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对于领土资源看得很重,经常会出现相互争夺的情况,战争在那时候自然也是家常便饭。于是在战场上除了杀敌需要用到锋利的武器非常重要之外,各国对于士兵的铠甲也非常重视。毕竟只有在生命有保障的情况下才会奋勇杀敌,才会不顾性命的往前冲杀。
欧洲的铠甲向来的需求都是以覆盖全身为主,所以哥特式铠甲运应而生,毕竟欧洲的战争多是以骑兵冲杀为主,而在马匹奔跑的情况下箭矢的威力也就被放大了,所以需要覆盖全身的板甲作为骑兵的专属铠甲,这种板甲非常轻盈而且便于行动、非常灵便。由于这种铠甲的问世,也就造成了轻骑兵战力猛增的情况,所以一度主导着欧洲的战争格局。之后百年骑士精神在欧洲盛行,正面对抗是骑士精神的一贯主张,所以哥特式铠甲遭到了被取代的可能,因为马匹在相互冲撞之下,威力非常大哥特式铠甲完全承受不了,于是米兰铠甲开始出现在战场上。这种铠甲一改之前的轻盈,成为了欧洲史上最厚重的一种铠甲,而且各种巧妙的改造都会让他规避掉很多潜在的危险,整体结构又能在冲撞的情况下快速卸力,不至于影响到骑兵。甚至在近代时期,这种铠甲也出现在战场过,早期的火枪根本打不穿这种铠甲,不可谓不强悍!
印度由于气候原因,不可能用到欧洲的板甲,他们渐渐自己找到了适宜自己的一种甲,名为锁子甲。当然这和我国的锁子甲完全不同,这种甲是由非常多的环打造而成,环环相扣,整个制作过程非常浪费时间和精力,所以难以量产,不过千年来印度的这种铠甲依然盛行不衰。这种甲尽管劣势非常大,笨重、防护差、但是适宜他们当地作战,不得不说各国虽然水平不同,但是有一样的梦想总是好的。
日本的铠甲其实不能称之为铠,原来日本国内物质匮乏不可能有那么多的铁用来制作铠甲,毕竟好些武器都是他们省吃俭用好不容易攒出来。于是他们便用竹子和皮革进行加工称为“胴丸”,这在我国其实在三国时期就已经被淘汰了,而他们直到明治维新之前都还在用这种粗制滥造的藤甲。不过却越来越变得精美,制作水平也非常高,渐渐成为了一种艺术品,具有很高的观赏性。
而我国的铠甲工艺早在秦汉时期就已经非常发达,而藤甲在三国时期已经全面淘汰,进入全军铁甲时代。隋唐时期,是我国铠甲发展的巅峰,唐十三铠非常著名,满足了各种兵种的各种需求,在这一方面唐朝是古代各国铠甲制造上处于领先的地位。
相关阅读:
|
|
|
|
文章标签:
刘备(161年-223年6月10日),字玄德,东汉末年幽州涿郡涿县(今河北省涿州市)人,西汉中山靖王刘胜的后代,三国时期蜀汉开国皇帝、政治家,史家又称他为先主。刘备少年时拜卢植为师,而后参与镇压黄巾起义。先后率军救援北海相孔融、徐州牧陶谦等。陶谦病亡后,将徐州让与刘备。刘备早年颠沛流离,备尝艰辛,投靠过多个诸侯。赤壁之战时,与孙权联盟击败曹操,趁势夺取荆州。而后进取益州。于章武元年(221年)在成都称帝,国号汉,史称蜀或蜀汉。《三国志》评刘备的机权干略不及曹操,但其弘毅宽厚,知人待士,百折不挠,终成帝业。刘备也称自己做事“每与操反,事乃成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