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日本首相安倍晋三在东京都举行的国际会议上发表演讲,对于中国“一带一路”倡议公开表示支持,如果条件成熟将进行合作,他也提出了一些支持条件包括,“与自由、公正的跨太平洋经济区和睦相处”,指代因美国退出而前景不明的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TPP)。
安倍赞扬“一带一路”能够“将东方和西方,以及之间多元化地区联系起来”,他还强调,“非常关键的”一点是,“一带一路”项目要“具备经济上的可行性,“各参与国”能够偿还债务、其财政健康状况不会受损”。然后他补充说,日本政府“做好了在这方面扩大合作的准备”。
据分析,这可能是安倍首次在正式场合表明合作态度。 日本媒体称,安倍此举是为了向中国传达友好信号。
果真如此?要知道,就在近日于印度举办的非洲发展银行大会上, 日本还计划与印度讨论携手推动从亚太延伸到非洲的“自由走廊”计划,试图通过“自由走廊”计划来平衡中国“一带一路”倡议的影响。
日印究竟意欲何为?“自由走廊”是否会对“一带一路”产生影响?日本这次是真的想明白了?
文 | 库叔
本文由瞭望智库综编自“观察者网”、“澎湃新闻”、“新华网”、“海外网”等。
2017年5月23日,印度总理莫迪会见在印度举行的第52届非洲发展银行大会的代表。(来源:美国之音电台网站)
1
联手
且看日印推动“自由走廊”计划,短短一条新闻,其中隐含的信息量简直不能更大!
-时间和动机。从时间来看,与5月14日-15日在北京雁栖湖成功举办的“一带一路”峰会相隔没几天;动机上,印度是“一带一路”峰会所有主要经济体中唯一的缺席者,不仅如此,印度官方近几年还不断“吐槽”中国的“一带一路”倡议,或表示“我们不上当”,或提出一些令人费解的要求。没想到,私下里憋了个“大招”,与喜欢给中国挑事的日本联起手来了, 这很难不让人怀疑这个表面光鲜的亚非“自由走廊”计划就是冲着中国的“一带一路”来的。
-发展目标。日印此次的这项计划是在非洲发展银行大会上当着来自非洲各国的近3000名代表的面力推的,印度总理莫迪也很煽情地说:“印度将永远支持非洲,与你们携手同行。” 这说明了亚非“自由走廊”主要想在非洲发力。
-合作对象。日本、印度这两个看似“八竿子打不着”的国家近几年关系越来越近,高层互访不断、联合军演不断……甚至还把关系提升至“特别战略全球合作伙伴关系”,这次在经济合作中又有了“大动作”,显然关系是更近了一步!
那么,日本、印度这次的“大动作”胜算几何?究竟能不能搅局“一带一路”?
2
抗衡
所谓的亚非“自由走廊”计划,是日印携手在非洲、伊朗、斯里兰卡和东南亚国家兴建多个基础建设项目,以平衡中国的区域影响力。目前,东京和新德里都有打算对东部非洲的基础设施建设项目进行投资。除此之外,日本也将加入印度在伊朗重要战略港口恰巴哈港的扩建以及毗邻经济特区的开发计划。而在斯里兰卡东部,两国则有意投入战略要地亭可马里港的扩建项目,同时还可能共同开发位于泰缅边界的达维深海港。
日印这项计划实施地点是在亚太延伸到非洲的环印度洋一线,在亚洲相关国家主要是建海港,在非洲则是包括桥梁、道路、电网等在内的,比较全面的基础设施建设。
可见,除了范围小点、内容少点之外,日印的这项计划与中国“一带一路”倡议有太多相似之处。对于这一点,印度媒体也毫不隐晦,印度《商业标准报》索性将之称为“印日版‘一带一路’”,并称两国将以此为依托,和“中国版‘一带一路’相抗衡”,一些印度媒体甚至纷纷赋予“自由走廊”以诸如“对中国所主导的洲际发展规则说不”、“更加民主的一带一路”等“附加概念”。
或许可以说, 亚非“自由走廊”其实就是山寨版的“一带一路”。
其实,为了这个能够抗衡“一带一路”的山寨版计划,日本和印度也是酝酿了很久,着实下了一番功夫:
——2014年,印度莫迪政府就提出一个“季风计划”,规划了一个“由印度主导的海洋世界”。这项计划涵盖了从东非、阿拉伯半岛、印度次大陆、斯里兰卡一直到东南亚群岛的诸多地区,试图抗衡中国的“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而且,印度还把这项计划拿到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申遗,想提升到与中国“丝绸之路”同样的高度,结果必然是没有被通过,印度碰壁了!
印度文化部对“季风计划”的说明示意图。(来源:观察者网)
——2015年,印度又提出了“香料之路”计划,继续与中国抗衡,印度想通过“香料之路”积极与印度洋地区国家来往,强化彼此在经贸及军事等方面的关系,但此计划并没有引起太大轰动。
——2016,印度总理莫迪访问日本,在与日本首相安倍晋三发表的联合声明中首次提出了亚非“自由走廊”的概念,其走向是“从亚太至非洲”,此后,双方又就这条“走廊”进行过多次磋商。
眼下,日印的这项计划显然又前进了一步,相比之前印度提出的让世人眼花缭乱、收效甚微的各种计划,“自由走廊”计划显然大不相同。 这次有了日本加入,印度也更加有了跟中国的“一带一路”抗衡到底的底气!
3
抱团
对于中国的“一带一路”倡议,日本和印度,一个冷漠,一个抵制,相隔万里的两个国家却凑在一起“抱团”,煞费苦心地搞一个山寨版的“一带一路”,到底是几个意思?
当然是为了一起抗衡中国了!
2014年9月1日,日本东京,日本首相安倍晋三看着印度总理莫迪喝茶,体验传统的“表千家”茶道。(来源:凤凰网)
对于日本来说,由于其一直以来在历史问题上未能真正反省,向亚洲人民正式道歉,使得日中、日韩关系一度跌入谷底。面对其在亚洲日益“被边缘化”和孤立的窘况,日本国内出现了一种倾向,即想寻找一些其他国家来代替中国对于日本的作用。另外,日本经济在经历“失去的10年”之后,也变得“一地鸡毛”,难以继续扮演“领头雁”角色。而中国日益强大的国力和影响力是摆在那的,日本一方面对所谓的“中国经济威胁”忧心忡忡,频频在中国周边“搞事情”,然而却没捞到什么实际的好处;另一方面又担心经济方面对华依赖过重反受其累,因此急欲寻找可替代性投资、生产场所。
环顾整个世界地图,近年随着印度崛起大势的日益明朗,再加上印度拥有大量技术水平高、英语流利的廉价劳动力以及迅速扩大的国内消费市场,日本对投资印度的兴趣也逐渐增加。
所以,“团结”印度似乎成了日本最为可能也最为现实的选择。日本前首相森喜朗就曾说,“日印关系从地图上看一目了然, 战略上也很重要, 日本希望在国际政治、安全保障上与印度紧密合作。”而早在2007年,日本财相麻生太郎访问印度时就曾更直白地表示, “为了制衡中国, 日本看中印度”。
中国的崛起同样也震慑到了印度,印度的经济虽然连续数年增长率在8%以上,但在中国更快的增长速度映衬下却成了“陪衬”。此外,与中国相比,在国际事务中以大国自居的印度不断遭到冷落,难免产生不平衡心理。印度对中国不仅存有“瑜亮情结”,两国在边界纠纷、经济竞争以及中巴关系等问题上存在矛盾也是事实。
近几年来,中国的“一带一路”倡议,尤其是“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意在打通印度洋,一直延伸到非洲,这是印度不能容忍的,因为,印度对于南亚次大陆和印度洋地区具有强烈的主导意识。南亚的战略格局就是“一强多弱”的态势,而且印度的文化、宗教对南亚其他国家的长期渗透和影响已经根深蒂固, 印度在此区域俨然以“霸主”自居。就像一个尼泊尔专家所说,目前中国的经济实力是印度的大致五倍,中国如果完全进入南亚市场,印度在整个南亚就排第二了,所以它就变成跟班的了,不再是领头羊。基于此, 印度不可能允许中国在南亚这个地方有那么大的影响力存在,这是政治层面的首要顾虑。印度将南亚次大陆视为禁地,任何外部大国的介入、干涉南亚地区事务的行为均被视为对印度的敌对和不友好,连美国也不例外。
印度认为中国采用了“珍珠链”战略对其进行封锁。(来源:观察者网)
所以,拥有共同目标的两个国家能够在一块“抱团取暖”一点都不让人感到意外,日印两国在中国这里都没讨到便宜,所以两国走在一起试图给中国制造压力也是必然的。 对日本来说,反华国家越多越好;对印度来说,虽不至于和中国撕破脸,但能给中国一些压力也是好的。
于是,山寨一个“一带一路”来牵制当下中国影响力和号召力日益扩散的“一带一路”倡议就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4
混乱
那么这个山寨版能否顺利搅局中国的“一带一路”呢?
说实在的, 日印两国担纲的这项计划在整体规划上就显得有点混乱,从以下几点可以明显看出:
首先, 在陆地上道路和基础设施的建设上,“自由走廊”并没有特别明确的规划。从前面的分析中我们可以看出,“自由走廊”虽然强调“从亚太到非洲”,却将重心放在印度洋上的一些“跳板”和“节点”上,比如恰巴哈港的扩建、斯里兰卡亭可马里港的扩建以及达维深海港的建设等,虽也强调基础设施,但着力点仍然是这些仅靠海空航线链接的“中转站”。
其次,“一带一路”东西横亘,水陆相连,按现行汇率结合IMF数据计算,未来“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将占世界经济增长比重的46%,与之相比北美为24%,欧盟仅10%,如果按购买力平价(PPP)计算则更分别为58%、13%和11%。2016年“一带一路”沿线国家GDP占全球总量27.5%,略低于北美的28.1%,高于欧盟的21.8%,彼此间存在极强的经济互补性。与之相比, “自由走廊”的两个“主推国”日本和印度均不能同时扮演“大进”和“大出”的角色。“带、路”也好,“走廊”也罢,说到底是用来跑货(包括有形的商品和无形的服务及知识产权等)的,货不能“有来有往”,“走廊”又断续跳跃,岂不吃力?
第三, “自由走廊”带有太多对抗、干扰考量——印度不希望中国把“一带一路”延伸到印度洋,抢了印度的“主场”,尤其不乐意看到中国和巴基斯坦的密切合作,而日本则不希望“一带一路”让自己边缘化,更不希望支持“一带一路”的亚投行抢了自己为主导的亚开行好戏—— 一个将基础建立在“破坏他人”而非“营造自己”上的项目,又如何能立足稳健?与中国对抗的意味太明显,可能都要超过其经济考量,这点在日印选择印度洋“节点”港口上表现得特别明显,比如恰巴哈尔港,跟中国投资扩建的巴基斯坦瓜达尔港相距仅72公里,竞争意味十足。恰巴哈尔港远离伊朗的核心经济圈,伊朗对其建设积极性一直不高。而且,多年来,伊朗受制于西方的制裁与反对,恰巴哈尔港发展也一直踟蹰不前。日印选择投资此地的风险显然很高。还有在斯里兰卡扩建的亭可马里港,今年年初斯里兰卡曾邀请印度参与建设亭可马里港,但当时印度很傲娇地表示“不感兴趣”,理由是长时间内无利可图。然而仅隔了几个月,印度就与日本把亭可马里港的建设划入到了亚非“自由走廊”的计划里,显然有经济之外的其他考虑。
也就是说, 目前亚非“发展走廊”尚处在“纸上谈兵”阶段,且定位比较模糊,带有太多的对抗和竞争因素,更像是印度从地缘政治考虑出发,联合日本仓促搞出的“应对性”措施,势必影响其以后的深入发展。这跟在全球收获广泛认同、已有大量成果、开过了首届高峰论坛、甚至都把欧美纷纷吸引来的“一带一路”显然是没法比的。
5
难度
除了规划模糊和竞争性意味太浓之外,亚非“自由走廊”显然还有个很致命的因素,那就是 “自由走廊”所经过的大多数国家和地区,都同时和中国保持着密切的经济往来,赴艾哈迈达巴德出席会议的非洲各国,2017年都要和中国在不止一个平台上聚会、商谈,让它们“两头赴宴”毫无问题,但“二选一”是几乎没人愿做的。
莫迪在2015年10月第三届印度-非洲论坛峰会(IAFS2015)上。(来源:澎湃新闻)
就拿“自由走廊”重要的发力点非洲来说,虽然印度与非洲间的贸易和投资往来有其独特的优势,甚至与非洲打交道的时间更长,但跟中国相比,在各方面还是有较大差距。
先来看经贸关系,2000年中国和非洲贸易总额刚刚突破100亿美元,应该说,彼时和印度-非洲贸易水平基本处于同一量级。但到了2008年,中非贸易总额就提前两年实现了“2010年中非贸易额突破1000亿美元”目标,达到1068亿美元,2014年更高达2218.8亿美元,创下历史新高,同比增长在如此大基数情况下仍高达5.5%。更令人惊叹的是,在总体出口形势不佳的情况下,中国对非出口同比仍增长14.4%,远高于6.1%的整体外贸出口增幅。 这个数据相当于印非双边贸易额的3倍左右。
此外,2014年中非间提前完成了中方承诺的200亿美元融资额度,完成并开工了一系列基础设施项目。至于中国对非的援助,仅2014年李克强总理访非期间,就增加120多亿美元。与之相比,印度自2008年至2014年对非实际金融支持总额为软性贷款74亿美元,各种财政援助12亿美元,几乎不成比例。
在情感方面,中印两国与非洲都有深厚的友谊,但印度在处理对外关系上,对不同国家和地区的重视程度是不同的。 第一层次是南亚地区,第二层次是欧美俄等大国,第三层次是东南亚、中东和中亚地区,第四层次才轮到非洲和拉美,这样的分层势必影响到了印非关系,且印度、日本在对非洲的投资建设上都夹杂了太多的政治考虑,都有自己的“小九九”。安理会改革,印度和日本要当常任理事国,也希望非洲国家多支持一把,毕竟非洲在联合国有54个席位,占到了联合国会员总数的4分之一以上,当年我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也是“非洲兄弟把我们抬进去的”。与印、日相比,中国在非洲的投资就是“互惠互利”的双赢。
对于日印与中国在非洲产生的竞争,其实正是许多非洲国家所期盼的,你们争得越厉害,我越能从中渔利。有肯尼亚官员曾对媒体说:“假如没有竞争,这就会是一个问题,竞争条件下会让我们可以从中选择最好的。”
所以,日印想借用“自由走廊”排挤中国是有相当大难度的,牵制中国“一带一路”的作用必然会大打折扣。这就势必使得“自由走廊”计划回归到经贸互利的本质上去,否则根本无法存在。
即便单纯看经济方面,印度的软肋也是很明显的。近年来印度国内经济发展虽十分迅猛,但“拳头”乃是软件、微电子等智能产业,非洲根本就很难消化,且就算有需求,直接和欧美接轨也更划算(如马拉维的新兴软件业便是如此);“印度制造”除了价格低质量差(如“印度布”在非洲基本上是“地摊货中的地摊货”代名词),更要命的是门类不全,无法满足工业制成品需求旺盛、但自身制造业基础单薄的非洲“性价比要高”的胃口,就更不用提产业转移了。
而制约非洲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关键,是基础设施欠账太多,大型工程匮乏。 在这方面日本是“有力无心”,而印度则是“有心无力”——事实上莫迪上台后极力推动的印度本土基础设施“大手笔”,从资金、技术和承建等各方面尚且要仰赖“外援”,又如何能满足非洲这张“基础设施白纸”的需要?印度与中国不同,它的基础设施建设尚有大量资金缺口,基建能力的外溢远没有到自然外流的那一步。
所以,本身实施起来就有很大难度的亚非“自由走廊”计划,如果再掺杂太多“对抗、抵制、干扰”的心结在里面,就注定不会走远。
事实上“一带一路”并非一个排他的方案,就在“一带一路”论坛峰会闭幕当天的记者会上,习近平主席表示,中国在推动“一带一路”建设时将遵循“三不搞”(不以意识形态划线、不搞政治议程、不搞排他性安排),加上稍早圆桌峰会上习近平主席“不画地为牢,不设高门槛,不搞排他性安排,反对保护主义”的表态,实际上表明了中方的态度——“一带一路”不仅可以接纳日本、印度等国家,也并不排斥和“自由走廊”并存。正因如此, 其实只要去掉“对抗、抵制、干扰”的心结,日印及其“自由走廊”,未尝不可和“一带一路”间达成双赢的最佳结果。
或许日本是真的想明白了?
相关阅读:
|
|
|
|
|
|
|
|
|
|
文章标签:
诸葛亮(181年-234年10月8日[1] ),字孔明,号卧龙(也作伏龙),汉族,徐州琅琊阳都(今山东临沂市沂南县)人[2] ,三国时期蜀汉丞相,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外交家、散文家、书法家、发明家、文学家。早年随叔父诸葛玄到荆州,诸葛玄死后,诸葛亮就在隆中耕种。[3-5] 后刘备三顾茅庐请出,辅佐刘备建立蜀汉。蜀汉建立后,诸葛亮被封为丞相、武乡侯,对内抚百姓,示仪轨,约官职,从权制,开诚心,布公道,对外联吴抗魏,为实现兴复汉室的政治理想,数次北伐,但因各种不同因素而失败,最后病逝于五丈原。刘禅追谥其为忠武侯,后世常以武侯、诸葛武侯尊称诸葛亮。东晋政权因其军事才能特追封他为武兴王。
宇宙是时间、空间、物质、能量 的总和。一般能理解的宇宙指人类所存在的一个时空连续系统,包括其间的所有物质、能量和时间。对于这一体系的整体解释构成了宇宙论。在中国古代就有“上下四方曰宇,往古来今曰宙”的说法(即宇的意思是无限空间,宙的意思是无限时间),宇宙一词也出自于“旁日月,挟宇宙”。近数世纪以来,科学家根据现代物理学和天文学,建立关于宇宙的现代科学理论,称为物理宇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