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皇”字边上的女性们——清末皇族罕见照片解析(四)
清代离我们并不遥远,所以那个时代的皇室也有大量照片留下来。于喜欢历史的朋友,这无疑是一种安利。不过,有很多照片,需要仔细辨认,不能逮住一个旗装女子就叫格格——就像研究抗日战争史的时候见到一个穿和服的女子便叫慰安妇,这种事儿我们还真有不少人干过。
画面中左侧这名并无太多皇室特征的女性,却是个货真价实的格格——她叫王敏彤,是末代皇后婉容的表姐,毓朗贝勒的外孙女,她自幼唯一的使命便是嫁皇帝,而且忠诚地面对这一使命,直到溥仪晚年落拓时候也痴心不改。可惜落花有意,流水无情,这一生,就这么耽误了。
似乎,在末代的贵族里,再没有这样痴情的等待,这样倔强的坚持。
晚年的她住在东四胡同里,老萨只记得街坊里有这么一个干干净净的“王老太太”,却没想到末代王朝的传奇就在这里与你失之交臂。老太太的家就在东四派出所斜对面,门口连个狮子都没有,但往里看,能见到一座小得不能再小的假山,或许,那个时代便是在这里给格格留下了最后的一抹斜阳。
反而倒是打扮得像格格的却有另外的身份——这张照片上的裕德龄,和她的妹妹裕容龄都是慈禧所封的郡主,但她们是外交官裕庚的女儿,汉军旗人,与皇室几乎没有血缘关系,反而是中西混血儿。经历甲午、戊戌、庚子三次变故的慈禧晚年开始认识到需要切实地了解这个不一样的世界,于是,长期在欧洲生活的德龄、容龄便被宣入宫中,成了老太后了解外面世界的窗口。慈禧的立宪最终是没有作成,不过,德龄的《御香缥缈录》、容龄的西班牙舞,却清晰地拉近了世界与这个古老王朝的距离。
▲ 1902年,裕容龄表演舞蹈《玫瑰与蝴蝶》时扮演蝴蝶仙子的照片
这些或主动或被动曾经行走在皇室边缘的女性,在时代的风波中大多人生坎坷。便如裕容龄,伊莎贝拉·邓肯唯一的中国学生,我国最早的芭蕾舞者,却在七十七岁高龄的时候被红卫兵打折了双腿——历史的残酷,在一个人的身上,便可以看得清晰。
▲ 如果说这一位和皇室有关,很多人会无法相信,因为这身儿服装实在难以和清王朝拉上关系,倒有几分明室的感觉,问题是,明朝的时候没有照相技术啊
这还真是一位皇后,是安南国的末代后宫之主南芳皇后阮友兰(她的丈夫保大曾在1945年称帝,故用皇后的称谓是符合历史逻辑的)。只是安南曾是清王朝的藩国,这个皇后的成色略浅一些,且她嫁给保大的时候清朝早已覆亡。值得一提的是她的丈夫保大帝和溥仪有很多相似之处,在由于法国殖民而渐渐失去权力的时候,也曾借助日军的力量复辟。不过由于他的特殊身份,战后并未受到追究,反而在卷土重来的法国人支持下当过越南的国家元首,其命运——也包括其家人的命运要好一些。南芳皇后在1963年去世,十年后保大又迎娶了一位法国“皇后”——他始终在流亡中保持着帝号,直到1997年在“保大七十二年”去世。
清王朝有着多个藩属国,也有自己的皇室和王室,其中最有名的应属朝鲜明成皇后。关于这位能作的皇后,历史与戏剧的强烈反差已经让我们无话可说,所以这里也不去谈为好,还是放一张末代公主的照片吧。
▲ 朝鲜王国的末代公主德惠翁主,朝鲜李氏王朝末代傀儡国王高宗李熙的小女儿
这位翁主出生于1912年,此时,朝鲜名义上的独立也已经由于《日韩合并条约》而失去达两年之久了,皇室仅仅保持虚号。德惠翁主后被日方强迫送往日本生活,嫁了一个日本丈夫并精神错乱。1962年,韩国政府将她迎回祖国,其乳母卞氏仍在,经过她母亲般的亲情温暖,已经精神错乱数十年的德惠竟然清醒过来,她的晚年可算枯木逢春,令人欣慰。
不是每个生命都能有渡尽余劫的机会。
▲ 这名背对镜头的旗装女子,地位可是蛮高的,她是末代皇帝溥仪的母亲——瓜尔佳氏
▲ 瓜尔佳氏的正面照片,她是溥仪父亲载沣的嫡福晋,而载沣的母亲刘佳氏是汉军旗人,所以末代皇帝溥仪也有汉人血统
这位末代国母在1921年自杀,只是当时封锁了消息,连溥仪在内,很多人都以为她是死于脑溢血。我想,她的死对于未成年的溥仪来说,肯定是一个沉重的打击,他的后半生思想时有不合情理之处,或也和幼年失怙有关。
儿子是皇帝,为何还要自杀呢?
比较为公众所接受的原因是她与端康太妃即瑾妃发生了冲突,双方矛盾激化导致性情刚烈的瓜尔佳氏选择了自杀。但吴江才子邹铨却写了一出戏,讲她是因为与京剧演员杨小楼有染而自尽的,整出戏写得活灵活现,让人忍不住疑窦丛生。
其实这件事略加揣摩便可发现不合情理之处,邹铨是南社成员,柳亚子的同学,诗人、戏剧家,但他没有条件接近宫闱,当时又没有档案馆可查资料,如何能够得知这些秘辛呢?
瓜尔佳氏自杀的原因老萨不敢擅断,但关于杨小楼和后宫的那点儿事,倒是多少可以说一些。
▲ 武生泰斗杨小楼,人称“活赵云”,早年经常入宫唱戏,也因此传出些绯闻
说杨小楼与后宫有染,并没有什么抓得住的把柄,其真正起因,是因为当时入宫唱戏,出来的时候都要赏银包的,人们注意到别人都是拿着一个银包出来,唯有杨小楼每次拿俩。一来二去,从宫里爱杨小楼的戏,便逐渐演变到宫里某后妃对杨小楼青眼有加了。
这样说倒也可说是空穴来风,其来有自。毕竟小楼老板的戏唱得好,别人能入宫唱戏,这手艺也差不到哪儿去,凭什么你一次拿两个银包呢?若非上头有人特别赏识,这是说不清的。
然而,据我所知,这件事偏偏是个误会。
▲ 清末是京剧艺术集大成时代,可谓名家辈出
原来,杨小楼老板虽然戏唱得好,但得到的银子也是一份。至于和后妃们如何如何,宫中带刀的侍卫,割了的老公如此之多,那不是闹着玩的杨老板不敢也犯不上。这毕竟不是满清当国的时代,大不了杨爷不进宫去唱了,你还能怎么样?杨小楼也不缺那包银子。
那么,他每次出来拿双份银包是怎么回事儿呢?原来,这里面有一包不是他的钱——杨小楼进宫唱戏通常跟着他义父谭鑫培,老先生有份儿,唱完了就走,从来不拿银包的。杨小楼便只好替他拿着,于是形成了“杨小楼入宫拿双份”的奇怪现象。
所以,瓜尔佳氏的死应当与杨小楼没有关系的。由于她1915年袁世凯称帝时已经自杀过一回,这位末代国母或许有自杀倾向,心理上有问题。只是那个时代没有心理医生一说,故此再次遇到刺激,便引发了自我毁灭。
▲ 瓜尔佳氏和溥仪,也是溥仪唯一带了天真的照片
话说回来,既然没有这样的事,拿瓜尔佳氏和杨小楼老板编排,这种行为就近乎诽谤了。邹先生或许认为这是败坏旧王朝的形象,也是一种革命,而路人难免要说,有能耐真刀真枪和人家男人打去,编排这个,那不叫“革命”,那叫“欺负孤儿寡母”,在哪一个朝代,都是要受到鄙视的。
【完】
相关阅读:
|
|
|
|
|
|
|
|
|
|
文章标签: 溥仪的一生 溥仪为什么讨厌王敏彤 爱新觉罗溥仪的后人
吴三桂是明末宁运总兵,手握一支10万人的精锐部队,在山海关防御清军的入侵。但当李自成占北京,刘宗敏夺了他的爱姬陈圆圆之后,就反过来勾结清军打败李自成,占领大片的明朝土地。据说当时他一听到陈圆圆被占,立即“痛哭三军俱缟素,冲冠一怒为红颜”,表面为崇祯举丧,实则为报夺妻之恨,立誓与李自成为敌人。 陈圆原名陈沅,苏州人,天生丽质,经过精心教育,“色艺擅一时”,既有天生的好嗓子,又工于声律,书棋琴画都很娴熟,是个蜚声江南的绝代佳人。当时明朝内忧外患,崇祯帝心情郁郁不欢,田妃为讨他欢心,让自己的父亲田弘遇到江南寻选美女为崇祯稍解苦闷。这田弘遇到江南花了20万两银子接走陈圆圆,没想到崇祯帝成天忧虑不好女色,陈圆圆进宫后又很快被退回田府。
圆明园又称圆明三园,是清代一座大型皇家宫苑,它坐落在北京西郊,与颐和园毗邻,由圆明园、长春园和万春园组成,所以也叫圆明三园。此外,还有许多小园,分布在东、西、南三面,众星拱月般环绕周围。[1]
园中面积350多公顷,建筑面积达20万平方米,一百五十余景,有“万园之园”之称。[2] 清帝每到盛夏就来到这里避暑、听政,处理军政事务,因此也称“夏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