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际上倭马亚王朝也不过区区100年不到,接下来的阿拔斯王朝才是伊斯兰阿拉伯历史上的巅峰,国祚长达500年,当然,最为辉煌的时期也只是在最初的100年,之后就开始走下坡路了。
780年阿拔斯王朝版图
那么阿拔斯王朝究竟如何取代倭马亚王朝的呢?在其中发挥作用的有那几股力量呢?
首先,当然是倭马亚王朝自身出了问题,主要是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哈里发的更替,没有确定的制度。因为按照阿拉伯部落传统,按照年齿推举长老的原则,使得哈里发无法明确地把王位传给儿子。这就造成了许多内乱,同时不能保证制度和政策的持续和稳定。
二是阿拉伯半岛历史上南北两派几乎从未融合。南派就是也门派,以凯勒卜人最为著名,在呼罗珊地区就是艾兹德人。北派就是以伊斯玛仪(圣经中的以实玛利)后裔自居的阿德南人,如伊拉克地区的穆达尔族的盖斯人,呼罗珊地区的台米木人等。
从倭马亚王朝开始,哈里发就一直处在这两派的平衡之中。
到了倭马亚王朝的末期,这两派的斗争愈演愈烈,无处不在,甚至内斗起因仅仅是源于一派偷了另一派的西瓜。这和还未统一之前的阿拉伯世界因为一只骆驼而内斗几十年如出一辙。
三是王朝的腐败,这个也是众多王朝走向衰落的原因。这个就不多说了。从最后三任哈里发都是女奴的后代便可见一斑。倒数第三任的叶齐德三世(亚齐德三世)喝酒是在酒池里一边游泳一边喝酒的。
对于外部来说,主要有三股力量威胁倭马亚王朝。
一是先知穆罕默德叔叔阿拔斯家族的后裔。事实上,他们与先知的血缘关系确实要比倭马亚家族强,所以,他们从未停止对王位的要求。
二是始终坚持阿里及其后裔才是先知的唯一继承人的什叶派。
在当时的情况下,面对同一的敌人倭马亚家族,阿拔斯派和阿里派携手走到了一起。
而第三个因素便是非阿拉伯人的穆斯林,特别是波斯的穆斯林,因为没有得到与阿拉伯穆斯林相同的地位和待遇,况且他们对于自己曾经有过的古老文明的觉醒,开始出现反对倭马亚王朝的萌芽。
倭马亚王朝统治时期的呼罗珊地区
而且,什叶派当时的大本营在伊拉克,是很容易传到波斯的,估计这也是后来伊朗什叶派占据主流的最初起因。
这三股力量的融合,导致了倭马亚王朝的倾覆。
747年,一个波斯血统的奴隶艾卜·穆斯林从呼罗珊起义,高举先知穆罕默德的黑旗(阿拔斯王朝被称为黑衣大食),推翻倭马亚王朝的运动开始。
这也是后来波斯人在阿拔斯王朝占有重要地位的原因。
相关阅读:
文章标签:
刘备(161年-223年6月10日),字玄德,东汉末年幽州涿郡涿县(今河北省涿州市)人,西汉中山靖王刘胜的后代,三国时期蜀汉开国皇帝、政治家,史家又称他为先主。刘备少年时拜卢植为师,而后参与镇压黄巾起义。先后率军救援北海相孔融、徐州牧陶谦等。陶谦病亡后,将徐州让与刘备。刘备早年颠沛流离,备尝艰辛,投靠过多个诸侯。赤壁之战时,与孙权联盟击败曹操,趁势夺取荆州。而后进取益州。于章武元年(221年)在成都称帝,国号汉,史称蜀或蜀汉。《三国志》评刘备的机权干略不及曹操,但其弘毅宽厚,知人待士,百折不挠,终成帝业。刘备也称自己做事“每与操反,事乃成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