,就反过来勾结清军打败李自成,占领大片的明朝土地。据说当时他一听到陈圆圆被占,立即“痛哭三军俱缟素,冲冠一怒为红颜”,表面为崇祯举丧,实则为报夺妻之恨,立誓与李自成为敌人。 陈圆原名陈沅,苏州人,天生丽质,经过精心教育,“色艺擅一时”,既有天生的好嗓子,又工于声律,书棋琴画都很娴熟,是个蜚声江南的绝代佳人。当时明朝内忧外患,崇祯帝心情郁郁不欢,田妃为讨他欢心,让自己的父亲田弘遇到江南寻选美女为崇祯稍解苦闷。这田弘遇到江南花了20万两银子接走陈圆圆,没想到崇祯帝成天忧虑不好女色,陈圆圆进宫后又很快被退回田府。
圆明园又称圆明三园,是清代一座大型皇家宫苑,它坐落在北京西郊,与颐和园毗邻,由圆明园、长春园和万春园组成,所以也叫圆明三园。此外,还有许多小园,分布在东、西、南三面,众星拱月般环绕周围。[1]
园中面积350多公顷,建筑面积达20万平方米,一百五十余景,有“万园之园”之称。[2] 清帝每到盛夏就来到这里避暑、听政,处理军政事务,因此也称“夏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