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晚清的历史上,慈禧太后是一个绕不开的人物,她以成熟、狠厉的手腕,翻手为云覆手为雨,将晚清的政权牢牢抓在自己的手里,让两代皇帝成为自己的傀儡。
不过,这个曾经不可一世的老佛爷在死后却不得安生,土匪孙殿英带领一批军队,不择手段打开了慈禧太后的陵墓,将墓室内的金银财宝抢夺一空,还将慈禧太后的尸体随意丢弃,惨状难以言表。
盗取清陵,他遗臭万年
孙殿英自幼家境贫困 ,不学无术,常与市井无赖厮混,是远近闻名的土匪。他为人机智,很会玩弄手段,他干掉了当时的土匪首领,自己一跃成为了土匪的头目。为了扩充自己的军事力量,囊中羞涩的孙殿英打起了清陵的主意。
孙殿英盗取清陵后,举国震惊。清朝虽然已经退出了历史舞台,可是清陵里面埋藏着清朝历代帝皇,里面奇珍异宝无数,都是国家宝贵的文物,价值连城。孙殿英如此破坏糟蹋文物,当然是激起民愤的。举国上下呼声一片,强烈要求缉拿凶手,尤其是逊帝等清朝要员。
他们被迫退出历史舞台,本来就已经很窝囊了,如今却连祖坟都要被别人挖了,简直是奇耻大辱。当时的国民政府也确实义正言辞要严惩凶手,可是雷声大雨点小,很快就不见动静了。
原来孙殿英一看形势不对,赶紧散钱消灾,他把从墓穴里挖出来的宝贝,送给了政府里面的重要人物,像宋美龄的鞋子上就钉着慈禧太后的冠珠。因此,孙殿英就逃过了一劫,虽然犯下了弥天大罪,但是仍旧逍遥法外,日子过得好不自在。
孙殿英是一个典型的墙头草,他盗取慈禧太后的陵墓之后,用这些珍贵的文物购买了大量的军事设备攻打日本人。可是到了抗日最艰难的关头,他眼看国军节节败退就转头投靠了日本人,帮助日本人打自己的同胞,成了人人唾弃的汉奸。后来,他被中共俘获,不久就在大牢里去世。临死之前,他终于意识到了自己的错误,后悔不已。
儿子孙天义
孙殿英有一个儿子,也是他唯一的一个儿子,名叫孙天义,生于1931年,如今仍健在,他是孙殿英二夫人所生的,这个二夫人善良贤惠,跟孙殿英的大盗形象截然不同。她不认可孙殿英盗取文物的行为,也经常教育自己的儿子不要去触碰那些文物。
当时,孙天义渐渐长大,无论走到哪里,都有人指指点点说他就是大盗孙殿英的儿子,这让孙天义很苦恼,高大的父亲竟然是一个令人不齿的盗墓者,孙天义很难受。母亲总是安慰他,说父亲做得事情不正确,可是你不一样,你可以做得比他好啊。
在她的影响下,孙天义勤学苦读,成绩十分优秀。孙殿英自己从小家境贫困,没有念过什么书,可是儿子却一心好学,简直把父亲没有读的书都补读了。这让孙殿英深感欣慰。孙天义毕业于北京辅仁大学西方语言文学系。曾经担任过西安外国语学院院长,翻译过许多重要作品,曾经被授予国家重要贡献奖。
孙天义
解放后,孙天义把家珍藏的宝物毫无保留地捐给了国家,这些都是当年孙殿英从慈禧太后的坟墓里盗出来的。对孙天义来说,那是家族的耻辱,是父亲的罪孽。
他不能要这些东西。他和母亲一样,都是视金钱如粪土的人,不义之财坚决不要。从这里也可以看出孙天义性格里高尚的一面。
不过,到了特殊时期的时候,孙天义头上顶着“孙殿英儿子”这个大帽子,自然是难逃厄运。他的家被抄了,还被赶出来做一些很辛苦的工作,更心疼的是,他经常会被拉出去批斗,被打、被骂,被侮辱,都成了家常便饭的事情。可是面对逆境,孙天义没有自暴自弃,他心态很好,坦然面对生活中的劫难。
在劳动中,他学会了砌窑烧砖技术。但是,他最放不下的还是自己的外语学习。因此,每天晚上劳动回来,他就在灯下翻译外语。那时候,时局动荡,前途渺茫,个人的生死都是一瞬间的事情。
可是,孙天义管不了那么多,只要活着一天,他就拼命翻译,这是他最热爱的事业,无论何时,他都不会放弃。也只有在翻译中,他才能血液里那一股奔腾的力量,那是对生活无穷无尽的希望,有了这希望,他就能不害怕一切困难。
就在这样严峻的形势下,孙天义不放弃,完成了《罗斯福传》、《张伯伦传》、《戴高乐传》等8部译作。改革开放之后,他经常去外国交流学习,他很有语言天赋,能够说得一口流利的外语,出去就向外国人介绍中国的文化,表现出强烈的爱国心和民族自豪感。
父亲孙殿英破坏了清陵,给国家带来了难以估量的损失,真是民族的罪人,永远被钉在民族的耻辱柱上。也许是父债子还,孙天义却是一个文物保护者。他此生都在为保护文物到处奔走,费尽心力。
他是黄帝陵基金会会长,退休后自愿为黄帝守灵,负责修葺黄帝陵,让历经岁月洗礼的黄帝陵焕发出新的风姿。也许他想以这种方式为自己的父亲赎罪吧。每年黄帝陵举行祭拜活动,总会有很多从世界各地赶过来的华夏子孙参加活动。孙天义就觉得自己做了一件对百姓有意义的事情,内心充满了骄傲。
孙天义有三个孩子,大儿子在陕西咸阳西北橡胶研究所当钳工,女儿在中学当英文教员,三儿子曾经去美国留学。不过他们都很低调,很少再公共场合露面,世人对他们的了解不多。不过我们有理由相信,在孙天义的精心教育之下,他们也一定是品格高尚的人物。
孙殿英虽然是历史的罪人,但是他的儿子孙天义却跟他截然不同,他一生刻苦钻研外文,翻译出了许多有分量的作品,同时他还全力保护中国的传统文物,表现出了高尚的民族情怀,走上一条与父亲孙殿英完全不同的道路。孙天义是令人敬仰的大人物,也许他此生是为父亲赎罪而来的吧。
相关阅读:
|
|
|
|
|
|
|
|
文章标签:
刘备(161年-223年6月10日),字玄德,东汉末年幽州涿郡涿县(今河北省涿州市)人,西汉中山靖王刘胜的后代,三国时期蜀汉开国皇帝、政治家,史家又称他为先主。刘备少年时拜卢植为师,而后参与镇压黄巾起义。先后率军救援北海相孔融、徐州牧陶谦等。陶谦病亡后,将徐州让与刘备。刘备早年颠沛流离,备尝艰辛,投靠过多个诸侯。赤壁之战时,与孙权联盟击败曹操,趁势夺取荆州。而后进取益州。于章武元年(221年)在成都称帝,国号汉,史称蜀或蜀汉。《三国志》评刘备的机权干略不及曹操,但其弘毅宽厚,知人待士,百折不挠,终成帝业。刘备也称自己做事“每与操反,事乃成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