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闻轶事

趣事网

趣闻趣事

奇闻异事

趣闻网 > 趣闻 > 历史趣闻 > >>孝文帝改革:为稳固政权,不惜迁都、毒杀太子,还改革风俗

孝文帝改革:为稳固政权,不惜迁都、毒杀太子,还改革风俗

中国历史上值得了解、纪念的人物实在是太多了,北魏孝文帝拓跋宏无疑就是其中的一位。

孝文帝,这位鲜卑族拓跋部的杰出首领三十三岁时即撒手人寰,然而,就在他亲政的短短数年里策(公元490至499年),鲜卑族已经由野蛮走向了文明。

东汉末年,鲜卑族拓跋部从极北的深山密林中走出来,南北朝时期建立了北魏政权,并以其剽悍淳朴的风格击败了重重对手,来到了建立过高度文明、如今却饱受战乱之苦的中原地区。

面对陌生的环境、种族和文化,该如何统治比它先进得多的汉族? 这一问题决定着北魏政权的生死存亡。

于是,“汉化” 就成为这个民族的主题。 第六代国君孝文帝拓跋宏直接挂帅,终于实现了“以夏变夷”。 探究其成功的原因,我们会发现孝文帝决策上的循序渐进性。

他并不单单求快,直奔主题推行改革,而是首先寻找改革的社会环境(迁都洛阳)和基础(改革派的支持),在万事俱备的 情况下,层层深入推进改革,一切都显得水到渠成、自然而然。 正因为如此,孝文帝也只是在迁都的时候遇到了顽固的反抗,之后的改革就是在一片风平浪静中进行的了。

孝文帝是由出身北燕皇族的祖母冯太后一手抚养成人的。

冯太后在北魏历史乃至中国历史上都可谓是一代女杰,足以和汉朝的吕雉、唐朝的武则天相提并论。 孝文帝的父亲献文帝是文成帝的妃子李贵人之子,但也是由冯太后抚养长大,不过母子一直不和,公元471年, 冯太后逼迫年仅十八岁的献文帝让位给自己五岁的儿子拓跋宏,是为北魏孝文帝。

幼儿即位,冯太后晋升为太皇太后,左右了朝政。

据说,冯太后并不喜欢拓跋宏。

拓跋宏早熟、机警,太后有献文帝的先例,担心他长大之后对己不利。 有一次,寒冬腊月,太后把他关在空屋子里,只让穿单衣,三天不给饭吃,打算把他给废了;又有 一次,太后听信谗言,杖责了他几十下,直打得皮开肉绽。 可以想见, 祖孙二人的关系并不融洽。

然而在政治上,孝文帝却是冯太后的肖孙。 冯太后乃是汉人(北燕是北方汉族政权),又出身高贵,深受传统文化的熏陶。 她用中原文化调教孝文帝,使他接受正统而完整的儒家教育,孝文帝被彻底汉化。

孝文帝雅好读书,手不释卷,精通五经及百家之学,才华横溢, 善写文章。

史称:

“诗赋铭颂,任兴而作,有大文笔,马上口授,及其成也,不改一字。 自太和十年已后诏册,皆帝之文也。 ”

也就是说孝文帝二十岁的时候,非常讲究辞藻的诏书就由年轻的皇帝亲自撰写,而不劳周围文臣的大驾了。

孝文帝还有文章百余篇,可惜没有流传下来,否则中国文学史上恐怕又多了一个文学皇帝。 当然不止这些,冯太后和孝文帝的事业,都是在用汉化巩固北魏的统治。

冯太后临朝听政期间,接受汉族大臣的建议,实行汉人的俸禄制、均田制和三长制,可是由于鲜卑贵族保守势力的反对,收效不大。

这就使孝文帝认识到,必须想出一个办法彻底摆脱这些保守势力的束缚和影响。 而首都平城(今山西大同)是鲜卑贵族的老窝,在这里无论施行怎样的汉化措施, 哪怕只是些微的变动都会激起反抗。

要想摆脱这些保守势力,就只有迁都,到汉族政治、文化发达的地方去,接受汉族文化的影响,实行汉化政策,以改变鲜卑旧俗。

孝文帝既打算迁都塞内,以华夏文化的继承者自居,于是洛阳便成了首选之地,因为它是东周、东汉、曹魏、西晋的故都,中原政治文化的中心。

公元490年,冯太后去世以后,孝文帝亲政,他稳健地加快了这一历史脚步。

为了减轻阻力,公元493年,孝文帝以南伐为名,亲自率领步骑三十多万到了洛阳。 面对古都洛阳,他感慨万千,不禁吟道:

“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 ”

洛阳秋雨连绵,在干燥的黄土高原住惯了的文武百官,仰望惨淡的秋日天空,心情十分沉重。皇帝真要南伐吗? 雨越下越大,孝文帝全副戎装,下令继续进发。

大臣们齐刷刷跪在马前,乞求停止。

孝文帝怒容满面:

“我要统一天下,你们这帮人却阻挠大计,罪该万死! ”

安定王拓跋休死活不起来,一把鼻涕一把泪,哭得煞是痛心。

孝文帝做出一副无可奈何的神情,说:

“这次出兵,劳师动众,不可无功而返。 不南进,就迁都,你们选择吧! 赞成迁都的站到左边,不赞成的站到右边。 ”

群臣只顾得上眼前了,一窝蜂拥到了左边。就这样,迁都成了定局。

孝文帝的这出戏是在远离保守势力老巢的情况下上演的,他的迁都意图之前已经透露给了一些他认为开明的人士, 期望得到支持,其中最重要的是尚书、任城王拓跋澄。

起先,拓跋澄已经看破了孝文帝南伐的真意,孝文帝单独召见他,将自己的计划和盘托出:

“这次的行动实在艰难,但平城是用武之地,不是实施文治的地方,要在这里移风易俗,是毫无办法的,我想乘机迁都中原,你以为如何? ”

拓跋澄说:

“陛下要迁都中原以经略四海,这正是周成王、汉光武帝取 得成功的经验呀! ”

孝文帝还不无顾虑:

“北方人死抱住旧习惯,留恋故乡,肯定会引起惊恐和骚乱,怎么办? ”

拓跋澄答道:

“非常之事,本来就不是常人所能想到做到的,只要陛下下了决心,他们还能干得了什么? ”

得到了这位宗室重臣的支持,孝文帝的信心更为坚定了, 他把拓跋澄比作当年使汉高祖刘邦下决心迁都长安的谋臣张良

此时留守平城的鲜卑贵族还蒙在鼓里,孝文帝派拓跋澄回去做说服工作。平城贵族闻听,满城风雨,人心惶惶。拓跋澄百般晓谕,情绪方才渐渐稳定。

迁都不但意味着改变久已习惯的生活环境,更预示着将脱离祖先的游牧文化圈, 而陷入汉族士人和儒家思想文化传统的包围之中。

在迁都成为既成事实的情况下,一帮反对派开始铤而走险了。

孝文帝怎么也不会想到, 第一个向他提出挑衅的竟是他的太子拓跋恂。

这位体貌肥大的太子十分痛恨中原地区的暑热,思念老家平城, 在反对派的怂恿下暗自从洛阳逃回平城。

孝文帝自然大怒,大义灭亲,亲手痛打了太子一顿,废为庶人,随即毒杀。接着恒州刺史穆泰又阴谋在平城建立一个和洛阳抗衡的政权,孝文帝果断出击,一举挫败。此后,再也没人敢反对了。

摆脱了贵族保守势力的影响,北魏汉化的改革广泛而迅速地开展起来。

在强大的汉文化包围之中,鲜卑贵族似乎也都开始产生崇慕之情。

公元495年,孝文帝下令改革旧的风俗习惯:

禁止穿鲜卑服装,要求鲜卑人改穿汉服;禁止说鲜卑语,改说洛阳话;鲜卑人在洛 阳落下户籍,死后葬在北邙山(洛阳北)。

有一次,孝文帝看到一个穿着鲜卑服装的妇女,他召来任城王拓跋澄,劈头问道:“既然还有这 样的事,你为什么不管? ”

任城王为自己辩解,说现在只有少数人这样打扮了。

孝文帝勃然大怒:“难道你还想让全城的人都穿鲜卑衣服吗? 简直是‘一言丧邦’! ”此后官员再也不敢懈怠了。

公元496年,孝文帝走出了汉化过程中最彻底的一步,将本家族由拓跋氏改为元氏。

所有功臣旧族,包括鲜卑族和其他北方少数民族,也统统改姓,如拔拔改为长孙,乙旃改为叔孙,步六孤改为陆,独孤改为刘,贺 楼改为楼,尉迟改为尉,等等。 鲜卑等族与汉族在姓氏上的差别至此消除。

同时,孝文帝以行政手段促使鲜卑族与汉族通婚,下令北方四个门第最高的家族——卢、崔、郑、王,将女儿送进后宫。

他还下诏为自己的六位弟弟重新娶妻,分别与陇西李氏、范阳氏、荥阳郑氏和代郡穆氏联姻。

尽管此前鲜卑族与汉族已经开始通婚,冯太后就是北魏第一位被立为皇后的汉族妇女,但如此大规模的通婚,无疑使鲜卑族从皇族元氏开始,不再有纯粹的血统了。

这样,政治利益进一步把鲜卑统治者和汉族高门结合在了一起。

风俗上化同了,孝文帝开始改革制度。

北魏前期,汉化未深,官制上鲜卑旧制与汉制杂用。 孝文帝抛弃鲜卑旧制,中央和地方全用汉制;同时,改革法律制度,北魏法律残酷,很多刑罚令人毛骨悚然, 孝文帝颁布新律,禁止酷刑。

通过这些改革措施,鲜卑族与汉族消除了隔阂,北魏进入了文明的怀抱。

与其他游牧民族一样,鲜卑族拓跋部曾经相当落后、保守,对华夏文明格格不入,并没有什么适宜改革的“国情”。

孝文帝的可贵之处,就在于他的改革完全是自觉、积极、主动的。

历史上推行改革的皇帝不少,但通过迁都为改革创造条件的却的不多,这也正是孝文帝的过人之处。 迁都洛阳乃是北魏汉化政策中重的一大关键。 走出这一步,孝文帝就有了施展政治才干的舞台。

相关阅读:

  • 孝文帝改革后,为何北魏30年就灭亡了?
  • 北魏孝文帝迁都导致国家灭亡,却奠定了
  • 北魏孝文帝拓跋宏 拓跋宏的皇后是谁
  •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删除,投诉邮箱:599385753@qq.com。
    趣闻网娱乐门户:一直以来坚持文明办网,传播健康、娱乐的信息!

    文章标签:

    专题

    1290
    陈圆圆与吴三桂

      吴三桂是明末宁运总兵,手握一支10万人的精锐部队,在山海关防御清军的入侵。但当李自成占北京,刘宗敏夺了他的爱姬陈圆圆之后,就反过来勾结清军打败李自成,占领大片的明朝土地。据说当时他一听到陈圆圆被占,立即“痛哭三军俱缟素,冲冠一怒为红颜”,表面为崇祯举丧,实则为报夺妻之恨,立誓与李自成为敌人。  陈圆原名陈沅,苏州人,天生丽质,经过精心教育,“色艺擅一时”,既有天生的好嗓子,又工于声律,书棋琴画都很娴熟,是个蜚声江南的绝代佳人。当时明朝内忧外患,崇祯帝心情郁郁不欢,田妃为讨他欢心,让自己的父亲田弘遇到江南寻选美女为崇祯稍解苦闷。这田弘遇到江南花了20万两银子接走陈圆圆,没想到崇祯帝成天忧虑不好女色,陈圆圆进宫后又很快被退回田府。

    1290
    圆明园

    圆明园又称圆明三园,是清代一座大型皇家宫苑,它坐落在北京西郊,与颐和园毗邻,由圆明园、长春园和万春园组成,所以也叫圆明三园。此外,还有许多小园,分布在东、西、南三面,众星拱月般环绕周围。[1]

    园中面积350多公顷,建筑面积达20万平方米,一百五十余景,有“万园之园”之称。[2] 清帝每到盛夏就来到这里避暑、听政,处理军政事务,因此也称“夏宫”。

    最新趣闻

    造成西晋历史的黑暗是外族入侵还是王侯内讧造成?
    造成西晋历史的

    任何事情,都有前因后果,历史发

    +118
    《红楼梦》里,薛宝钗最后有没有改嫁贾雨村?
    《红楼梦》里,

    很早之前就看到过有人提出这样的

    +193
    贾宝玉和薛宝钗最后的结局是什么?
    贾宝玉和薛宝钗

    薛宝钗虽然如愿嫁给了宝玉,不过

    +61
    镇元大仙的道号来历?
    镇元大仙的道号

    镇元大仙的道号是因为他看守人参

    +135
    曹操帐下谋士贾诩为什么被人污蔑为三国第一毒士?
    曹操帐下谋士贾

    贾诩是东汉末年至三国时期著名的

    +80
    《封神演义》中,纣王之子殷郊醉酒七天,为何会梦见母亲姜王后双眼流血?
    《封神演义》中

    殷郊梦到母亲姜王后双目流血寓意

    +58
    李自成和部下真的烹杀了福王朱常洵吗?
    李自成和部下真

    此事确实存在,可怜肥胖的福王朱

    +186
    如果韩信不死,刘邦可以避免白登之围吗?
    如果韩信不死,

    如果韩信不死,刘邦可以避免白登

    +176
    隋文帝杨坚为什么将尤物冯小怜转手予人?
    隋文帝杨坚为什

    其实当冯小怜被摁在杨坚跟前的时

    +141

    风云人物

    应采儿
    应采儿

    应采儿

    +430
    王允
    王允

    王允(137年-192年),字子师,太原祁

    +124
    陈法蓉
    陈法蓉

    陈法蓉

    +171
    宫崎骏
    宫崎骏

    宫崎骏

    +340
    邝美云
    邝美云

    邝美云

    +419
    宋慧乔
    宋慧乔

    宋慧乔

    +195
    宋承宪
    宋承宪

    宋承宪

    +139
    林允儿
    林允儿

    林允儿

    +165
    周润发
    周润发

    周润发

    +160

    月度点击排行榜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