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孙无忌和李世民是从小玩到大的朋友,妹妹还嫁给了李世民。他是玄武门之变的主要决策者,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首。立晋王李治为太子,他是最坚决的拥护者,最终成了李世民的托孤重臣。表面上看来,他是李世民最为信任的人,其实细推不然。
李世民立李治为太子没两天后悔了,想立吴王李恪,吴王李恪是李世民第三个儿子,老大李承乾,老二李宽,李宽早死,李泰也被放弃,因此立嫡是李治,立长就是李恪。李世民立李恪,本无可厚非,可是长孙无忌坚决反对,李世民说,你是因为李恪不是你外甥的缘故吧。这个孩子英明果断很像我,他当了皇帝会保护你的。长孙无忌说,晋王仁厚,是个合适的守成之主。下盘棋举棋不定也得输,何况立太子,你应该有个定调。李世民于是作罢。
李世民为何要易太子,正是因为李治年龄又小,性格又软弱,怕他以后成了长孙无忌为代表的关陇集团的傀儡,最终被篡位夺权。杨坚就是夺了外甥的皇位。所以李世民有此顾虑,可是长孙无忌为了自己利益坚决反对。有人说李世民还搞不定长孙无忌,任由他摆布,其实不是那么回事。任何事情都有规律,形势比人强,比起其他军头大佬,长孙无忌还是可以信任的。如果李世民一意孤行想立李恪,长孙无忌就会给李恪故意出难题,李恪如果得不到关陇集团支持,皇帝也不好当。李世民虽然雄才大略,最后也得给关陇集团低头让步。这也是不得已而为之。人不跟命争。
但是李世民并非毫无作为,立了李治之后,他让魏王李泰一党的刘泊辅佐李治,和长孙无忌一左一右搞平衡。只可惜刘泊被长孙无忌的死党褚遂良害死了。李世民出征辽东,叮嘱刘泊,我让你辅佐太子,这关系到社稷安危,责任重大,你一定要深刻领会我的意图。其实什么意图,就是牵制长孙无忌,不要让他一人独大。刘泊说,您放心,谁要是犯了错,我就杀了他。李世民说,做事要谨慎,要保密,你这人性情疏狂,做事不稳重,我怕你就死在这上面,一定要小心啊。
结果李世民征辽回来病重,刘泊前去探望,哭着说,皇上病成这样,太让人害怕了。褚遂良却诬告刘泊,跟李世民说,刘泊说了,他想当霍光伊尹,谁不服杀谁。李世民病好以后问刘泊,刘泊说我没说过这话。叫来马周一对质,马周也说刘泊没说过。可是褚遂良拿出了确实的证据,证明刘泊的确说过这话。李世民被逼无奈,只好让刘泊自尽。刘泊临死问狱卒要纸笔想给李世民写供状,但是狱卒不许,李世民知道后,把审理此案的官员全部打入大牢。此案的真实情况应该是,刘泊的确说过伊尹霍光之类的话,本来极隐秘,是跟心腹之人说的,可是却让褚遂良等人抓住了把柄,李世民只好挥泪斩马谡。褚遂良的背后就是长孙无忌,褚遂良只是长孙无忌的马前卒而已。
李世民被再下一城,最后把希望寄托在李勣为代表的山东豪杰集团身上。让李勣和长孙无忌共同辅政,两人正好搞平衡。可惜李治即位后,长孙无忌很快把李勣宰相的权力剥夺,给了个司空的头衔回家坐冷板凳去了。自己大权独揽,屡兴大狱,把高阳公主李恪全杀了。高阳公主是李治妹妹,李恪是李治哥哥,长孙无忌杀起来毫无忌惮,李治难免不产生物伤其类兔死狐悲之感,下一个很可能就是他。所以李治只好启用武媚娘,联合李勣许敬宗李义府等人绝地反击,利用王皇后不生孩子这件事,硬生生撕开关陇集团一个口子,虎口拔牙把权力从长孙无忌手里夺了回来。所以李治的政治手腕相当高,并非李世民认为的软弱无能。可见人不可貌相。
相关阅读:
|
|
|
|
|
|
|
|
|
|
文章标签: 李世民的帝号
刘备(161年-223年6月10日),字玄德,东汉末年幽州涿郡涿县(今河北省涿州市)人,西汉中山靖王刘胜的后代,三国时期蜀汉开国皇帝、政治家,史家又称他为先主。刘备少年时拜卢植为师,而后参与镇压黄巾起义。先后率军救援北海相孔融、徐州牧陶谦等。陶谦病亡后,将徐州让与刘备。刘备早年颠沛流离,备尝艰辛,投靠过多个诸侯。赤壁之战时,与孙权联盟击败曹操,趁势夺取荆州。而后进取益州。于章武元年(221年)在成都称帝,国号汉,史称蜀或蜀汉。《三国志》评刘备的机权干略不及曹操,但其弘毅宽厚,知人待士,百折不挠,终成帝业。刘备也称自己做事“每与操反,事乃成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