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嫂
正直收拾家务,突然手机响了,是个陌生的号码。电话接通了,对方是个女的,操着生硬的、略带东北口音的普通话:
“在家干什么呢?”
“没干什么。”我一边也操着生硬的普通话,一边迅速在记忆中搜索。
“听出来我是谁了吗?”
“没有。”
“猜猜看。”
“猜不出。”
“使劲猜!”
“还是猜不出,报上大名来。”
“我是你的同学,北京的。”
“别装了,我北京的同学全是男的。”对方忍无可忍地大笑起来,这笑声立刻就把她给出卖了。
打电话的是我三嫂,约我去采枸杞子的。
在老家,三嫂和我们住得最近。刚刚结婚那会子,经常到三嫂家玩乐、说笑,两家有了什么好吃、好玩的东西,总记得分享一下,关系真不是一般的好。
三嫂为人豪爽,又爱闹。知道我爱人晚上上自习,回来的晚。经常去拍我家大门。开始的时候我以为是爱人回来了,忙忙地去开门,开了门,却不见人进来。就有些害怕。后来,我就让人把大门从外面反锁了,等爱人回来的时候,自己开门。三嫂不知,又去拍门,见我不去开门,还跑到屋后跺墙。
心想是爱人喝多了,还是没带钥匙,忙起来站在院子里喊着给他钥匙,三嫂才大笑着向我解释。 开了门,又一阵笑闹,直到爱人回来了,她才回家。
三嫂除了爱闹,还特别精明能干。无论做事还是做家务,都爽手利脚,从不拖泥带水。记得那年我们刚刚分了地,收大蒜的时候,雇人来帮忙。
看到那么多人来了,一时慌得我们,都不知道干什么好了:爱人去找工具,我忙把烧好的茶水,提到地边的树荫下。
三嫂见了,把她家的工具拿来,指点着他们很快赶进入自己的角色,然后又把茶水,从地边的树荫下,提到地中间:
“这样人家喝水省得走那么远了。”其实,那时候干活是日工,时间很重要。到地边的树荫下喝水,不仅浪费时间,还容易偷懒。等我爱人找齐工具回来时,人家已经干了半截地了。
因而,和爱人一起感叹:三嫂真乃将才啊!不仅能指挥千军万马,说话办事,那叫一个滴水不漏啊!
到了中午做饭的时候,三嫂从我家门前经过,听我在家笨拙地剁白条鸡。忙忙地走到厨房,夺了我手中的菜刀,把我本来剁好的鸡块,又重新剁了一遍。:
“你看你剁的这鸡块,跟土坯似的,一个碗里盛一块就满了,让人家怎么吃啊?”然后,她教我把剁好的鸡块,炒一半留一半,多放一些蔬菜进去。从此我对三嫂,佩服得更加五体投地。
后来,三嫂搬到城里住了,我们也住到学校去。除了红白喜事,见面的机会就少多了。 因而,每次碰到一起,必然又是一阵好闹。每次都是笑得眼泪都出来了,还不肯罢休。
这样的闹法,有喜事还可以,遇到丧事的时候,就不怎么样了。就年后一起去吊丧,一边走一边闹,眼看就到死者家门口了。三嫂捂了脸就哭。却生生把姑父,给哭成了姑姑。幸好姑姑她老人家也不在了,不然非闹大笑话不可。
我们一行人,就因为三嫂这一嗓子,每个人都很艰难地,才忍住了笑。
如今,我们也搬到了城里,和三嫂见面的时候,相对多了一些。
因为在家闲着没事,三嫂经常去挖个野菜什么的。知道我也在家闲着 ,才打电话约我一起去摘枸杞子。很爽快地就答应了,然后,想起和三嫂在一起的时候,一个人在家笑得不能自已。
下午,还在午睡,三嫂又打电话,最忌讳谁这时候打电话给我,就对着电话喊:
“才一点多,这么热去摘枸杞子,你要拚命啊!”
“你早来一会儿,咱说说话,吃点西瓜。”
只好起床,然后全副武装,去了三嫂家。三嫂只着了睡衣,又是切西瓜,又是拿水果,还把她的战利品,一样一样地展示给我看:野菜、野果,多得吃不完,冰箱里都放不下了:
“这个你带走一点,这个你也带点,再不吃就真坏了,还有这个这个... ...”
“行了,现在就带着,还怎么去摘枸杞子?”三嫂笑了:
“那你晚上在这儿吃饭。”我也不推辞,也不客气,坐在沙发就吃西瓜。
说笑到五点了,我们才出发。外面热气蒸腾,时有风儿吹来,捎带来一两声小鸟的鸣叫。
“你好久不回家,咱老家的河堤上,那小鸟叫得,才叫一个好听。”
“我知道。我们在家住着的时候,早晨让那些小鸟吵得,睡都睡不着。这个叫‘烧饼’,那叫‘油条’,一会儿,我就饿得受不了了。”
“哪有什么烧饼油条啊,我怎么没听到?”
“你是不会听!”此时正好有鸟声传来,听起来还真像在叫卖‘油条’,因而又笑得人仰马翻。 我这三嫂啊,无论什么,她都能听出道道来。记得那一年,我们都在地里干活,半上午的时候,有公鸡叫。三嫂突然停了手里的活:
“她婶子,你听听这个公鸡叫得多难听。”我侧耳细听,也没听出什么来呀。
“没听出来呀?它一叫就‘光(总)发愁’... ...”让她这一提醒,再听那公鸡叫的时候,越听越像在叫‘光发愁’。
“你家的公鸡怎么啊?”
“我家的公鸡一叫就是‘盖高楼’!”
唉哟!我的天啊,那一天就因为三嫂这一句‘盖高楼’,我们笑得怎么都合不拢嘴。
三嫂今年整60岁了,走起路来还一阵风似的。喜欢旅游,喜欢打麻将,喜欢到处去挖野菜、摘野果... ...
火辣辣的太阳,依然照得人睁不开眼睛,和三嫂骑了电车,地边水边转了一下午,摘了野菜,摘了枸杞,但摘的更多的还是笑声... ...(文/阅读时间作者·宗风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