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皇帝李世民是中国历史上所有皇帝中最有作为的一位。他的政治才能、军事才能自不消说,单单他用才、尽才的能力就是所有皇帝都无法比肩的。
李世民凭才能、凭实力,当然也凭着一股狠劲儿登上了皇帝宝座,非正常手段谋得皇位是他永远也无法洗刷的污点,但这不怪他,也不怪他的老爸和大哥,只怪中国古代“立长不立幼”的家族继承原则。不过,或许那个悲剧也是督促他用心治国、努力工作的一个原因,但他的成功更多还是源自他的自信。翻看中国各个朝代的历史,我们就会发现能够如此自信地对开国功臣量才而用的,恐怕仅此一例。
众所周知,在李世民的身边聚拢着一大批有才干的能人,文有房玄龄、杜如晦、魏徵、长孙无忌等;武有李靖、李绩、侯君集、程知节等。细数凌烟阁24位李世民最为看重的大臣,却只有三分之一是他的嫡系铁杆追随者,另外的一部分是一些资格较老、功劳较大但与李世民亲近程度不高的人,还有一部分则是一些隋朝旧臣及投降的人。值得一提的是像魏徵这种曾经帮助“隐太子”对付过他的敌人,他竟然也能以诚感化,用博大的胸怀征服他,使他一心一意为大唐做事,成就了魏徵“千古谏臣”的美名。
李世民对待开国功臣不但不杀,而且能用,是人尽其才的那种使用,是深度挖掘出人才的正能力的那种使用。所以,跟随李世民建立大唐的这些功臣是幸运的,基本上都得了善终,当然,开国功臣的幸运也给大唐带来了幸运,成就了无与伦比的大唐盛世,将中华民族第一次推向了世界最高峰。反观300年后的赵匡胤和700多年后的朱元璋,就更能比较出李世民使用人才的伟大和卓越了。赵匡胤因为自己是拥兵的重臣发动叛乱夺取的皇位,他就总把别人也当成是和自己一样坏的人,所以自以为是的搞了个“杯酒释兵权”,导致了两宋只富不强的窝囊局面,并最终给少数民族政权主宰中华民族创造了大好时机。后来的朱元璋比起赵匡胤更是没人性,他因为过于精明和猜忌,担心开国功臣威胁到老朱家的统治而展开了灭绝人性的大屠杀,很多可以为国家做贡献,为人民造福利的人才都被他无厘头地砍掉脑袋,最终事与愿违,打残了外部力量,却给儿子创造了推翻他精心布局的机会,上演了儿子打垮孙子的大戏。通过与这二位开国皇帝对比,就会发现李世民用才、尽才的卓越能力了,这也是只有他的王朝最终把中华民族引领到那个最辉煌时代的原因。
李世民的成功取决于他的才能和自信,这两点也许是封建王朝所有皇帝都难以比拟的,也是学不来的。即使是后来被称为“康乾盛世”的康熙和乾隆,在人尽其才方面也比李世民差了一大截儿。应该说康熙的才能不一定比李世民差,但是他用人却不能完美地尽其正能力。他重用的明珠和索额图虽然都是人才,但却不能像李世民用房玄龄、魏徵等人那样用尽他们正能力。明珠和索额图在康熙的掌控之下,既做了不少利国利民的好事,私下里也干了许多误国误民的坏事,最终遭到康熙惩罚,或监禁或罢官。虽然因为康熙的英明,他们的党争没有对大清帝国造成太大伤害,但至少在利国利民的正事上折扣不少,所以,中国古代只有唐代才做到了把中华民族推向世界最高峰。乾隆使用人才的能力就更不值得一提了,他最大的贡献就是培养出了大清帝国的第一大贪官和珅,并将国家的底子消耗一空,最终导致各路洋人携枪带炮洗劫了“万园之园”的圆明园,使中华民族跌入了万丈深渊。
李世民身边的各路能人在某些专业方面的才能可能远远超过他,但是,李世民却能让他们心甘情愿地贡献出自己最大的正能力去做有利于国家,有利于百姓的正事。李世民作为皇帝是伟大的,作为领导也是最成功的,这也正是历史上所有皇帝与李世民的最大差距。(文/讲史论教)
相关阅读:
|
|
|
|
|
|
|
|
|
|
文章标签: 李世民的帝号
刘备(161年-223年6月10日),字玄德,东汉末年幽州涿郡涿县(今河北省涿州市)人,西汉中山靖王刘胜的后代,三国时期蜀汉开国皇帝、政治家,史家又称他为先主。刘备少年时拜卢植为师,而后参与镇压黄巾起义。先后率军救援北海相孔融、徐州牧陶谦等。陶谦病亡后,将徐州让与刘备。刘备早年颠沛流离,备尝艰辛,投靠过多个诸侯。赤壁之战时,与孙权联盟击败曹操,趁势夺取荆州。而后进取益州。于章武元年(221年)在成都称帝,国号汉,史称蜀或蜀汉。《三国志》评刘备的机权干略不及曹操,但其弘毅宽厚,知人待士,百折不挠,终成帝业。刘备也称自己做事“每与操反,事乃成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