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我方特邀作者赵立波
八十六岁的乾隆帝来到分别已经四十八年发妻的墓前,表达深深的怀念,在埋葬结发妻子的地方,看着到当年亲手植下的松树已经高高耸立,恍惚之间,四十八年对于乾隆来讲竟然如同一场梦境,老皇帝不觉眼角一阵酸楚。
从感情来讲,乾隆的爱情中,皇后富察氏是她唯一的真爱,以至于早逝的皇后成了乾隆感情生活上最大的痛苦,对这段感情的怀念整整持续了乾隆的一生。
在登基之后的十三年开始,乾隆在感情生活上遭遇了一系列重大变故,他说:“朕御极以来,经常会想到十三年的时候,国家会有不幸事情发生,这些都是让人难以预料的。”
这一年皇后的突然去世,对于乾隆来讲超过一切打击,甚至一度让乾隆丧失理性,整个人都陷入巨大的刺激之中。
虽然乾隆一生后妃不下40位,数量之多,在清代帝王中仅次于康熙,但是在乾隆内心深处,皇后富察氏才是唯一的爱情。
乾隆二年(1737年)富察氏被立为皇后,她是察哈尔总督李荣保的女儿,祖父是清朝开国功臣。虽然属于典型的政治婚姻,但在乾隆早期的感情生活中,皇后的温柔贤惠让感性的乾隆深深眷恋。
乾隆曾经得病需要静养一百天,在这段长期养病日子,富察氏每夜在寝宫外居住照顾。对上时刻孝顺皇太后“朝夕承欢”,对下处理后宫事宜,因为处事随和温厚,后宫一片赞扬。乾隆更是满意地说:“朕得以专心国事,又余下处理国政,都是因为皇后的帮助。”
然而幸福的宫廷生活却突然因为富察氏所生的两个儿子夭折而改变。大儿子永琏在五岁时就得病夭折,此前这个被乾隆认为“为人聪明贵重,器宇不凡”的嫡长子已被秘密立储。这个打击是沉重的,在几年后皇后又生下第二个儿子永琮后,才逐渐走出丧子之痛。
在乾隆的眼里,富察氏所生的孩子是最像他的,第二个儿子在他眼里更是“出自正嫡,聪颖殊常。”然而没多久这个孩子又因天花夭折。
皇后富察氏就在这种沉痛打击下,健康每况愈下。两年后,在出行的德州的路上患病去世。在皇后去世后,乾隆整个人深受打击,终日为皇后写悼亡诗,回忆夫妻二人辛酸历程:“痛一旦之永诀,隔阴阳而莫知。”、“纵糟糠之未历,实同共而共辛。”
此后乾隆下旨,九天内停止一切国事工作,并要求文武官员都要吃素,穿孝服不得剃头。然而,因为许多官员未能遵守,在百日内剃头,乾隆一开始想把几个剃头官员全部处斩,最后发现剃头的人实在太多,不得已才做出轻判。
但对于江南河道总督这样的一品高官在皇后丧失期间剃头,震怒非常,将其赐死,湖南巡抚、湖北巡抚因此革职。
与此同时,对于那些没有及时对皇后之丧表达哀悼的满洲官员也甚为不满,乾隆对满洲官员的重用程度超过此前所有,他认为,这些满洲官员所受皇恩较汉人官员尤为深重,所以乾隆迅速惩戒53位没有上奏悼念的人,每人各降两级。
大学士张廷玉在给去世不久的皇后写祭文时用了“泉台”二字,沉浸在巨大打击的乾隆觉得这两个字不够“尊荣”,用在普通人身上可以,“岂可加之皇后之尊”?最后以“全不留心检点,草率塞责,殊失敬理之义”之罪名,停发工资一年。
值得一提的是,这是大学士张廷玉从政四十七年第一次遭遇到的处分。
四月二十日,乾隆发现,在皇后的册文中,“皇妣”二字,在翻译成满文时,误成“先太后”,乾隆气愤斥责说:“从来翻译有是理乎?此非无心之过,文意不通可比”意思是说官吏换林园的刑部尚书因不满张廷玉被乾隆解除协办大学士之故,心怀怨恨,有意对皇后进行嘲弄,拟秋后处斩。
由于皇后的病故,直接导致了乾隆从早期的“宽仁”转变成高压统治,此后,大量官员因咎被杀者数量陡增。
不仅如此,皇长子永璜因此而遭到乾隆歇斯底里般的斥责:“遇此大事,大阿哥竟茫然无措,于孝道礼仪,未克尽处甚多。”对三阿哥永璋也提出相当激烈批评,并对二人下了最终结论说:“此二人断不可继承大统……伊等如此不孝,朕以父子之情,不忍杀伊……”
没多久,大阿哥因惊惧患病离世。皇后之死,让乾隆觉得他作为皇帝却成了天底下最不幸的人,把所有的怒气都撒到整个政治中心上来。”他觉得整个帝国只有他最不幸,那么这些大臣都要跟着陪绑。
一连几个月,乾隆睡不着觉,精神恍惚,总是觉得皇后就在身旁,频频惊醒。太监们甚至发现一向精明能干的皇帝变得迟钝,大部分时间乾隆都在用诗文寄托哀思。
众所周知,乾隆一生写过几万首诗歌,他喜欢写诗已经到了痴迷程度,他自己曾说:“若三日不吟,辄恍恍如有所失”。
据统计,他在位60年里,所作的诗多大41800多首,虽然数量多,大多都属于平凡之作。只有对于怀念原配妻子的这段时间的创作,历代读者给予了高度肯定,认为乾隆是用真挚的感情写成,其境界和诗风都非常真实感人。
他甚至把皇后生前所用的物品都放在长春宫内,每年忌辰都要亲自来这里凭吊,对于这个早逝的妻子,乾隆调动了终生的大量情感默默怀念。
在多年后随着日渐衰老对皇后的思念之情却愈加沉重,乾隆南巡,与每次一样,都不忍进入济南城,害怕睹物思人:“四度济南不入城,恐防一入百悲生。”
乾隆十七年,三十年,四十年,五十年,似乎从未摆脱这种丧偶之痛。一直到乾隆去世,他一共为富察氏皇后写了一百多首哀悼诗,这种真诚的宫廷爱情在历代并不多见。他甚至觉得,随着不断衰老,唯一可喜的是早日与皇后地下想见,曾经沧海难为水的爱情,让人看到了皇家冷酷中的温柔。
史料来源:戴逸《乾隆帝》、《清史稿》
相关阅读:
|
|
刘备(161年-223年6月10日),字玄德,东汉末年幽州涿郡涿县(今河北省涿州市)人,西汉中山靖王刘胜的后代,三国时期蜀汉开国皇帝、政治家,史家又称他为先主。刘备少年时拜卢植为师,而后参与镇压黄巾起义。先后率军救援北海相孔融、徐州牧陶谦等。陶谦病亡后,将徐州让与刘备。刘备早年颠沛流离,备尝艰辛,投靠过多个诸侯。赤壁之战时,与孙权联盟击败曹操,趁势夺取荆州。而后进取益州。于章武元年(221年)在成都称帝,国号汉,史称蜀或蜀汉。《三国志》评刘备的机权干略不及曹操,但其弘毅宽厚,知人待士,百折不挠,终成帝业。刘备也称自己做事“每与操反,事乃成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