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无论古今中外任何时期,军队都是对一个国家政权的稳定和存在是至关重要的存在,所以最高统治者总会想法设法或牢牢掌握住军队或给以强力的制约。一旦军权旁落或者势大,往往会不利于国家的正常运行,甚至造成社会的动荡。
然而在明朝的历史上却出现了这样一个奇怪的现象——时任内阁首辅的张居正竟能绕过皇帝完成调动部队的一切所需手续,私自调兵遣将!明朝内阁首辅的确权柄不小,但是要说权力最大的内阁首辅就非万历初年的张居正莫属,甚至于民间流言都称其为张摄政,权柄之大可见一斑。那么这张居正的权力又如何发展到这么大,甚至可以染指兵权呢?
这就要从内阁的设立说起了,明朝立国之初沿袭了前朝的官员体系,设立有丞相。但是自古以来皇权和相权都是一对不可调和的矛盾,而恰好朱元璋从草根逆袭上位不仅权力欲极强,而且也不吃制约平衡的帝王术那一套,所以干脆废除了丞相制度,直接统御六部。这样一来,皇帝就不得不每日面对海量的公务,让朱元璋忙的焦头烂额,极大的牵扯了自己的精力和时间,所以朱元璋又成立了内阁,召集内阁大学士协助自己处理公务,尽管大学士品级不高仅仅是五品,但是由于可以靠近皇帝言论直达天听,所以位低权重。
内阁大学士拥有一项极大的权力——拟票,即在群臣上书的奏折中写上自己关于此事的处理意见,一般的事物大学士就可以直接决定,皇帝关注的或者军国大事会再次送呈皇帝批阅,皇帝会用专门的朱笔批红,写下自己的意见,不过大多时候皇帝的批红和大学士的意见往往是一致的,这就足可以看出大学士对于皇帝决策起到的巨大影响力了。
发展到后来,明朝中后期的皇帝懒得处理政务,干脆直接把批红的权力给了司礼监,由司礼监掌印大太监负责批红,这时候内阁和司礼监就会形成互相制约的关系。结果到了万历时期,这一平衡又被打破了,由于皇帝年幼,国家的具体事务基本上全由内阁首辅大臣张居正负责,而张居正却与司礼监大太监冯保关系匪浅达成了进退一致的战略同盟,如此一来内阁转呈过来的公文很快就会得到司礼监同意执行的批红。
所以即使张居正一封奏折送到司礼监申请从外地调兵遣将,冯保执掌的司礼监也会很快予以同意执行的批示。虽然张居正此人没有可能当上皇帝,但是以他的地位和权力,从朱家的后代里挑一个出来另立个新帝还是没有多大问题的。据传万历帝曾经犯过许多错误,气的李太后一度想要扶植潞王取而代之,毫不夸张的说,如果张居正在这个关头再加一把火,估计万历皇帝也很难不下台。当然,这里面也有李太后和张居正纠缠不清的关系在里面,但是无论如何,张居正都算得上明朝实力最强的首辅。
其实无论是明朝的内阁学士还是清朝的军机大臣,都是皇帝加强君主专制的手段,他们虽然拥有决定国家日常事务的权力,但是地位并不高,严格来说大多时候更像皇帝的秘书,只有建议权。不难发现在明清时期由于君主专制的加强已经极少有臣子敢于直接向皇帝叫板,而往前的唐宋时期则比比皆是,比如包拯和宋仁宗,宋仁宗没有子嗣包拯就直言进谏尽快确立太子以防止国家动荡,这要搁在明清时期是不敢想象的。
相关阅读:
|
|
|
|
|
|
|
|
|
|
文章标签:
刘备(161年-223年6月10日),字玄德,东汉末年幽州涿郡涿县(今河北省涿州市)人,西汉中山靖王刘胜的后代,三国时期蜀汉开国皇帝、政治家,史家又称他为先主。刘备少年时拜卢植为师,而后参与镇压黄巾起义。先后率军救援北海相孔融、徐州牧陶谦等。陶谦病亡后,将徐州让与刘备。刘备早年颠沛流离,备尝艰辛,投靠过多个诸侯。赤壁之战时,与孙权联盟击败曹操,趁势夺取荆州。而后进取益州。于章武元年(221年)在成都称帝,国号汉,史称蜀或蜀汉。《三国志》评刘备的机权干略不及曹操,但其弘毅宽厚,知人待士,百折不挠,终成帝业。刘备也称自己做事“每与操反,事乃成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