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少人小的时候满地乱挖,幻想着自己哪一天能够发现点什么,或是古董或是化石。一个来自南非的八岁小男孩不仅幻想成真,而且还引起了科学家们的关注 —— 乌龟的壳最开始可能并不是用来躲藏的!
乌龟遇到危险的时候就会缩进自己坚硬的壳里,这对每个人来说都是常识了。然而,Kobus Snyman 在南非西开普省他父亲的农场里所发现的早期原龟化石,却揭示了一个新的事实。来自南非、瑞士和美国的科学家团队经过研究,认为龟壳最开始是用来挖掘,而非躲避天敌的。
这副原龟化石长 15 厘米,拥有相对完整的骨架,包括有关节的前肢和后肢。它被壳部分覆盖,已经有 2.6 亿年的历史了。科学家将他们的研究结果发布到杂志《当代生物学》上,化石具体的发现地点为南非的卡鲁盆地。
研究者们发现,在这副原龟化石的甲壳中包含的是较宽的肋骨,而这就是指明其甲壳主要功能的重要线索。现有的研究结果已经指出,龟类的肋骨在进化中和脊椎骨逐渐连在一起,就形成了今天我们看到的龟壳。宽广的肋骨排列并不适合用于保护自身,而胸腔部位硬度更高则标明远古时候的原龟正是用自己的甲壳,在地面上挖掘洞穴的。
不仅仅是我们普通人,科学界也一直相信乌龟甲壳最初的功能就是用作防御。丹佛自然科学博物馆的 Tyler Lyson 博士在参与了此次研究之后,表示原龟宽阔的肋骨形状表明,以往人们的推测是错误的。
“至于为什么龟壳会进化(到今天的样子),这个问题的回答非常明显 —— 为了保护自己。”Lyson 说。“但正如同鸟类的羽毛最初不是为了飞行一样 —— 诸如霸王龙这样的鸟类远亲有羽毛但却不能飞 —— 龟壳最初的用途也并非防护,而是向地下挖掘,为了逃避原龟们所生活的南非那严酷的环境。”
对于龟类来说,其甲壳早期的挖掘功能很可能帮了大忙,让它们得以从二叠纪-三叠纪灭绝事件的厄运中幸免于难 —— 那次大灭绝发生在 2.52 亿年前,消灭了地球上 90% 的生物。一份来自麻省理工学院 2014 年的研究报告认为,二叠纪-三叠纪大灭绝之所以会发生,是因为会产生甲烷的微生物被大量释放到了大气中。
相关阅读:
|
|
|
|
|
|
文章标签:
刘备(161年-223年6月10日),字玄德,东汉末年幽州涿郡涿县(今河北省涿州市)人,西汉中山靖王刘胜的后代,三国时期蜀汉开国皇帝、政治家,史家又称他为先主。刘备少年时拜卢植为师,而后参与镇压黄巾起义。先后率军救援北海相孔融、徐州牧陶谦等。陶谦病亡后,将徐州让与刘备。刘备早年颠沛流离,备尝艰辛,投靠过多个诸侯。赤壁之战时,与孙权联盟击败曹操,趁势夺取荆州。而后进取益州。于章武元年(221年)在成都称帝,国号汉,史称蜀或蜀汉。《三国志》评刘备的机权干略不及曹操,但其弘毅宽厚,知人待士,百折不挠,终成帝业。刘备也称自己做事“每与操反,事乃成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