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8年下半年,为仿制中国第一枚导弹,“1059”工程轰轰烈烈地展开了。
△吊装“1059”导弹
当时,国防部第五研究院一分院(今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以下简称“火箭院”)刚刚成立,强度与结构研究室的厂房尚未破土建设,百余名科技人员只好带着满箱的图纸,暂时在一座破旧的机库里搞设计、做试验。
“那座简易机库原来是飞机的修理车间,不是很高。我所在的试验组负责为导弹的尾面加载、尾段和发动机架做静力试验。”当时为静力试验尾段、发动机架试验组长的谢迪泉说。
所谓静力试验,用谢迪泉的话说,就是测试产品究竟能承受多大的力。这就要将“导弹在天上面临的环境转化成地面上的力量”,通过人为加力或者减力,观察和研究产品结构的强度、刚度及应力、变形分布情况等。
要在一穷二白的基础上“白手起家”,科技人员面临着3大“拦路虎”:厂房高度不够,无法容纳参试产品;缺少必要的试验条件,无法给参试产品加力;没有相应的试验设备,无法准确测出力值。
三者之中,高度问题是最着急解决的。若不能打败这个“拦路虎”,静力试验就无法开展,后面的工作更无从进行。然而,当时火箭院百废待兴,科研条件极其艰苦,一时又找不到更合适的试验室。面对这样的困境,怎么办?
“很多专家、科技人员集思广益,讨论了一轮又一轮。大家纷纷表示,时间紧、任务重,新盖厂房是来不及的,当务之急,就是就地取材,‘土法上马’——向地下‘挖洞’。”谢迪泉回忆。
于是,按照试验组科技人员提出的施工要求,火箭院基建工人凿开机库里平整的混凝土地面,向下挖了一个深约5米的方形“地洞”。
谢迪泉介绍,“在‘地洞’的底部,我们用钢筋混凝土自制了一个大机座,又用大量的钢筋在机座上焊了2只‘耳朵’,即加载地耳。它们不但成为机座的坚实基础,也使得外力可以由此传导到大机座上。”
等混凝土彻底晾干、固化后,将导弹的尾段稳稳固定到机座上,一部分在“洞”里,一部分露出“洞外”,完全符合静力试验对高度的需要。此外,“地洞”四周还有多余空间,可放下相关的试验设备,容纳多名科研人员,让他们能从各个方向为参试产品施加作用力。
就这样,一个小小的“地洞”,解决了“1059”工程静力试验遇到的第一个大难题。1960年三四月间,在这个“地洞”里,“1059”的液氧箱、尾段、发动机架等多个部段完成了百余次静力试验。
1960年11月5日,“1059”导弹首次发射试验获得成功。这一成功,极大地鼓舞了火箭院所有参与仿制的科技人员,更让静力试验尾段、发动机架试验组的所有人甚感欣慰——大家“土法上马”做的一项又一项试验,圆满地为导弹的飞行成功“保了驾”“护了航”。
△“1059”导弹准备发射
“那时,年轻的我们有着强烈的爱国心。为了国家的尊严和国防的强大,在艰苦的年代里,在薄弱的基础上,我们凭着一股子劲儿,拿出真本事,克服了一道又一道难关。”谢迪泉道。
直至1964年,工艺要求极其复杂的火箭院40号强度试验室建成并交付使用,静力试验尾段、发动机架试验组才告别机库、搬离“地洞”,在正规的试验环境里,开始了更多、更难的静力试验。
欢迎访问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
官方网站:www.calt.com
官方微博:@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
相关阅读:
|
|
|
|
|
|
|
|
|
|
文章标签:
刘备(161年-223年6月10日),字玄德,东汉末年幽州涿郡涿县(今河北省涿州市)人,西汉中山靖王刘胜的后代,三国时期蜀汉开国皇帝、政治家,史家又称他为先主。刘备少年时拜卢植为师,而后参与镇压黄巾起义。先后率军救援北海相孔融、徐州牧陶谦等。陶谦病亡后,将徐州让与刘备。刘备早年颠沛流离,备尝艰辛,投靠过多个诸侯。赤壁之战时,与孙权联盟击败曹操,趁势夺取荆州。而后进取益州。于章武元年(221年)在成都称帝,国号汉,史称蜀或蜀汉。《三国志》评刘备的机权干略不及曹操,但其弘毅宽厚,知人待士,百折不挠,终成帝业。刘备也称自己做事“每与操反,事乃成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