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之所以倾颓也”。这是诸葛亮总结东汉灭亡教训时下的定语。亲小人,远贤臣的顶峰当属桓、灵二帝。汉灵帝(155——189)刘宏,河间(今河北献县)人。永康元年(167)汉桓帝死,因桓帝无嗣,只得从其侄辈中选继大统者。刘宏因其祖父和桓帝的父亲是亲兄弟而幸得皇位。桓帝在位时,大兴党人之狱,专任宦官小人把持朝政,尚气重节的士大夫被赶出朝廷,免官回家,禁锢终身。灵帝即位以后,因尚未成年,窦太后临朝听政,太后之父窦武为大将军,老臣陈蕃为太傅。他们都对桓帝时宦官专权、大兴党人之狱心怀痛恨,想借新帝初立,整顿朝纲,铲除宦官势力。
汉灵帝刘宏画像
于是他们把原来被诬为党人的李膺等人召回朝廷担任要职,并准备惩治首恶。但宦官势力盘根错节,势力很大。他们利用狡诈手段,软禁窦太后,诛杀窦武、陈蕃等人。发动宫廷政变,重新控制了王朝大权。并再次兴起党人之狱,对那些不满朝政,有碍他们肆虐者统统杀戮。从此,朝中再也没有敢于讽讪朝政,在皇帝面前“说三道四”的人了,汉灵帝自然也感到耳根清静,不被他人约束了。灵帝身边的宦官们,则以胜利者姿态,更加放肆。
汉灵帝身边的宦官
他们只关心自己的私利,毫不关心朝廷的命运。只要是能使皇帝高兴,根本不考虑事情的正确与否。你是任人唯亲也好,多积财货、贪污受贿也罢,一概不管,甚或帮助你满足奢望。灵帝更觉得宦官对他十分重要。汉灵帝曾公开对人讲:“中常侍张让是我的父亲,中常侍赵忠是我的母亲。”活脱脱一个认贼作父的昏君。主纵奴恶,宦官们有了仗恃,便为所欲为,天下可就大受其害了。宦官王甫权力熏天,连皇族也不放在眼里。还在桓帝时,桓帝的弟弟渤海王刘悝因犯法被贬为侯,就想通过宦官王甫的关系恢复王爵,许诺事成后以五千万相酬。
刘悝与王甫
后来桓帝临死时,念及手足之情,恢复了刘悝的渤海王位。刘悝知道这与王甫无关,不肯掏那五千万。王甫怀恨在心,就诬告宫内有人想迎立刘悝当皇帝。灵帝不分清红皂白,就派人逼死了刘悝。而王甫和曹节等十二个宦官却因功灵帝时,宦官们一个个都是禄重位尊,威风凛凛,可谓“风光”之至。因而他们也就成了逢迎附和的对象,结为党徒,谋取私利,被灵帝称为父亲的张让府宅中有一个管家奴,经常借张让的声势拉关系,收取贿赂。当时,扶风人孟佗,为了当官发财,先是不惜重金,对这个管家奴曲意拉拢。
张让像
管家奴便许诺,有什么事要办,我会尽力帮忙。孟佗说:“我只希望你能对我拜上一拜。”原来,张让府门前经常是车水马龙。求情送礼的络绎不绝,成百上千辆车马充塞道路,许多人都不能挤进门去。孟陀就想借助管家奴的势力达到巴结张让的目的。两人商量好后,孟佗来到张让府前,被排在众人后不得进身。只见那管家奴率领着大批家丁仆人出门而来,一路上吆五喝六,驱开人群,到了孟佗车前,对着孟佗就是深深一躬,然后进府,这下可使门前的四方来客惊呆了。
张让府门前车水马龙
心想这人肯定很有来头,与张让关系非同一般,不然怎会受到如此礼遇,于是那些不得进门送礼者转而争着去讨好孟佗,送给他大批珍奇宝物。而孟佗则只分出一部分献给张让,张让就立刻任命他为雄据一方的凉州刺史一职。类似于此的腐败之事,在灵帝一朝数不胜数,这是灵帝宠信近佞,认贼作父的必然结果。在历朝历代的皇帝中,汉灵帝都以其昏聘荒唐列为无能之最,留下千载笑话。也给后人留下了历史的镜子,值得我们深思。
相关阅读:
|
|
|
|
|
|
文章标签:
刘备(161年-223年6月10日),字玄德,东汉末年幽州涿郡涿县(今河北省涿州市)人,西汉中山靖王刘胜的后代,三国时期蜀汉开国皇帝、政治家,史家又称他为先主。刘备少年时拜卢植为师,而后参与镇压黄巾起义。先后率军救援北海相孔融、徐州牧陶谦等。陶谦病亡后,将徐州让与刘备。刘备早年颠沛流离,备尝艰辛,投靠过多个诸侯。赤壁之战时,与孙权联盟击败曹操,趁势夺取荆州。而后进取益州。于章武元年(221年)在成都称帝,国号汉,史称蜀或蜀汉。《三国志》评刘备的机权干略不及曹操,但其弘毅宽厚,知人待士,百折不挠,终成帝业。刘备也称自己做事“每与操反,事乃成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