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南宋这153年璀璨而短暂时光中,惊现了历史的繁华,都市热闹,书院林立,文化灿烂,出现了大批的文人墨客,其中不乏优秀者,如:陆游、辛弃疾、朱熹、陆九渊……武将也是人才辈出,如:韩世忠、岳飞、孟珙……但是很多学家都不愿写这段历史,不是因为写了没人看,而是因为"难以高攀"。
何为难以高攀,难道南宋这么难写吗?很多人可能有这样的疑惑,的确,文学作家蒋杏写过一本《南宋王朝》,但是在文中他也坦言,如今的学者们很多都不愿写南宋王朝的历史,人们更愿意一窥实现大一统秦朝、繁华的唐朝、明清那些事儿……但是对于南宋王朝却真的难以下笔。
南宋王朝在整个历史舞台上就如同一颗璀璨的流星,划过天空,留下了灿烂的文化,却也稍纵即逝,而这短短的时光却牵扯到了大金的崛起于落幕,南宋王朝本身在繁华中的谢幕,还有伪齐的诞生与灭亡,更有蒙元的崛起。所以说要写一部南宋衰亡史,必然要牵扯到这一一系列在这个时期并存的其他势力。
如此说来,你不管要了解南宋的内部,还要了解这些其他国家的内部,既然要写一部南宋的历史,那么必然不能信口胡诌,所有的事实都得有根据,所有的事情都得有因果,但是这些因果关系牵连到了所有的王朝,并且要从这些王朝中寻根问底,发觉历史的真相,这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更不是随便糊弄一下就能解决的事情。
出来要看各个国家的历史以外,更徐艳强大的大佬将这些事情串联起来,虽然有对南宋历史的记载,却依旧让人不好入手,这对于很多作家来说就是一件难以高攀的事情,对于一些人而言,这么复杂的内幕,让人看得眼花缭乱,要想将事情写出来还要写好,让读者能看懂,这又是一件比较难的事情。所以这样一件吃力不讨好的事情,很多学者对此也失去了研究的信心。
南宋是"靖康之耻"的产物,1126年的时候,金兵大举南下,掳走了皇室成员,而赵构得以侥幸逃脱,会国后在1127年登基,这是南宋的开始。自南宋登基这一天开始,这里面只有半壁江山,作为一个帝国,在如此混乱的时期,却想着偏安一隅,不死抗敌,面对如狼似虎的金、蒙,却只想求和,以求得一番安宁。
赵构在位初年,确实还有危机存亡的意识,而这个时候也有一批人成为了顺应时代的英雄,岳飞、韩世忠、赵鼎等人应运而生,经过八年的浴血奋战,才挡住了金兵的抗击。享受了几年安定日子,但是南宋也面临一个问题,那就是该去把自己丢失的土地要回来呢?还是忍气吞声过好现在的安稳日子呢?
赵构并非一个昏君,可是面对权力日渐强大的岳飞韩世忠等人,他感到自己岌岌可危,他虽然想收复失地,但是心里也害怕,如果将的权力太大,那么自己就危险了,这样的心思也让后面的秦桧等只顾谄媚捞油水的奸臣有了可乘之机,最后能够率兵打江山的人没了。从此只留下《满江红》于这世间。
一个没有雄才伟略的君王诞生在一个需要雄才伟略的时代之下,这就是南宋的悲剧的源头。君王从原来想议和变成了只想偏安一隅,虽然南宋各种发展都好,也出现了繁荣的盛世场面,但是这繁华的背后是腐败,是君王的私心,是将士们士气的衰败,原来抗金猛将,一个一个在这样的岁月中,没了锐气。
从赵构之后,二代天子虽有"隆兴"国家的愿望,但是将士们已经莺歌燕舞多年,他们已经越来越怕战争了,到了第三代第四代,个个君王只想议和,但是战争不是有一方不想发生就不会发生的,蒙元和金一直虎视眈眈,最后南宋完结。
这短短153年,除了偶尔的清醒,其实一直都在苟安中间,而写这部南宋历史必然要谈及许多,要想成就一部南宋史的解读,凭我三言两语说不清,而作者更是要花大量的精力和时间来思考,总结,如果写的好,那边是名声远扬,成为爆款,如果写的不好,那就是白费功夫。而看了这南宋的衰亡史,也让我们明白了:一个国家,如果贫穷,那一定是弱小的,如果富有,也不一定就是强大。生在和平年代,我们更要居安思危,励精图治。
相关阅读:
|
|
|
|
|
|
|
|
|
|
文章标签:
刘备(161年-223年6月10日),字玄德,东汉末年幽州涿郡涿县(今河北省涿州市)人,西汉中山靖王刘胜的后代,三国时期蜀汉开国皇帝、政治家,史家又称他为先主。刘备少年时拜卢植为师,而后参与镇压黄巾起义。先后率军救援北海相孔融、徐州牧陶谦等。陶谦病亡后,将徐州让与刘备。刘备早年颠沛流离,备尝艰辛,投靠过多个诸侯。赤壁之战时,与孙权联盟击败曹操,趁势夺取荆州。而后进取益州。于章武元年(221年)在成都称帝,国号汉,史称蜀或蜀汉。《三国志》评刘备的机权干略不及曹操,但其弘毅宽厚,知人待士,百折不挠,终成帝业。刘备也称自己做事“每与操反,事乃成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