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剧里的赫里虽然是江宁大将军,但是为官期间贪得无厌,又多次犯下很多令人不能容忍的罪行,又杀害了柳晋阳。
于成龙于是将赫里先斩后奏,替人民除害,竖立自己正直的形象。
其实历史上是没有赫里这人的,他的原型是噶礼,是满洲正红旗。康熙去出征葛尔丹的时候,噶礼也一同随行。噶礼在官期间很贪婪不知满足,那些官吏百姓们深受其害。只是他是康熙的外甥,尽管被人多次弹劾说他贪污,康熙还是特别信任他,噶礼曾担任内阁学士等职务。
后来噶礼升两江总督,噶礼和弟弟等人在他的母亲的食物里下毒,最终噶礼被凌迟处死。
而电视剧中于成龙因为赫里作恶多端,又杀了柳晋阳,所以要问斩赫里,治他杀人罪。赫里却不怕,自己可是康熙的外甥,又是两江总督,于成龙官职在他之下根本就没资格定他的罪。于成龙说自己还有兵部尚书的头衔,可以定赫里的罪,于是他先斩后奏。
其实在历史上这是不合理的,特别是严重的刑事案件,要有多重的审理,不能单凭一个人的决定就将人问斩处决。
就算赫里犯了法,于成龙也是没有资格治罪的。
八旗有自己的司法机构,最后交给刑部,还用有许多的特殊豁免权,没那么容易死。而且赫里算是皇帝的外甥,皇亲国戚的话得让宗人府负责。其他部门无权干涉。所以电视剧终归是电视剧,看看就好了。
郭崇韬(约865年-926年),字安时,代州雁门人。五代十国时期后唐宰相、名将、军事家、战略家。龙德三年四月(923),李存勖称帝,国号唐,史称后唐。授郭崇韬兵部尚书、枢密使。同年,郭崇韬献计奇袭汴州,梁晋对峙四十年,一战八天灭梁。以功授侍中、冀州节度使,封赵郡公,邑二千户。同光三年九月十八日(925),后唐以李存勖的长子李继岌为都统,郭崇韬为招讨使,率军六万伐蜀。同年十一月二十六日,唐军抵成都,王衍出降,前蜀亡。不日,郭崇韬遭李从袭、向延嗣、马彦珪和神闵敬皇后刘氏联手构陷,杖毙而死,其五子全遇难,两孙子幸存。
任圜(?-927年)五代十国时期后唐大臣,陕西京兆三原人。后唐时,以镇州为北京,拜任圜为真定尹、北京副留守知留守事,历任工部尚书,兼任黔南节度使,官至宰相。927年,后唐明宗出巡汴州,民间讹言纷起,宣武军节度使朱守殷颇怀疑惧,遂谋叛变。权臣安重诲借机诬陷任与朱守殷通谋,密遣供奉官王镐赴磁州,矫诏赐任圜自裁。任圜受命怡然,聚族酣饮,饮药而死。
林仁肇(?-972年),建阳(今福建南平)人,五代十国时期南唐名将。林仁肇原是闽国将领,后归南唐,救援寿州,并在正阳桥一役中逆风举火焚桥,力阻周军进击,被任命为镇海节度使,又改镇武昌。北宋建立后,林仁肇力劝唐后主,请求收复淮南,未被采纳,改任南都留守。开宝五年(972年),唐后主中了宋太祖的反间计,将林仁肇杀害。不久,南唐灭亡。袁崇焕,通敌叛国罪,刑罚:磔刑(凌迟处死、杀千刀),朝代:明朝崇祯年间
方孝孺,大不敬罪,刑罚:诛十族,朝代:明朝永乐年间
岳飞,谋反罪(世传“莫须有”源于《宋史》的“其事体莫须有”,但“莫须有”实并非真正罪名),刑罚:风波亭处死,朝代:宋高宗年间
邓艾奇袭成都,后主投降了。但后主降了不算,姜维大军还在剑阁与钟会相持,后主令姜维降。姜维不降邓艾,却降钟会。这条计策并非什么妙计,但邓艾、钟会两人都没看出来。以邓、钟之才能,和姜维在伯仲之间,无法说谁就比谁高明。姜维的目的很直接,就是要离间邓艾和钟会,从中取事。为何他们两个都没有识破姜维之计呢?特别是邓艾,可算是姜维的老对手了,彼此知根知底,现在姜维降了钟会,他却不疑有它。 其实,邓艾和钟会都被妒忌蒙住了双眼。两个人兵分两路收川,又都是当世名将,却酿成二士争功的局面。收川的过程中就已经摩擦不断了,现在一下子蜀国投降了,两个人还不更加争个不可开交?邓艾觉得自己偷渡阴平,奇袭得手,蜀国是他拿下的。钟会觉得自己拿下汉中,并在剑阁牵制了姜维的全部兵力,才使邓艾顺利进入成都。两个人都没有错,他们的说法都对,错就错在不互相谦让,蜀国的灭亡是两个人合作的结果,并非靠任何一人单打独斗。而他们的不和正好给姜维提供了挑拨的机会。 二士争功还是小事,更要命的是皆有反意。蜀国“共户二十八万,男女九十四万,带甲将士十万二千,官吏四万,仓粮四十余万,金银二千斤,锦绮彩绢各二十万匹。余物在库,不及具数。”面对刘禅移交给他的这个富庶之国,更兼成都是不战而降,邓艾能不打自己的小算盘吗?可以说此时的邓艾已经接掌了蜀国的权力。“益州险塞,沃野千里,天府之土,高祖因之以成帝业。”诸葛亮隆中对就这样说过,邓艾当然很清楚了。洛阳小儿,谣说邓艾欲反,不用说肯定是姜维和钟会造的谣,司马昭当然疑忌了,加封钟会来牵制邓艾。被主子猜疑,加上钟会的妒忌,邓艾成为阶下囚是很自然的事。 钟会和姜维那么投契,完全是因为姜维说中了他的心思。钟会就是想造反,比邓艾还露骨。除掉邓艾之后,蜀国变成钟会所有,谁都挡不住争霸天下的诱惑。姜维就是明白邓艾和钟会这种心情,才会使出诈降的计策,先除邓艾,再图钟会。钟会对姜维很信任,“不受维印,仍令照旧领兵。”不过要怂恿钟会反,先要让钟会手下诸将同意。可惜他们不愿意反,道理很简单,蜀国刚刚平定,人心思归,都想回家和妻儿团聚,谁还有心思再打仗,更不要说造反。结果诸将先反了钟会,姜维又心脏病发作,双双被杀。 姜维的计策还是失算了,他让钟会用强硬手法逼诸将反,不反就要被打死,这样诸将当然有逆反心理。姜维此举太急了,应该笼络人心,让诸将甘心跟着造反才是上策。不过在当时情况下,姜维着急是可以理解的,毕竟邓艾已经除掉了,再怂恿钟会反,乱中取利,蜀国就有希望。要不然司马昭的大军来到一接管,什么事都别想办了。最终姜维一计害三贤,谁都没好下场。姜维想的是独赢,结果是两败俱伤,直接的受益者只有司马昭一人。如果当时邓艾、钟会、姜维三个人能够来个刘关张式的桃园结义,摒弃前嫌,共举大事,那该发抖的就是司马昭了。你说呢...
相关阅读:
|
|
|
|
|
|
|
|
|
|
文章标签:
刘备(161年-223年6月10日),字玄德,东汉末年幽州涿郡涿县(今河北省涿州市)人,西汉中山靖王刘胜的后代,三国时期蜀汉开国皇帝、政治家,史家又称他为先主。刘备少年时拜卢植为师,而后参与镇压黄巾起义。先后率军救援北海相孔融、徐州牧陶谦等。陶谦病亡后,将徐州让与刘备。刘备早年颠沛流离,备尝艰辛,投靠过多个诸侯。赤壁之战时,与孙权联盟击败曹操,趁势夺取荆州。而后进取益州。于章武元年(221年)在成都称帝,国号汉,史称蜀或蜀汉。《三国志》评刘备的机权干略不及曹操,但其弘毅宽厚,知人待士,百折不挠,终成帝业。刘备也称自己做事“每与操反,事乃成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