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清开国时的孝庄文皇后布木布泰,民间俗称“大玉儿”(这个名字不见于史),她与多尔衮的关系一直是历史上让人仅仅乐道的花边新闻,那么两个人真的发生了叔嫂恋吗?
其实从当时的很多历史事件中来看,基本可以肯定地说,大玉儿和多尔衮之间是发生了不少故事的。她和多尔衮任主角的“太后下嫁”也是清宫四大谜案之一。
虽然史书中并没有记载孝庄“太后下嫁”这件事,但是民间对这件事的传说却相当多,而且正史中记载的一些小事也能看出来大玉儿和多尔衮的确有不一般的关系。我们不妨简单的从头看一看。
孝庄皇后布木布泰(大玉儿)本是科尔沁草原蒙古族首领莽古思的孙女,她年龄比皇太极小得多,之所以会嫁给皇太极,完全是一种政治婚姻,本来大玉儿的姑姑哲哲已经是嫁给了皇太极的,但由于哲哲一直没有生孩子,科尔沁蒙古为了巩固与努尔哈赤方面的关系,所以又将大玉儿嫁给了皇太极。
这是后面的故事发生的缘由,而这个时候的大玉儿仅仅十二三岁,正是爱玩儿的年纪,当然不会和34岁的皇太极弄出什么爱情的火花来,因为野心勃勃的皇太极整天忙于军国大事,不过皇太极同父异母的弟弟多尔衮这个时候却是个十三四岁的少年,和大玉儿几乎一样大,他有着大把的时间陪着大玉儿一起玩耍,而皇太极却是常年征战在外,就是在家里也没有时间陪大玉儿,何况他的老婆已经至少有七八个之多,所以个人认为大玉儿和多尔衮两个人的不一般的感情就是在这个时候产生的,而且两个人很可能还发生了一些很亲密的事情。
再看大玉儿和皇太极,两人的感情可以说一直很平淡,皇太极喜欢的女人是大玉儿的姐姐海兰珠,他们姑侄三人都嫁给了皇太极,所以大玉儿虽然给皇太极生了不少孩子,包括顺治帝福临,但她和皇太极虽有夫妻之实,但感情上并不是太亲近。
大玉儿和多尔衮都长成人之后,两个人的来往就会受到非议和阻止了,所以两个人都得避嫌,这给两个人造成了不便,于是就在大玉儿刚刚30岁的时候,有一天夜里皇太极暴死,此事之后一直让人们议论纷纷,虽然从历史记载来看皇太极可能是病亡,但是他的病症并非可能暴死的病,而且当时的皇太极才52岁,所以多尔衮除掉皇太极的可能性还是很大的,主要有两个原因:一个原因就是因为他和大玉儿的关系,另一个原因则是皇太极除掉了多尔衮的亲生母亲阿巴亥。
皇太极死后,他的长子豪格已经成年,本来是有机会得到皇位的,但是在多尔衮和大玉儿的算计之下,豪格没有得到机会,皇帝的宝座却被大玉儿刚六岁的孩子福临坐了上去,他就是顺治帝,后来豪格还被多尔衮处死在狱中,这件事发生的原因可想而知,如果大玉儿和多尔衮没有过硬的关系,多尔衮怎么会帮助大玉儿做这件事情?
这时的多尔衮已经是大权在握了,大玉儿娘俩也就靠着多尔衮了,所以这个时候的大玉儿和多尔衮虽然没有夫妻之名,但无疑是有着夫妻之实的。虽然史书中没有记载两个人是否婚娶,但是民间普遍认为大玉儿下嫁了多尔衮,并且史书中也记载了这样一件事,足以说明两人的夫妻之实:当身在北京的大玉儿知道多尔衮从东北远道而来时,竟然以皇太后之尊出京城百余里迎接,在通州遇到多尔衮之后,招多尔衮进帐,之后多尔衮就没有出来,大玉儿还下懿旨说今天不回去了,晚上就住这里了,至于两个人在大帐中发生了什么故事,你就想去吧,说了反倒没意思了。
这个时候的多尔衮是满清的摄政王,是有名号的,先是皇叔摄政王,后来是皇叔父摄政王,最后干脆叫了个皇父摄政王,这就有趣了,这么一级级的递进这怎么回事呢?明摆着是要当福临的爹的节奏啊,所以这个名号实际上也可能反映了多尔衮和大玉儿的关系亲密程度。而且也有野史传说多尔衮和大玉儿在皇宫中形同夫妻,大概就像辽朝时的萧太后和韩德让一样,这在北方和东北地区的游牧民族社会中并不是受非议的。
不过这两个人的关系也不是没有出现过危机,在顺治帝渐渐长大的过程中,两个人的矛盾也渐渐增多,首先体现在顺治帝和多尔衮的关系上,因为福临是个皇帝,当然是想要当家作主的,但是作为摄政王的多尔衮又不肯把权力都交给他,这就让大玉儿夹在中间里外不好做人了,而且顺治帝福临又很有个性,她和萧太后的儿子耶律隆绪(耶律隆绪视韩德让如同生父)很不一样,根本看不惯多尔衮和大玉儿的关系,这也使得大玉儿不得不疏远多尔衮。
后来多尔衮骑马时不慎摔下不久后死去,而大玉儿也在顺治帝离开后扶持了康熙皇帝,大玉儿死后还不想与皇太极葬到一起,而是选择了葬到清东陵,也许是觉得九泉之下面对皇太极时无话可说吧!
相关阅读:
|
|
|
|
|
|
|
|
|
|
刘备(161年-223年6月10日),字玄德,东汉末年幽州涿郡涿县(今河北省涿州市)人,西汉中山靖王刘胜的后代,三国时期蜀汉开国皇帝、政治家,史家又称他为先主。刘备少年时拜卢植为师,而后参与镇压黄巾起义。先后率军救援北海相孔融、徐州牧陶谦等。陶谦病亡后,将徐州让与刘备。刘备早年颠沛流离,备尝艰辛,投靠过多个诸侯。赤壁之战时,与孙权联盟击败曹操,趁势夺取荆州。而后进取益州。于章武元年(221年)在成都称帝,国号汉,史称蜀或蜀汉。《三国志》评刘备的机权干略不及曹操,但其弘毅宽厚,知人待士,百折不挠,终成帝业。刘备也称自己做事“每与操反,事乃成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