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上值得了解、纪念的人物实在是太多了,北魏孝文帝拓跋宏无疑就是其中的一位。
孝文帝,这位鲜卑族拓跋部的杰出首领三十三岁时即撒手人寰,然而,就在他亲政的短短数年里策(公元490至499年),鲜卑族已经由野蛮走向了文明。
东汉末年,鲜卑族拓跋部从极北的深山密林中走出来,南北朝时期建立了北魏政权,并以其剽悍淳朴的风格击败了重重对手,来到了建立过高度文明、如今却饱受战乱之苦的中原地区。
面对陌生的环境、种族和文化,该如何统治比它先进得多的汉族? 这一问题决定着北魏政权的生死存亡。
于是,“汉化” 就成为这个民族的主题。 第六代国君孝文帝拓跋宏直接挂帅,终于实现了“以夏变夷”。 探究其成功的原因,我们会发现孝文帝决策上的循序渐进性。
他并不单单求快,直奔主题推行改革,而是首先寻找改革的社会环境(迁都洛阳)和基础(改革派的支持),在万事俱备的 情况下,层层深入推进改革,一切都显得水到渠成、自然而然。 正因为如此,孝文帝也只是在迁都的时候遇到了顽固的反抗,之后的改革就是在一片风平浪静中进行的了。
孝文帝是由出身北燕皇族的祖母冯太后一手抚养成人的。
冯太后在北魏历史乃至中国历史上都可谓是一代女杰,足以和汉朝的吕雉、唐朝的武则天相提并论。 孝文帝的父亲献文帝是文成帝的妃子李贵人之子,但也是由冯太后抚养长大,不过母子一直不和,公元471年, 冯太后逼迫年仅十八岁的献文帝让位给自己五岁的儿子拓跋宏,是为北魏孝文帝。
幼儿即位,冯太后晋升为太皇太后,左右了朝政。
据说,冯太后并不喜欢拓跋宏。
拓跋宏早熟、机警,太后有献文帝的先例,担心他长大之后对己不利。 有一次,寒冬腊月,太后把他关在空屋子里,只让穿单衣,三天不给饭吃,打算把他给废了;又有 一次,太后听信谗言,杖责了他几十下,直打得皮开肉绽。 可以想见, 祖孙二人的关系并不融洽。
然而在政治上,孝文帝却是冯太后的肖孙。 冯太后乃是汉人(北燕是北方汉族政权),又出身高贵,深受传统文化的熏陶。 她用中原文化调教孝文帝,使他接受正统而完整的儒家教育,孝文帝被彻底汉化。
孝文帝雅好读书,手不释卷,精通五经及百家之学,才华横溢, 善写文章。
史称:
“诗赋铭颂,任兴而作,有大文笔,马上口授,及其成也,不改一字。 自太和十年已后诏册,皆帝之文也。 ”
也就是说孝文帝二十岁的时候,非常讲究辞藻的诏书就由年轻的皇帝亲自撰写,而不劳周围文臣的大驾了。
孝文帝还有文章百余篇,可惜没有流传下来,否则中国文学史上恐怕又多了一个文学皇帝。 当然不止这些,冯太后和孝文帝的事业,都是在用汉化巩固北魏的统治。
冯太后临朝听政期间,接受汉族大臣的建议,实行汉人的俸禄制、均田制和三长制,可是由于鲜卑贵族保守势力的反对,收效不大。
这就使孝文帝认识到,必须想出一个办法彻底摆脱这些保守势力的束缚和影响。 而首都平城(今山西大同)是鲜卑贵族的老窝,在这里无论施行怎样的汉化措施, 哪怕只是些微的变动都会激起反抗。
要想摆脱这些保守势力,就只有迁都,到汉族政治、文化发达的地方去,接受汉族文化的影响,实行汉化政策,以改变鲜卑旧俗。
孝文帝既打算迁都塞内,以华夏文化的继承者自居,于是洛阳便成了首选之地,因为它是东周、东汉、曹魏、西晋的故都,中原政治文化的中心。
公元490年,冯太后去世以后,孝文帝亲政,他稳健地加快了这一历史脚步。
为了减轻阻力,公元493年,孝文帝以南伐为名,亲自率领步骑三十多万到了洛阳。 面对古都洛阳,他感慨万千,不禁吟道:
“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 ”
洛阳秋雨连绵,在干燥的黄土高原住惯了的文武百官,仰望惨淡的秋日天空,心情十分沉重。皇帝真要南伐吗? 雨越下越大,孝文帝全副戎装,下令继续进发。
大臣们齐刷刷跪在马前,乞求停止。
孝文帝怒容满面:
“我要统一天下,你们这帮人却阻挠大计,罪该万死! ”
安定王拓跋休死活不起来,一把鼻涕一把泪,哭得煞是痛心。
孝文帝做出一副无可奈何的神情,说:
“这次出兵,劳师动众,不可无功而返。 不南进,就迁都,你们选择吧! 赞成迁都的站到左边,不赞成的站到右边。 ”
群臣只顾得上眼前了,一窝蜂拥到了左边。就这样,迁都成了定局。
孝文帝的这出戏是在远离保守势力老巢的情况下上演的,他的迁都意图之前已经透露给了一些他认为开明的人士, 期望得到支持,其中最重要的是尚书、任城王拓跋澄。
起先,拓跋澄已经看破了孝文帝南伐的真意,孝文帝单独召见他,将自己的计划和盘托出:
“这次的行动实在艰难,但平城是用武之地,不是实施文治的地方,要在这里移风易俗,是毫无办法的,我想乘机迁都中原,你以为如何? ”
拓跋澄说:
“陛下要迁都中原以经略四海,这正是周成王、汉光武帝取 得成功的经验呀! ”
孝文帝还不无顾虑:
“北方人死抱住旧习惯,留恋故乡,肯定会引起惊恐和骚乱,怎么办? ”
拓跋澄答道:
“非常之事,本来就不是常人所能想到做到的,只要陛下下了决心,他们还能干得了什么? ”
得到了这位宗室重臣的支持,孝文帝的信心更为坚定了, 他把拓跋澄比作当年使汉高祖刘邦下决心迁都长安的谋臣张良。
此时留守平城的鲜卑贵族还蒙在鼓里,孝文帝派拓跋澄回去做说服工作。平城贵族闻听,满城风雨,人心惶惶。拓跋澄百般晓谕,情绪方才渐渐稳定。
迁都不但意味着改变久已习惯的生活环境,更预示着将脱离祖先的游牧文化圈, 而陷入汉族士人和儒家思想文化传统的包围之中。
在迁都成为既成事实的情况下,一帮反对派开始铤而走险了。
孝文帝怎么也不会想到, 第一个向他提出挑衅的竟是他的太子拓跋恂。
这位体貌肥大的太子十分痛恨中原地区的暑热,思念老家平城, 在反对派的怂恿下暗自从洛阳逃回平城。
孝文帝自然大怒,大义灭亲,亲手痛打了太子一顿,废为庶人,随即毒杀。接着恒州刺史穆泰又阴谋在平城建立一个和洛阳抗衡的政权,孝文帝果断出击,一举挫败。此后,再也没人敢反对了。
摆脱了贵族保守势力的影响,北魏汉化的改革广泛而迅速地开展起来。
在强大的汉文化包围之中,鲜卑贵族似乎也都开始产生崇慕之情。
公元495年,孝文帝下令改革旧的风俗习惯:
禁止穿鲜卑服装,要求鲜卑人改穿汉服;禁止说鲜卑语,改说洛阳话;鲜卑人在洛 阳落下户籍,死后葬在北邙山(洛阳北)。
有一次,孝文帝看到一个穿着鲜卑服装的妇女,他召来任城王拓跋澄,劈头问道:“既然还有这 样的事,你为什么不管? ”
任城王为自己辩解,说现在只有少数人这样打扮了。
孝文帝勃然大怒:“难道你还想让全城的人都穿鲜卑衣服吗? 简直是‘一言丧邦’! ”此后官员再也不敢懈怠了。
公元496年,孝文帝走出了汉化过程中最彻底的一步,将本家族由拓跋氏改为元氏。
所有功臣旧族,包括鲜卑族和其他北方少数民族,也统统改姓,如拔拔改为长孙,乙旃改为叔孙,步六孤改为陆,独孤改为刘,贺 楼改为楼,尉迟改为尉,等等。 鲜卑等族与汉族在姓氏上的差别至此消除。
同时,孝文帝以行政手段促使鲜卑族与汉族通婚,下令北方四个门第最高的家族——卢、崔、郑、王,将女儿送进后宫。
他还下诏为自己的六位弟弟重新娶妻,分别与陇西李氏、范阳氏、荥阳郑氏和代郡穆氏联姻。
尽管此前鲜卑族与汉族已经开始通婚,冯太后就是北魏第一位被立为皇后的汉族妇女,但如此大规模的通婚,无疑使鲜卑族从皇族元氏开始,不再有纯粹的血统了。
这样,政治利益进一步把鲜卑统治者和汉族高门结合在了一起。
风俗上化同了,孝文帝开始改革制度。
北魏前期,汉化未深,官制上鲜卑旧制与汉制杂用。 孝文帝抛弃鲜卑旧制,中央和地方全用汉制;同时,改革法律制度,北魏法律残酷,很多刑罚令人毛骨悚然, 孝文帝颁布新律,禁止酷刑。
通过这些改革措施,鲜卑族与汉族消除了隔阂,北魏进入了文明的怀抱。
与其他游牧民族一样,鲜卑族拓跋部曾经相当落后、保守,对华夏文明格格不入,并没有什么适宜改革的“国情”。
孝文帝的可贵之处,就在于他的改革完全是自觉、积极、主动的。
历史上推行改革的皇帝不少,但通过迁都为改革创造条件的却的不多,这也正是孝文帝的过人之处。 迁都洛阳乃是北魏汉化政策中重的一大关键。 走出这一步,孝文帝就有了施展政治才干的舞台。
相关阅读:
|
|
|
|
文章标签:
吴三桂是明末宁运总兵,手握一支10万人的精锐部队,在山海关防御清军的入侵。但当李自成占北京,刘宗敏夺了他的爱姬陈圆圆之后,就反过来勾结清军打败李自成,占领大片的明朝土地。据说当时他一听到陈圆圆被占,立即“痛哭三军俱缟素,冲冠一怒为红颜”,表面为崇祯举丧,实则为报夺妻之恨,立誓与李自成为敌人。 陈圆原名陈沅,苏州人,天生丽质,经过精心教育,“色艺擅一时”,既有天生的好嗓子,又工于声律,书棋琴画都很娴熟,是个蜚声江南的绝代佳人。当时明朝内忧外患,崇祯帝心情郁郁不欢,田妃为讨他欢心,让自己的父亲田弘遇到江南寻选美女为崇祯稍解苦闷。这田弘遇到江南花了20万两银子接走陈圆圆,没想到崇祯帝成天忧虑不好女色,陈圆圆进宫后又很快被退回田府。
圆明园又称圆明三园,是清代一座大型皇家宫苑,它坐落在北京西郊,与颐和园毗邻,由圆明园、长春园和万春园组成,所以也叫圆明三园。此外,还有许多小园,分布在东、西、南三面,众星拱月般环绕周围。[1]
园中面积350多公顷,建筑面积达20万平方米,一百五十余景,有“万园之园”之称。[2] 清帝每到盛夏就来到这里避暑、听政,处理军政事务,因此也称“夏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