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晚清政权的实际统治者,慈禧太后生前权势滔天,死后自然也是不甘寂寞。1908年11月15日,慈禧病逝中南海仪鸾殿,享年74岁;1909年10月,安葬于遵化菩陀峪定东陵。
慈禧陵墓不仅规制崇宏,典制齐备,直逼帝王,在清代后陵中也属于上乘之作;而且陵墓中还随葬了大量的奇珍异宝。慈禧生前酷爱珍珠翡翠、玉石玛瑙,死后也要带进地下。据李莲英著《爱月轩笔记》载,慈禧死后极尽奢华,底铺金丝串珠锦褥,头戴珍珠凤冠,身置放金、宝石、玉、翠雕佛爷,脚踩翡翠西瓜、各类宝石。琳琅之状,无以言表。
然而,这种奢华并没有陪伴慈禧多久。二十年后,奇珍异宝还是落入孙殿英之手。
1928年6月,孙殿英以剿匪为名,精心策划了一起东陵盗案。工兵们炸开金刚墙,打通了通道,进入地宫,之后进入慈禧墓室,盗取了大量的稀世珍宝。这些稀世珍宝如珍珠凤冠、翡翠西瓜、玉石莲花、珊瑚树等,前面我们已经交代,当然也包括一颗近似球形的稀世夜明珠。
这颗夜明珠含在慈禧口中。当时,已距慈禧下葬近二十年,慈禧牙关紧咬,夜明珠自是紧贴四壁,无法取出。孙殿英等人只好将慈禧的牙撬开,从口中取走夜明珠。
口是人类讲话和进食的重要器官,慈禧死后,人们为何要在她口中放一颗夜明珠呢?
流传最广的说法是防腐。这颗夜明珠的确奇特无比。孙殿英见了都暗自称奇:“分开是两块,合拢就是一个圆球,分开透明无光,合拢时透出一道绿色寒光,夜间百步之内可照见头发”。
寒光自然给人冰冷之感。当时慈禧的尸体并未腐坏,甚至还有点栩栩如生,像睡熟了一样。而当人们取走夜明珠时,慈禧脸色瞬间发黑,身体塌陷。这似乎更加说明了夜明珠的防腐功效。
事实真是如此吗?不尽然,慈禧太后死于腹泻,死前腹内水分和食物残渣已经排放干净,死后尸体极易在严丝合缝的管棺椁内保存。拿走夜明珠,慈禧脸色发黑,就连孙殿英都承认是风化的缘故。如此看来,夜明珠防腐是站不住脚的。
既然没有防腐的作用,慈禧死后为何还要含在口中呢?其实,这和一个古老的传统有关。古人讲究“事死如事生”,同时认为死后可以灵魂不灭,便将比较贵重的东西放在口中,名曰压舌,以求到阴间管住嘴巴,尽快轮回转世。古代压舌之物,最初有稻米,后有铜钱、金银,到了清代,则进一步向玉器、宝石延伸,而且象征意义居多。如乾隆用无比珍贵的玉蝉压舌,至于慈禧用夜明珠压舌,一则遵从了这种传统,二则与她生前的喜好有关。
值得一说的是,这颗夜明珠在孙殿英这只作短暂停留,便辗转流落不知去向。想来这也是极为尴尬和遗憾之事。
相关阅读:
|
|
|
|
|
|
|
|
|
|
文章标签:
刘备(161年-223年6月10日),字玄德,东汉末年幽州涿郡涿县(今河北省涿州市)人,西汉中山靖王刘胜的后代,三国时期蜀汉开国皇帝、政治家,史家又称他为先主。刘备少年时拜卢植为师,而后参与镇压黄巾起义。先后率军救援北海相孔融、徐州牧陶谦等。陶谦病亡后,将徐州让与刘备。刘备早年颠沛流离,备尝艰辛,投靠过多个诸侯。赤壁之战时,与孙权联盟击败曹操,趁势夺取荆州。而后进取益州。于章武元年(221年)在成都称帝,国号汉,史称蜀或蜀汉。《三国志》评刘备的机权干略不及曹操,但其弘毅宽厚,知人待士,百折不挠,终成帝业。刘备也称自己做事“每与操反,事乃成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