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知道,在中国历史上称得上是明君的皇帝,屈指可数。比如汉光武帝刘秀、隋文帝杨坚、唐玄宗李隆基、大清帝国的康熙等等,而其中最为有名的恐怕要数李世民了。
李世民从老爹李渊手中接过帝国的管理权,历经十几年的努力,终于开创出了辉煌一时的“贞观之治”,为唐帝国的繁荣兴盛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也使得唐朝成为了当时世界上的老大哥,人人都得给面子。
可是对于李世民来说,虽然秉持“成王败寇”的思维,认为历史总是由胜利者来书写,极尽各种美化,但实际上,即使英明睿智的李世民,在很多人的心目中,还有一个大污点,这就是亲手杀死自己的哥哥,也就是当时的太子李建成,通过武力政变,才当上皇帝的,这份残忍和决绝,也许只有在帝王家才会上演。
那问题是,李世民为什么要不惜一切代价造反呢?以至于演绎出骨肉相残的伦理悲剧?也许有人会说,事情不是明摆着的吗?李世民想要当皇上,答案就是这么简单。
然而李世民想要当皇帝不假,但他却非利令智昏,而是被形势所迫,然后顺势而为,一步步向着自己的人生巅峰攀登而去。换句话说,在当时那样的形势下,不得不反,无论是否有问鼎宝座的雄心,如果不反,反过来就是李建成收拾李世民的问题了,在生与死之间,没有第三条路可以选择,只有是或不是。
我们就来看看当时李世民的实力。首先是手下拥有众多骁勇善战的将领。比如大家都很熟悉的尉迟敬德、秦琼等人,都是李世民的铁杆心腹。再加上当时太子李建成、弟弟李元吉以及李世民三个人手上都有自己的私人武装力量,谁看谁都不服,很容易造成火拼局面。
其二是李渊知道,自己的江山很大一部分是太子李建成和李世民一步步打来的,太子不用说了,有了名正言顺的位置,迟早要接班,心理上也比较平衡。李世民就不行了,那么大的功劳,怎么赏赐?
坏就坏在李渊的重用上,他封赏李世民为天策上将的职务,这个官职在唐帝国可是第三把交椅,更为重要的是,在李世民自己的天策府内,可以任意选拔满意的人才为他所用,拥有指挥军队的大权,事实上形成了一个独立封闭的小王国,一旦成了气候,很难控制。
除此之外,李渊还允许李世民拥有铸造钱币的特权。要知道在任何时候,财力始终是坚强的后盾,有了大把的金钱,想干什么就干什么,买武器、扩充兵马,笼络人心。这样拥有了雄厚经济基础的李世民,怎能不让国家的储君李建成忌惮?
所以回过头来看看当时的李世民,有威望,会打仗,军事大权抓在手中,还不缺钱,加上人才济济,一个个如狼似虎,换作任何人是李建成,都会心里不爽的。因此李建成是又气又恨,心里肯定在骂老爹:“既生瑜,何生亮?”于是想要先一步告发李世民谋反,借此除去政敌,谁知被李世民打了一个伏击,命丧玄武门,成就了日后威名远播的李世民。
当然,里面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来自李世民亲爹李渊的欺骗。话说,李渊在太原起兵时,曾应李世民事成之后,立李世民为太子,但李渊建立唐朝后,却立李建成为太子,这让李世民心有不甘。
相关阅读:
|
|
|
|
|
|
|
|
|
|
刘备(161年-223年6月10日),字玄德,东汉末年幽州涿郡涿县(今河北省涿州市)人,西汉中山靖王刘胜的后代,三国时期蜀汉开国皇帝、政治家,史家又称他为先主。刘备少年时拜卢植为师,而后参与镇压黄巾起义。先后率军救援北海相孔融、徐州牧陶谦等。陶谦病亡后,将徐州让与刘备。刘备早年颠沛流离,备尝艰辛,投靠过多个诸侯。赤壁之战时,与孙权联盟击败曹操,趁势夺取荆州。而后进取益州。于章武元年(221年)在成都称帝,国号汉,史称蜀或蜀汉。《三国志》评刘备的机权干略不及曹操,但其弘毅宽厚,知人待士,百折不挠,终成帝业。刘备也称自己做事“每与操反,事乃成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