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勃、周亚夫父子都是西汉名将,都战功累累,居功至伟,都封侯列相,位极人臣,也都曾被告谋反,身陷囹圄,但是这对父子的结局却大不相同:周勃安享晚年,得以善终,周亚夫含冤入狱,活活饿死。常言道,性格决定命运,周氏父子相同的血脉,相近的能力,相似的官场经历,却是不同的人生归宿,这也都是性格决定的。
周勃是西汉的开国功臣,早年就随刘邦起兵反秦,屡建战功。而周勃最为后世熟知的功绩当属平定韩信叛乱和灭诸吕、立文帝。周勃受封绛侯,官至右丞相,刘邦死前就曾断言“安刘氏天下者必勃也”。
周亚夫是周勃的次子,由于兄长获罪,由他承袭了父亲的侯爵。虽然有一个名满天下的父亲,但是周亚夫绝非庸碌啃老的官二代,他有父亲同样卓越的军事才能,还有不同于父亲的将相风采,他个性耿直,不屑阿谀权贵,“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就出自他之口,更被汉文帝誉为“真将军也”。
周亚夫一生最辉煌的功绩一是驻军细柳,抗击匈奴,保卫国家免受外族侵犯;二是平定了“七国之乱”,粉碎了诸侯王企图分裂国家的阴谋,维护了安定统一的政治局面。
纵观周勃、周亚夫父子俩的功绩,可以说都为巩固西汉王朝的统治立下了汗马功劳,是民族英雄,是王佐之才。但是这对父子俩在晚年时,又都遭受到了人生的低谷,都被诬告谋反。而面对相同的处境,父子俩的态度、做法却大相径庭,二人的最终结局自然也是截然相反。
先通过典型事件对比了解一下周勃、周亚夫父子不同的性格特点。
先表周勃:
汉文帝继位后,周勃因战功卓著和拥立有功,官居右丞相,食邑一万户,可以说是登上了人生巅峰,风光至极。此时,有人劝说周勃说:“您诛灭诸吕,拥立新帝,威震天下,现在已经得到了厚赏,身居高位,时间长了,只恐招来祸端。”周勃深知功高震主、物极必反的道理,于是向皇帝请辞,归还了相印。两年后,周勃又因明白了汉文帝的话外之音,率先离开长安,回到封地。
再说周亚夫:
有一件事,很能反应周亚夫桀骜不驯的性格。汉景帝很了解周亚夫的脾气,曾在宫中设宴试探。宴席中,汉景帝故意没给放筷子,周亚夫则把情绪写在脸上,不高兴地向管事要筷子。汉景帝笑着问他:“莫非这还不能让你高兴吗?”周亚夫羞愤不已,只能不情愿地下跪谢罪。而当汉景帝刚说了个“起”字,他就马上站了起来,不等汉景帝再开口,竟然自己走了。汉景帝当即叹息道:“他如此性情,终究不是我这年轻君主的臣子啊。”
对比中不难看出,周勃生性隐忍,知进退,而周亚夫则我行我素,锋芒毕露,这种性格中的不同注定了他们各自的结局。
周勃结局:
周勃行事步步退让、谨小慎微,但还是遭人告发他谋反,周勃含冤入狱,等候发落。在狱中,周勃也像大多阶下囚那样受到了狱吏的欺凌,而周勃的做法是,重金(两千两黄金)相送,以保安危。狱吏收了钱财,就不免起了与人消灾的恻隐之心,就提醒周勃说:“请公主作证。”这里的公主,说的是汉文帝的女儿,也是周勃的儿媳妇。幸好周勃早年屡屡因功受赐,颇有些钱财,于是他又不惜倾尽家财贿赂薄昭(薄太后的弟弟),薄昭就在薄太后面前替周勃澄清冤情。薄太后是一个很有智慧的女人,她断定周勃绝无谋反之心,于是对文帝说:“绛侯身挂印玺,手握重兵时不谋反,如今身居小县,反倒要谋反吗?”汉文帝向来孝顺,又深感薄太后所言在理,再加上公主的佐证,汉文帝最终放了周勃。
孝文十一年,周勃在封地去世,谥号武侯,善始善终。
周亚夫结局:
周亚夫和汉景帝的嫌隙开始于废立太子。汉景帝想要废掉栗太子,而周亚夫坚决反对。此事让汉景帝开始疏远周亚夫。而后来的两件事则最终导致了周亚夫的悲剧:一件是窦太后想让汉景帝封皇后的哥哥王信为侯,周亚夫反对;另一件是汉景帝要封匈奴降将为侯,周亚夫又反对。通过这两件事我们一是可以看出在汉朝时,君权和相权还是可以相互制衡的,并非像明清时那样君权一家独大,二是可以看出周亚夫宁断不弯的耿直。
周亚夫晚年(其实也就五十多岁),儿子见他已经年老,就偷偷买五百甲盾,用以殉葬。但不料被雇工告发他私买皇家用具,企图谋反,这件事自然牵连到了周亚夫。周亚夫不甘受辱,在官吏去捉拿他时就曾打算自杀,但被夫人发现制止。在狱中,周亚夫也绝不妥协服软,最后竟然绝食五天,吐血身亡,实在可歌可泣。
试想一下,如果周亚夫能像他父亲周勃那样,在含冤入狱之时,懂人情,知退让,洗清嫌疑,得以善终也是很有可能的。但如果那样,周亚夫就不是周亚夫了。明明是父子,但性格竟然如此不同,究其原因,可能和出身有很大关系。周勃早年贫寒,青年时期以芦苇编织苇箔、蚕具营生,间或为人婚丧嫁娶之时充当吹鼓手维持生计。在社会底层打拼的日子里,周勃必然遭受过无数的委屈和欺辱,而周勃的隐忍和人情世故,或许就是从那个时候习得的。而周亚夫呢,他是真正的官二代、富二代,他有着与生俱来的优越感和自尊心,他性格中那种坚持自我、决不退让或许正源于他的出身名门。
相关阅读:
|
|
|
|
|
|
|
|
|
|
文章标签:
刘备(161年-223年6月10日),字玄德,东汉末年幽州涿郡涿县(今河北省涿州市)人,西汉中山靖王刘胜的后代,三国时期蜀汉开国皇帝、政治家,史家又称他为先主。刘备少年时拜卢植为师,而后参与镇压黄巾起义。先后率军救援北海相孔融、徐州牧陶谦等。陶谦病亡后,将徐州让与刘备。刘备早年颠沛流离,备尝艰辛,投靠过多个诸侯。赤壁之战时,与孙权联盟击败曹操,趁势夺取荆州。而后进取益州。于章武元年(221年)在成都称帝,国号汉,史称蜀或蜀汉。《三国志》评刘备的机权干略不及曹操,但其弘毅宽厚,知人待士,百折不挠,终成帝业。刘备也称自己做事“每与操反,事乃成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