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多年前,当西方人看到清朝中国人后脑勺拖着一根辫子时,都无不感到奇怪,于是称之为“猪尾巴”——这是非常侮辱性的!别说老外觉得难看,就是我们中国人看那个辫子也觉得很难看。但是没办法啊,清朝是“留头不留发,留发不留头”,为了保命,难看就难看吧。
不过,为什么满族人要在后脑勺留一个难看的杀马特辫子呢,这到底是一个什么freestyle?这个问题大概很少有人想过。今天大嘴哥就来试图解读一下。
首先我们要说明一点的是,不是满洲人征服一个地方都要“留头不留发,留发不留头”,当年皇太极征服朝鲜后就没有让朝鲜人后脑勺留辫子,依然是尊重了朝鲜人的习惯。
那么为什么要让汉人留辫子呢?我想这源于满人内心对汉人的恐惧,他们怕的是虽然征服了汉人的地盘,但不能征服汉人的心,所以要从文化习惯入手改变汉人,让汉人打心底接纳满人的文化习俗。后来的事实证明,这一招并不管用,反倒是满族人被强大的汉文化所同化了。
而朝鲜不一样,朝鲜小国寡民,满洲人不怕他们不服,如果不服,打服即可!
还是回到前面的话题。满洲人后脑勺留辫子市面上主要有两种说法,一种是说,努尔哈赤为了取得蒙古人支持,故意与蒙古人套近乎,也学蒙古人留辫子,但是又不能照搬照抄,这会让人家蒙古人本尊觉得尴尬的。于是,满人把辫子留在后面,表示跟蒙古人“和而不同”,既是友好的兄弟民族,又各有各的文化特色。
这种说法我以为不大靠谱。毕竟把努尔哈赤描述成一个低三下四的样子,求蒙古人似的。这个道理根本就说不通,为了讨好别人也不至于学别人留辫子啊,还不如多给几块水草丰美的地来的实在呢。估计是讨厌满族人的汉人编出来故意的,揶揄满人罢了。
还有一种说法是满人的祖先女真人常年在深山莽林中打猎,如果像汉人那样留很长头发,则容易在林间骑马时挂上树枝。于是将前脑门头发全剃光,只后面留个辫子,这样骑马飞奔时,辫子仍然能扬起,而显得英姿飒爽。
这个说法倒是很有可能性的,有一定道理。一个民族的文化习惯,绝不是谁一拍脑门说“就这么干”,然后就真这么干了。它一定是在人们长年累月、祖祖辈辈的生活中积累而来的。前脑门剃光光,后脑勺留杀马特辫子,这也一定是满族人祖先在劳动生活中慢慢产生的……
相关阅读:
|
|
|
|
|
|
|
|
|
|
文章标签: 清朝一共多少年
圆明园又称圆明三园,是清代一座大型皇家宫苑,它坐落在北京西郊,与颐和园毗邻,由圆明园、长春园和万春园组成,所以也叫圆明三园。此外,还有许多小园,分布在东、西、南三面,众星拱月般环绕周围。[1]
园中面积350多公顷,建筑面积达20万平方米,一百五十余景,有“万园之园”之称。[2] 清帝每到盛夏就来到这里避暑、听政,处理军政事务,因此也称“夏宫”。
吴三桂是明末宁运总兵,手握一支10万人的精锐部队,在山海关防御清军的入侵。但当李自成占北京,刘宗敏夺了他的爱姬陈圆圆之后,就反过来勾结清军打败李自成,占领大片的明朝土地。据说当时他一听到陈圆圆被占,立即“痛哭三军俱缟素,冲冠一怒为红颜”,表面为崇祯举丧,实则为报夺妻之恨,立誓与李自成为敌人。 陈圆原名陈沅,苏州人,天生丽质,经过精心教育,“色艺擅一时”,既有天生的好嗓子,又工于声律,书棋琴画都很娴熟,是个蜚声江南的绝代佳人。当时明朝内忧外患,崇祯帝心情郁郁不欢,田妃为讨他欢心,让自己的父亲田弘遇到江南寻选美女为崇祯稍解苦闷。这田弘遇到江南花了20万两银子接走陈圆圆,没想到崇祯帝成天忧虑不好女色,陈圆圆进宫后又很快被退回田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