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应熊(1636~1675)是吴三桂之子。在吴三桂降清后,即1653年,由孝庄皇太后做主,把丈夫皇太极小妾生的女儿,第十四女和硕建宁公主嫁给了吴应熊。
按辈分来说,建宁公主和康熙的老爸顺治是异母兄妹,康熙应该叫建宁公主为姑姑,吴应熊就是康熙的姑父。
顺带说一下,清朝皇帝嫡出的女儿称“固伦公主”,庶出的女儿称“和硕公主”。
由上可知,孝庄皇太后不是建宁公主的亲母亲。把建宁公主嫁给吴三桂的儿子吴应熊是当时摄政王多尔衮的主意。
吴应熊成了额驸,自然留在京城,这无疑成了吴三桂的人质。原来多尔衮早就对吴三桂不放心,认为此人脑后有反骨。
<吴应熊>
多尔衮心想:“老吴想谋反首先应该想想他的儿子吧!”然而吴三桂为了权势,最终还是不顾儿子的安全反了。
话说康熙亲政后,为了集权开始削夺地方藩王们的权力,平西王吴三桂在被削夺之列。
当时吴应熊头衔不少,和硕额驸、少保加太子太保、少傅兼太子太傅。但清朝有一项规定,吴应熊必须留在宫中。
在康熙削藩时,吴三桂谋反前曾派人偷偷进宫想把吴应熊接到昆明,但是吴应熊没走,一方面他舍不得荣华富贵,另一方面他很爱建宁公主,不想夫妻分离。
鉴于形势所迫,吴三桂毅然在云南起兵反清,其势力席卷半个中国。康熙在关键时刻果断杀了吴应熊,当时建宁公主求孝庄皇太后出头说情,康熙依然杀了吴应熊,这是为什么呢?
<孝庄皇太后>
首先吴应熊该杀,在吴三桂派人接他回昆明时,他没有走,但向使者泄露了康熙提前削藩的机密,并让来人把长子吴世璠秘密带走了。作为大清的官员,单单泄露国家机密这一条就是死罪。
吴应熊算定康熙不敢杀他,这里有两个原因。其一他的老爸吴三桂久经沙场,康熙当时只是十几岁的孩子,康熙不敢往死里整吴三桂,最多是杀鸡儆猴,敲山震虎罢了,康熙早晚要退让。
另一方面孝庄皇太后也不答应杀自己,要知道建宁公主是她亲自做媒嫁给自己的,皇太后不能见死不救。
然而吴应熊想错了,他应该跟着接他的人回昆明,留下来就是死路一条。
首先孝庄皇太后是和孙子康熙一条心的,建宁公主不是自己的亲女儿,而康熙可是自己的亲孙子,如此看来吴应熊算了“逑”。
讲真吴应熊一开始的身份就是人质,既然老吴造反了,人质肯定要被杀。
再者说了,当时朝中不看好康熙能打赢吴三桂的大有人在。甚至有的大臣偷偷和老吴联系,毕竟吴三桂是历明清两朝的元老,常年在外带兵打仗,而康熙不过是十八岁的年轻后生,资历和吴三桂相差天地。
<康熙>
此时建宁公主跪求孝庄太后向康熙求情,孝庄皇太后说:“为了大清社稷,吴应熊必须死!”
她语重心长对建宁公主说“杀吴应熊一方面是打击吴三桂的嚣张气焰,另一方面是向世人表明康熙皇帝的决心,没有退路只有前进,打消大臣们的顾虑。朝廷上下,团结一心,战胜吴三桂才是唯一的出路。”建宁公主无话可说。
孝庄皇太后不愧是一个政治家,他和康熙想到一块了,孝庄太后不但没有为吴应熊求情,反而支持孙子杀掉他。
吴家父子低估了康熙和孝庄的决心了,康熙果断杀了吴应熊和他的次子吴世琳,经过5年的死磕,吴三桂被康熙活活拖死了,削藩成功,吴三桂造反失败,最后吴家落得祸灭九族,从此绝了后代。
相关阅读:
|
|
|
|
|
|
|
|
|
|
文章标签:
刘备(161年-223年6月10日),字玄德,东汉末年幽州涿郡涿县(今河北省涿州市)人,西汉中山靖王刘胜的后代,三国时期蜀汉开国皇帝、政治家,史家又称他为先主。刘备少年时拜卢植为师,而后参与镇压黄巾起义。先后率军救援北海相孔融、徐州牧陶谦等。陶谦病亡后,将徐州让与刘备。刘备早年颠沛流离,备尝艰辛,投靠过多个诸侯。赤壁之战时,与孙权联盟击败曹操,趁势夺取荆州。而后进取益州。于章武元年(221年)在成都称帝,国号汉,史称蜀或蜀汉。《三国志》评刘备的机权干略不及曹操,但其弘毅宽厚,知人待士,百折不挠,终成帝业。刘备也称自己做事“每与操反,事乃成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