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蜀汉后期,有一桩公案一直争议很大,那就是“魏延之死”。
很多人认为诸葛亮杀魏延是因为他有反骨。其实正史中并非如此,那诸葛亮为什么一定要杀死魏延呢?原因只有四个字。
诸葛亮作为蜀汉顶梁柱,在刘备白帝托孤后就大权在握,在诸葛亮北伐其间,魏延算得上是很受重用的武将了。而且在刘备还活着的时候,魏延就很受刘备的赏识,被任命为镇远将军。
诸葛亮重用魏延,一是魏延是个铁杆儿的北伐派;二是魏延确是一个军事人才,只不过他的许多建议太过于冒险而没有被诸葛亮采纳。诸葛亮虽然在用魏延的才能,但也在警惕和防备着魏延,可以说,诸葛亮也是忌惮魏延的。
那么到底是哪四个字概括了魏延的死因呢,那就是:功高盖主!
诸葛亮知道在自己死后,朝廷里功劳最大的就是魏延了,一旦自己死去自然没人管得住魏延。而魏延又与杨仪水火不容,所以,诸葛亮不想把功高盖主如同野马的魏延留下来,那么最后的办法就是牺牲魏延,来保蜀国内部的太平。
所以,诸葛亮在感觉自己快不行的时候,秘密召集杨仪、姜维、费祎他们几人来商议。诸葛命令他们,在自己死后就不要北伐了,全部人马回蜀国,要分批次的撤退,要求魏延断后。诸葛亮还交代,如果魏延不听话,就不用管他了。魏延当时也算是蜀汉的高层,这次会议居然没叫他?
这显然是诸葛亮有意要这么做的。既然要想办法诛杀魏延,又怎么会把魏延也叫上呢?最后,魏延在杨仪马岱等人的联合下被制服,最终魏延被判谋反罪,随即处死。魏延功劳太大,为人又骄横,若他不死,恐怕蜀汉无人可以管得了他,即使魏延,没有反心,诸葛亮也不会让他活下去
如果说诸葛亮不是魏延之死的直接操作者,也是间接推动者。不过,这可能是古代武将躲不开的宿命,那就是自己的生命永远服从与国家战略,当国策为“和”不为“攻”时,主战派的下场从来都不怎么好,尤其是那些功高盖主的人…
相关阅读:
|
|
|
|
|
|
|
|
|
|
文章标签:
刘备(161年-223年6月10日),字玄德,东汉末年幽州涿郡涿县(今河北省涿州市)人,西汉中山靖王刘胜的后代,三国时期蜀汉开国皇帝、政治家,史家又称他为先主。刘备少年时拜卢植为师,而后参与镇压黄巾起义。先后率军救援北海相孔融、徐州牧陶谦等。陶谦病亡后,将徐州让与刘备。刘备早年颠沛流离,备尝艰辛,投靠过多个诸侯。赤壁之战时,与孙权联盟击败曹操,趁势夺取荆州。而后进取益州。于章武元年(221年)在成都称帝,国号汉,史称蜀或蜀汉。《三国志》评刘备的机权干略不及曹操,但其弘毅宽厚,知人待士,百折不挠,终成帝业。刘备也称自己做事“每与操反,事乃成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