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建国后一直奉行前进政策,不断侵略周围小国扩展领土,当时的印度总理尼赫鲁便是最坚定的信徒。尼赫鲁凭借大英帝国殖民印度期间积攒下来的老底子不断侵犯中国领土,并坚信新中国不敢与之作对,由于喜马拉雅山脉的阻隔,尼赫鲁判定中国军队不会跋山涉水远赴中印边境。
1962年印度一边倒的惨败使得尼赫鲁风光不再,印度的国际地位直线下滑,情绪越发低落,身体也一天不如一天,1964年尼赫鲁最终郁郁而亡,死前他不禁感慨“如果我们有远见,知道了后来发挥的事,我们会是另外一种做法,印度在从与中国的战争中认识到这个世界忍不下弱国,我们一直生活在自欺欺人的世界中”。当今世界的印度何不是一直正如尼赫鲁所言一直生活在自欺欺人的世界中。
相关阅读:
|
|
|
|
|
|
|
|
|
|
文章标签:
刘备(161年-223年6月10日),字玄德,东汉末年幽州涿郡涿县(今河北省涿州市)人,西汉中山靖王刘胜的后代,三国时期蜀汉开国皇帝、政治家,史家又称他为先主。刘备少年时拜卢植为师,而后参与镇压黄巾起义。先后率军救援北海相孔融、徐州牧陶谦等。陶谦病亡后,将徐州让与刘备。刘备早年颠沛流离,备尝艰辛,投靠过多个诸侯。赤壁之战时,与孙权联盟击败曹操,趁势夺取荆州。而后进取益州。于章武元年(221年)在成都称帝,国号汉,史称蜀或蜀汉。《三国志》评刘备的机权干略不及曹操,但其弘毅宽厚,知人待士,百折不挠,终成帝业。刘备也称自己做事“每与操反,事乃成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