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宁,东吴之大将,被后人称之为江表之虎臣。其人留下来的奇闻迭事也是层出不穷。不过,最为传神的应该是他的战死。英雄迟暮的悲哀最容易引起人们的共鸣,他那颇带有几分冤屈的死法更是引人扼腕叹息。更为世人悲哀的是他的家人的结局。接下来,本文就以三国演义为主,复述甘宁是如何一战斩杀沙摩柯的,以及甘宁后代的结局如何。
甘宁被沙摩柯斩杀历史背景及其原因
由于义弟被杀,荆州被夺,刘备于221年发动了对吴国的复仇之战——夷陵之战(猇亭之战),战争前期,蜀军因是哀兵,复仇心切,势头正旺,接连取得大胜。为了确保战争完全得势,刘备还派遣马良前往五奚蛮夷之处寻求援助。于是就有了蛮王沙摩柯参与了对吴战争。双方正是在猇亭对峙,并且发生了交战,而此时的甘宁,正因为身体抱恙,而在后方的船中养病。
具体原因
其一甘宁自身的身体已经欠佳。此时在双方对峙交战,甘宁都没有参加作战,而是在养病。在大敌当前之时,有猛将而不用,这足以见得此时甘宁的身体虽说不至于病入膏肓,但也差不多命不久矣了。
双方大致于猇亭进行了交战,刚刚新丧大将的吴军显然不会是势头正旺的蜀军的对手。一经交战,吴军大败,一溃千里。既然已经撤到甘宁养病的地方,显然这场溃退一定是十分惨烈的。面对危局,甘宁不得不披挂上阵,抱着病体参与作战。显然,稍微有点常识的人都能看出来,已经是重病号的甘兴霸怎么会是五溪蛮王沙摩柯的对手呢?很明显,甘宁自己也意识到了这个问题,但是他退却不及,被沙摩柯追上,一箭射到头部。
这里,三国演义对此有一段传神而又略带几分英雄末路般的色彩的记载:“宁带箭而走,到于富池口,坐于大树之下而死。树上群鸦数百,围绕其尸。吴王闻之,哀痛不已,具礼厚葬,立庙祭祀。后人有诗叹曰:
“吴郡甘兴霸,长江锦幔舟。酬君重知已,报友化仇雠。劫寨将轻骑,驱兵饮巨瓯。神鸦能显圣,香火永千秋。”
其二甘宁性格的原因。按理说,身为大将的他身边应该会有自己的亲兵看护,但是从全文叙述来看,并没有。这点奇怪之处姑且不论,更重要的是,按理讲乱军之中应该会有人还记得甘宁尚在伤病之中,会前往救援。可是并没有人这么做。这就是因为甘宁自身的缺点导致“认死理,莽撞”。他不仅仅与大将凌统结下了杀父之仇,还因为违背诺言激怒了吕蒙。
甚至还对孙氏宗亲,大将孙皎不敬。这一下子,可算是把同僚,上级,王族给得罪完了。虽说这些人最后都原谅了他,可难免有宵小之辈看不惯,试图加害于他。这次兵败就是一个绝佳的机会。只要有别有用心之人趁机煽风点火,虽不至于同僚前去残害甘宁,把他弃之不顾的行为我相信还是会有人能做出来的。到这里,甘宁之死的过程与分析就写完了,可是,悲剧仍然在延续。
甘宁后代最终命运
诚然甘宁为东吴政权立下了汗马功劳,但是人走茶凉的结局还是出现了。在其死后,其子甘瑰按理讲凭借其父的功劳虽说不至于出将入相,好歹也要衣食无忧。未成想,其结局竟然只有短短的几个字“以罪徙会稽,无几死”是什么罪名?因为什么逝世?这些都没有记载。
这是很反常的。因为与甘宁并立列传的几个人的后代的记载或是颇为详实,或是简明扼要,均不似此没头没尾。那么,我猜测,甘瑰之死,恐怕没有那么简单。或许就是其昔日之仇人所为。毕竟甘宁为人粗野凶悍,惹得政敌一定不少。
三国志在之后,就再也没有有关甘宁家人的记载了。后汉书也缺乏对此记叙。想必,若是其家人登台拜将,贵为人臣者,一定不会是此等遭遇吧!这只能导向一个结果——甘宁后代混得不怎么样。若是从相关资料来看,或许其后代还尚且有能担任太傅,尚书之类重臣,但是个人并未从信史中找到相关记叙,故不为采信。
总结
可怜甘兴霸,一生为国操劳,却只能得到这样一个悲惨的结局,宵小之徒,鸡鸣狗盗者尊贵不已,重臣名将却只能泯然于众人,就凭这种政治生态,如何能与敌国相对?若非陆伯言火烧连营,击破曹休,暂且化解了危机,恐怕东吴危也。
相关阅读:
|
|
文章标签:
吴三桂是明末宁运总兵,手握一支10万人的精锐部队,在山海关防御清军的入侵。但当李自成占北京,刘宗敏夺了他的爱姬陈圆圆之后,就反过来勾结清军打败李自成,占领大片的明朝土地。据说当时他一听到陈圆圆被占,立即“痛哭三军俱缟素,冲冠一怒为红颜”,表面为崇祯举丧,实则为报夺妻之恨,立誓与李自成为敌人。 陈圆原名陈沅,苏州人,天生丽质,经过精心教育,“色艺擅一时”,既有天生的好嗓子,又工于声律,书棋琴画都很娴熟,是个蜚声江南的绝代佳人。当时明朝内忧外患,崇祯帝心情郁郁不欢,田妃为讨他欢心,让自己的父亲田弘遇到江南寻选美女为崇祯稍解苦闷。这田弘遇到江南花了20万两银子接走陈圆圆,没想到崇祯帝成天忧虑不好女色,陈圆圆进宫后又很快被退回田府。
圆明园又称圆明三园,是清代一座大型皇家宫苑,它坐落在北京西郊,与颐和园毗邻,由圆明园、长春园和万春园组成,所以也叫圆明三园。此外,还有许多小园,分布在东、西、南三面,众星拱月般环绕周围。[1]
园中面积350多公顷,建筑面积达20万平方米,一百五十余景,有“万园之园”之称。[2] 清帝每到盛夏就来到这里避暑、听政,处理军政事务,因此也称“夏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