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了解一个重要的历史细节,1935年国民政府首次铨叙军衔时,军事委员会委员长蒋介石成为唯一的特级上将,是为陆海空军最高长官。但是抗战爆发后蒋介石还担任过仅仅十天的“大元帅”,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说,元帅和将军在作为尊称而非“军衔”使用时,确有相近的一面。
1937年8月20日,“八一三事变”爆发一周后,南京最高国防会议决定成立战时大本营,作为抗战的最高指挥机关,首脑职务为“陆海空军大元帅”,以蒋介石任之。然而到了8月30日蒋介石又改了主意,仍以军事委员会为战争指挥机构,继续当他的委员长,这也是国民党方面唯一出现的一次“大元帅”称谓。
要读懂其中的两个意思,其一,这个大元帅与委员长是同性质的称谓,是职务而非军衔。其二,后来美英等国与蒋介石打交道时,称呼其为“大元帅”或“将军”都曾有过,含义没有区别,即对军人政治家的尊称而已。细微之处在于,元帅或大元帅一般称呼某国最高军事长官,其它可统称“将军”。
需要注意的是,“将军”有广义和狭义两个范畴,广义是指在没有军衔体系的情况下,所有达到一定职权的高级军官。抗日战争时期和解放战争时期,我军尚未设立军衔制度,国民党将领与我军高级指挥员会面时,也得互称“将军”,比如八路军最早一批的师长、旅长等;同样,在古代史上依旧如此,至于这个级别的分界线,那实在太复杂了,完全得根据具体情况、具体时期而具体分析。
如果按我们通常意义上的理解,把两者作为军衔来考量的话,区别就比较明显了,“将军”狭义上泛指在军衔体系下获得将星的军队官员,由于东西方、苏美式军衔体系不尽相同,那么所有出现的准将、少将、中将、上将(大将)等等军衔授予者,都可以称谓“将军”。而在这个范畴里,元帅或大元帅,无论是荣誉的还是实授的,均为一国顶级军衔,是将军的最高层次。
“元帅”作为军职首现于法国军队,原来是掌管战斗队形的小官,逐渐演化成顶级军官称谓。
称呼获得元帅军衔的高级军官为“将军”亦无不可,反过来可就不行了。比如我们在军史文章里将林彪元帅写作“林彪将军”、彭德怀称谓“彭大将军”没什么问题,历史进程不同而已;但未被封帅的粟裕大将,称谓就不可逆了。国外也是如此,蒙哥马利其实已经获授英军的元帅军衔,在60年代来中国访问期间,经常被写作蒙哥马利将军,言简意赅的话,“元帅一定是将军,将军未必就是元帅”。
以我军的开国将帅为例,1955年实授元帅10人、大将10人、上将57人、中将175人、少将800人(其它是补授和晋升),除十大元帅外,那1000多人在非正式场合都可统称为“将军”,而无需称谓准确军衔。
十大元帅则是在将军群体的基础上,充分考虑了红军时期的三个方面军、解放战争时期的五大野战军等代表性因素,朱总司令、彭副总司令(兼一野司令员)、叶参座和第二野战军(刘伯承)、第三野战军(陈毅)、第四野战军(林彪)、华北野战军(聂荣臻),以及红二方面军总指挥贺龙、红四方面军总指挥徐向前;唯一代表政工战线的是罗荣桓,其实罗帅曾任山东军区军政一把手,资历非常深厚。
原本我军也拟设立“大元帅”军衔,公认获得者是主席和总理,但最终未予实行。总理在抗战期间配戴的是中将军衔,职务是军事委员会政治部副部长,但是恐怕没有人称呼“中将”,多以“周公”或“周将军”尊称之。
相关阅读:
|
|
|
|
|
|
|
|
|
|
文章标签:
刘备(161年-223年6月10日),字玄德,东汉末年幽州涿郡涿县(今河北省涿州市)人,西汉中山靖王刘胜的后代,三国时期蜀汉开国皇帝、政治家,史家又称他为先主。刘备少年时拜卢植为师,而后参与镇压黄巾起义。先后率军救援北海相孔融、徐州牧陶谦等。陶谦病亡后,将徐州让与刘备。刘备早年颠沛流离,备尝艰辛,投靠过多个诸侯。赤壁之战时,与孙权联盟击败曹操,趁势夺取荆州。而后进取益州。于章武元年(221年)在成都称帝,国号汉,史称蜀或蜀汉。《三国志》评刘备的机权干略不及曹操,但其弘毅宽厚,知人待士,百折不挠,终成帝业。刘备也称自己做事“每与操反,事乃成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