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往今来,名垂青史的大人物大多都是以战功赫赫而闻名,而今天我们要探究的这个人物,蚩尤,却是因在涿鹿之战中败给黄炎二帝而闻名。自此一战,黄帝及其族系便被奉为华夏正统,而手下败将蚩尤一族便开始背负起“乱臣贼子”的“罪名”。
从《尚书》到《吕氏春秋》,从《史记》到《大戴礼记》,被奉为经典的儒家典籍塑造了一个贪得无厌、犯上作乱的形象,但实则,在涿鹿之战后,历朝历代及各地区对蚩尤形象的褒贬各持一词,褒贬不一,但基本上可总结为三种说法:反贼、兵器制造者、战神。
那么,蚩尤到底为何物?何许人也?
文献记载,蚩尤(约公元前2599年-约公元前2499年)是上古时代九黎部落酋长,当时统治着位于现今山东省在内的“东夷部落”,与当时黄帝、炎帝统治的位于河北、山西地区的“华夏部落”平分天下。后来两方势力发展壮大,都想扩大自己的势力范围,开始火拼。先是蚩尤大败炎帝,炎帝求助于黄帝,于是二人联手开始讨伐蚩尤。
蚩尤有兄弟八十一人(可能是八十一个部落之一,一说七十二个),骁勇善战,势力强大。起初即使黄帝炎帝联手,都打不过蚩尤。《鱼龙河图》载黄帝“不敌”蚩尤,“乃仰天而叹,天遣玄女下授黄帝兵信神符”,即依靠女神“玄女”的力量方才取胜。还有一种说法,黄帝是借助风后所作之指南车方在大雾中辨明方向,才获得胜利!
由此可见,历史上的蚩尤,其实和黄帝、炎帝一样,都是我国上古时期的祖先。甚至蚩尤部落的文化更纯粹、先进,只是“军阀混战”战败,被历史抹黑了,就和现在加在秦始皇头上的“暴君”符号一样。现在对百姓的称谓,我们常冠名“黎民”,其实也是蚩尤九黎部落文化的延续。
蚩尤战败被杀,很多子民归顺黄帝、炎帝部落,极少数子民开始南迁,渡过黄河、长江,融入到位于西南方位的“苗蛮部落”。如今苗族部落仍持续以蚩尤为祖。
如今在黔东南、广西融水等地苗族,每六年或十三年都要举行一次大型祭祖仪式“吃鼓藏”,首先要祭祀的便是始祖“姜尤”。“姜”是蚩尤的姓氏,和黄帝、炎帝的姓氏“姬”,都是上古八大姓氏之一。还有黔南苗族史诗《榜蚩尤》在民间传唱,歌唱的是“第一位祖先”香尤公。
蚩尤一生的成就非常大,客观上讲要高出黄帝很多。众所周知,黄帝发明了战车、指南针、农耕器具等。而蚩尤的主要成就有:天文历法、岁时月令,并制造弓箭、铜器、陶器,最早使用文字(丁公遗址考古),礼器、宫室和埋葬制度,城市文明的先导(城子崖遗址等)等。
从这一点上看,当时东夷部落的文化要高于华夏部落,并且有专家考证认为,蚩尤是历史上第一位发明铜冶炼和制作铜器的人。正因为铜器的出现,大大升级了武器装备,这也是黄帝和炎帝联手都不能战败蚩尤的根本原因。当时黄帝和炎帝,使用的还是木制兵器。
还有一件非常有趣的事是,黄帝炎帝蚩尤的坐骑各不相同。相传黄帝的坐骑是“黄龙”,炎帝的坐骑是“大鹏金翅”,而蚩尤的坐骑是一种叫“食铁兽”的动物。这种动物专门以铁块为食物,看起来凶猛,其实却萌气十足。现今学者考证后,古时候的“食铁兽”,其实就是如今的大熊猫。
蚩尤是上古先祖,黄帝为何要赶尽杀绝?
这一点其实也很好理解。其一,是因为部落间的征战,就和三国时期、民国时期的军阀时期一样,大家各为自己的势力范围而战,拼个你死我活,赶尽杀绝是情理上的事。
另外还有一点,黄帝炎帝自知无论在兵器上,还是在文化上华夏部落都不如东夷部落,有着极大的危机感,不把蚩尤杀死以及部落领导人赶尽杀绝,以后极有可能反被灭。
还有一种情况是,史料记载,蚩尤生的和常人不同,仿佛外来物种。相传蚩尤面如牛首,背生双翅,是牛图腾和鸟图腾氏族的首领。这一形象,像极了《西游记》里的牛魔王。他有兄弟八十一人,都有铜头铁额,八条胳膊,九只脚趾,个个本领非凡。
面对这一怪物入侵,料想每个华夏子民都会奋起抵抗。只是蚩尤这一形象极有可能是五千年来的历史误传,是对战败者的抹黑。历史上蚩尤的真实形象,还需进一步考证发现。
相关阅读:
|
|
|
|
|
|
|
|
|
|
文章标签:
刘备(161年-223年6月10日),字玄德,东汉末年幽州涿郡涿县(今河北省涿州市)人,西汉中山靖王刘胜的后代,三国时期蜀汉开国皇帝、政治家,史家又称他为先主。刘备少年时拜卢植为师,而后参与镇压黄巾起义。先后率军救援北海相孔融、徐州牧陶谦等。陶谦病亡后,将徐州让与刘备。刘备早年颠沛流离,备尝艰辛,投靠过多个诸侯。赤壁之战时,与孙权联盟击败曹操,趁势夺取荆州。而后进取益州。于章武元年(221年)在成都称帝,国号汉,史称蜀或蜀汉。《三国志》评刘备的机权干略不及曹操,但其弘毅宽厚,知人待士,百折不挠,终成帝业。刘备也称自己做事“每与操反,事乃成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