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山脚下的“杨子荣英雄侦察连”
原标题:燕山脚下的“杨子荣英雄侦察连”
京畿要塞,燕山脚下,一座现代化军营被村庄环绕。“杨子荣英雄侦察连”就坐落在这一战略要地。
从1937年抗日烽火中的一个骑兵侦察组一路走来,这支连队历经解放战争、抗美援朝、边境自卫反击作战上百次的战斗洗礼,从白山黑水的东北打到了青山绿水的大西南,屡建奇功,功勋卓著。
英雄,永远是这个连队盛产的果实。“特级侦察英雄”杨子荣、“战斗英雄”李占元、“钢铁战士”刘庄、“为国舍家好连长”王跃、“卫国英雄”李连春……
荣誉,始终是这个连队追求的目标。被中央军委授予“英雄侦察连”荣誉称号,被所在第38集团军授予“巩固模范”荣誉称号。4次荣立集体一等功,8次荣立集体二等功,14次荣立集体三等功。
一路走来,英雄辈出,群星璀璨,所借者何?荣誉称号和立功受奖的数字并不是答案。
杨子荣:英雄基因的代代传承
独闯匪穴杏树村,收降吴二虎,截击马喜山,围堵谢文东,活捉座山雕,血洒闹枝沟,杨子荣用短短500多天的军旅生涯书写了一部灿若流星的英雄史诗。从此,英雄的基因注入了一个以“杨子荣”命名的特殊团队。1947年7月,杨子荣生前所在排被牡丹江军区命名为“杨子荣排”,东北军区授予他“特级侦察英雄”称号。
1951年的朝鲜战场上,38军在西线担负汉江守备作战,“杨子荣侦察连”在汉江南岸坚守防御20多天,面对武装到牙齿的强大敌人,靠炒面和雪水生存,用机枪、步枪和手榴弹与敌人战斗,钳制了敌进攻集团。为减少伤亡,每个阵地只以少数兵力防守,同敌人反复争夺同一阵地,有的阵地几次易手才失而复得。
副排长李占元5小时内打退了敌人6次冲锋,情况危急时刻,他组织仅剩的7人坚守阵地,炮弹震聋了他的耳朵,他仍然坚持战斗。七班班长张景耀组织3人坚守阵地,在激烈的炮火下,连续打退敌人5次冲锋,其中一次26个敌人同时冲过来,他左右开弓猛投手榴弹,硬是守住了阵地。“人在阵地在,誓与阵地共存亡”,连队官兵用鲜血和生命筑起了一道钢铁防线。
一场一场的仗打下来,连队牺牲了一批又一批官兵,但“杨子荣”却始终在这个连队活着。
1986年,边境自卫反击战后期,38军派出的第12侦察大队特侦二连就是以该连为主体组建的。副连长王跃带领捕俘组深入敌后,侦察30余次,野外潜伏侦察107天,行程1200多千米,4次差点遭遇不幸:一次侦察行动中他跌入一个看不见底的深崖,他被树挂住了;另一次侦察,巨大的风化石滚落下来,偏偏砸中他一只胳膊,把手表砸坏了;还有一次执行任务回来途中遭到猛烈枪击,他迅速伏在石后,躲了过去;第四次是他的小组被敌人包围,他按照预先选好的一条隐蔽路线安全返回。冥冥之中,似有英魂庇佑。
轮战结束后,因战果突出,“杨子荣侦察连”被中央军委授予“英雄侦察连”荣誉称号。
杨子荣的精神已在这个连队找到了土壤,生根展叶,开花结果,激励无数后人勇敢前行。连队每晚点名呼喊的第一个名字是杨子荣,新兵下连首先要在杨子荣画像前宣誓,“杨子荣式侦察兵”流动红旗是连队训练尖子争抢的宝贝。
战极限:侦察尖兵的必经之路
“此兵之要,三军之所恃而动也。”侦察兵作为一支军队的耳目,提供的情报直接影响着指挥员的决策,甚至是战争的胜负。敌后渗透、伏击捕俘、破坏袭扰、开辟通路……侦察兵行走在交战双方的刀尖之上,面对的战场环境是最危险的,没有过硬的军事素质难以胜任。军营里都说“苦侦察”,要做一个优秀的侦察兵,训练的强度和难度许多人难以想象。一个侦察兵不经历一番寒彻骨的洗礼,又怎能脱胎换骨,化茧成蝶。
“前倒———准备———倒!”
“后抱膝———捕俘手就位———准备———走!”
“报告———唐强攀登前准备完毕———上!”
……训练场上的口令如同原始人狩猎时地嘶吼。
一次次前倒、后倒、前扑,战士们全身都快摔散架了,膝盖、手肘都是累累伤痕。一次次10米抓绳上,脚磨破了,手上早就磨出了厚厚的老茧,但他们依然坚持训练,因为连长说了,“训练大纲的标准是25秒,咱们连的标准是15秒!”
狙击手潜伏训练,不管严冬还是盛夏,把自己伪装在在草丛中,一趴就是四五个小时,中间只用吸管喝一点水。泅渡训练,战士们的脊背在烈日下晒得一揭一层皮……但他们说:“为人所不为,能人所不能。”
侦察兵不怕苦累,最在乎的是荣誉。下士任彩军至今忘不了2011年带伤参加崖壁攀登比赛,赢得奖杯后被战友高高抛起的情形。胜利的呼喊声,淹没了侦察兵的一切苦痛。
中士李雄雄回忆起2013年内蒙驻训,光是攀登,就用坏了带上山的20条大麻绳,上级领导来慰问时问我们有什么困难,他就跟首长说:“配发的麻绳不够用,现在都快用没了!”这位首长看到他脚踝磨烂了,就送来了软一点的绳子。可是大家说还是得用麻绳,皮肉不磨不破不长茧子,就练不出“绳上飞”的神通。最后,首长给了他们100千克麻绳!
信息化:未来侦察的剑锋所指
《林海雪原》的作者曲波总结杨子荣:大勇基础上的大智,大智指导下的大勇。杨子荣的传人也一样,智勇双全,在新时期谱写新的辉煌。
2014年的初秋,塞外某演兵场,一场红蓝对抗激战正酣。“野战机场东侧发现敌自行火炮!请迅速接收目标!”04车的光电操作手包雪东在仔细搜索后终于锁定目标,激光定位,编辑目标情报,录入数据库后,一个新的蓝色军标开始在屏幕的地图上闪烁。包雪东为了提醒指挥员,发出了这段信息。正是这条信息,让该师在一次对抗演习中及时地拔除了蓝军的火力,以较小代价赢得了战斗的胜利。完成这次侦察任务的连队,就是“杨子荣英雄侦察连”。
五年前,让他们骄傲的是跑步“如闪电”,水深“能泅渡”,山高“敢攀登”,“擒拿格斗”显身手。然而,现代战争对侦察兵提出了新的要求:身体素质、作战技能和战场意识不能丢,同时要具备丰富的知识储备和熟练操作信息化装备的过硬本领。
但是,让“一把绳子一把刀,捕捉俘虏探敌情”的侦察兵坐在电脑面前操作无人机去发现敌情,通过雷达、光电图像判断敌军的部署和动向,用目标定位系统和战术互联网获取和上报目标……做到这些,谈何容易!连队官兵没有被困难吓倒。全连掀起了学习信息化知识、使用信息化装备的热潮。“部队需要什么样的兵,我就当什么样的兵!”
五年后,“杨子荣英雄侦察连”依然骄傲。
2014年8月,“和平使命-2014”反恐演习拉开序幕,新一代侦察尖兵精彩亮相。演习当天,“恐怖分子”尚未出动,他们的部署、动向已经被天上的无人机和远处的侦察车搞得一清二楚。营救人质行动中,“杨子荣英雄侦察连”的侦察兵们使用战场传感器、红外热像仪等多种侦察器材,准确判断出“恐怖分子”和“人质”的数量和位置。敏锐的战场感知能力让外军印象深刻,演习结束后,参演的俄军对01车长董志政说:“麻辣鸡丝(你真棒)!”
骄傲的背后,是夜以继日地不懈奋斗。当代“杨子荣”插上了信息化的翅膀,他的目光变得更加长远,更加敏锐。时代在变,但“杨子荣精神”的力量却可以穿越时空,烛照未来。
杨子荣虽逝,可是他留下的灵魂,在一群热血男儿的身上,薪火相传。热血为墨,精神作笔,龙蛇劲舞,风流还看今朝!
相关阅读:
|
|
|
|
|
|
|
|
|
|
刘备(161年-223年6月10日),字玄德,东汉末年幽州涿郡涿县(今河北省涿州市)人,西汉中山靖王刘胜的后代,三国时期蜀汉开国皇帝、政治家,史家又称他为先主。刘备少年时拜卢植为师,而后参与镇压黄巾起义。先后率军救援北海相孔融、徐州牧陶谦等。陶谦病亡后,将徐州让与刘备。刘备早年颠沛流离,备尝艰辛,投靠过多个诸侯。赤壁之战时,与孙权联盟击败曹操,趁势夺取荆州。而后进取益州。于章武元年(221年)在成都称帝,国号汉,史称蜀或蜀汉。《三国志》评刘备的机权干略不及曹操,但其弘毅宽厚,知人待士,百折不挠,终成帝业。刘备也称自己做事“每与操反,事乃成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