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红楼梦》只存前八十回,因此金陵十二钗众女子的最终结局为何,一直都是众多读者讨论的焦点,尤其是高鹗续写后四十回中对十二钗结局的续写更是惹人吐槽,比如他写香菱怀孕产子、元春因痰疾去世、惜春跟紫鹃一起在栊翠庵出家等等情节,都存在很多问题,要么与前八十回的暗示不符,要么不合人物性情。而探春的结局,也出现了类似的问题。
高鹗续写后四十回探春结局
在高鹗续写的第100回“悲远嫁宝玉感离情”中,贾政外出办差,与一位镇海总制结识,两人一见如故,贾政听闻这位镇海总制有一个儿子,于是就做主将探春许配给了镇海总制的儿子,于是探春远嫁海疆。探春下次出场的时候,就到了末尾的第119回,探春终于得以回家探亲,书中这般记载:
王夫人听说探春回京,虽不能解宝玉之愁,那个心略放了些。到了明日,果然探春回来,众人远远接着,见探春出挑得比先前更好了,服采鲜明。——第119回
因此,在高鹗续写中,探春似乎成了金陵十二钗正册之中,结局最好的女子,但这个结局无疑存在很大问题。
首先,探春若是真的是这般结局,那她一生应该得以善终,那么就对不上太虚幻境“薄命司”的暗谶,是啊,探春这么好的结局,怎么会入薄命司呢?她的命哪里薄了?
其次,《红楼梦》中有很多情节暗示探春将来的结局是当王妃,最典型的例子就是第63回“寿怡红群芳开夜宴”,众人玩抽花签的游戏,探春抽到的是杏花,众人开玩笑称探春将来是个王妃,且看原文:
袭人等忙拾了起来,众人看上面是一枝杏花,那红字写着“瑶池仙品”四字,诗云:日边红杏倚云栽。注云:“得此签者,必得贵婿。大家恭贺一杯,共同饮一杯。”众人笑道:“我们家已有了王妃,难道你也是王妃不成?大喜!大喜!”说着,大家来敬。——第63回
再有第70回,大观园众姊妹一起放风筝,探春放的风筝是一个“凤凰”,而且就在放风筝期间,探春的“凤凰”风筝跟不知道谁家的另一个“凤凰”风筝,还有一个“玲珑喜字”风筝,三个风筝缠在一起,最终三个风筝线断,一起飘向远处。
凤凰、喜字,这些意象的暗示再明显不过了,探春未来的结局是当了王妃,远嫁海外。而高鹗续写的探春结局,勉强暗合了探春远嫁海外的暗示,但嫁给镇海总制的儿子,跟妃子二字根本沾不上什么关系,所以高鹗续写无疑存在很大问题。
探析探春的真正结局
根据《红楼梦》全书的各种暗示,笔者认为探春最终的结局应该是类似王昭君出塞和番,这一点在红楼梦曲中体现得尤其彻底,探春的曲名为《分骨肉》:一帆风雨路三千,把骨肉家园齐来抛闪。恐哭损伤残年,告爹娘,休把儿悬念。自古穷通皆有定,离合岂无缘?从今分两地,各自保平安。奴去也,莫牵连。
《分骨肉》调性极为凄惨悲凉,一句“一帆风雨路三千,把骨肉家园齐来抛闪”证明探春并非普通远嫁,而是永远回不了家了,因为她沦为了政治的牺牲品,被迫嫁给番邦。高鹗续写的探春结局竟还能回家探亲,堪称衣锦还乡,与判曲不合,而且探春嫁给镇海总制的儿子,在古人看来,就是普通远嫁,如何值得这般悲凄?
相比之下,远嫁和番则完美符合判词、判曲的暗示,探春和番与王昭君出塞性质类似,《红楼梦》中曹公曾两次借助诗词来明示王昭君和番的悲剧性,一首是薛宝琴作的怀古诗《青冢怀古》中的“黑水茫茫咽不流,冰弦拨尽曲中愁”;还有林黛玉作的“五美吟”中《明妃》有“绝艳惊人出汉宫,红颜薄命古今同”。
这些诗句说明在古人的价值观中,昭君和番出塞是一件极为悲惨之事,一介女子成为政治牺牲的工具,远离家乡亲人,而且一离就是一辈子,在异国他乡要遭受未知的折磨,如何能不悲?比如马致远的《汉宫秋》,就凭借对王昭君悲剧的感慨,于是给王昭君安排了一个跳进边境河里,誓死不愿离开故国的结局,道是“沉黑河明妃青冢恨”。
而站在历史考据的角度,探春远嫁和番的观点也能站的住脚,诚如梁归智《贾探春结局之谜》(载《名作欣赏》2018年第16辑)中曾对曹寅女儿的出嫁进行了论述:
说到历史生活原型,则曹雪芹的祖父曹寅有两个女儿都嫁给了王子,长女是平郡王妃,次女嫁的是哪一个王子具体情况不详,但曹寅的一个奏折上向康熙皇帝谢恩,说得很明确。那么,平郡王妃是贾元春的原型,次女就是贾探春的原型,当然写到小说里,都做了艺术变形,一个成了皇妃,一个成了海外王妃。
因此,探春和番远嫁的结局几乎可以确定,但具体嫁到哪个国家则难以详解,一方面后四十回遗失,另一方面,即便后四十回尚在,按照曹雪芹“无地域邦国,朝代年纪”可考的写作笔法,他恐怕也会刻意模糊,甚至故意隐去探春所嫁国家的信息,比如《红楼梦》中明确提到的薛宝琴口中的“真真国”、蒋玉菡口中的“茜香国”等,其实都无从可详细考察。
相关阅读:
|
|
文章标签:
刘备(161年-223年6月10日),字玄德,东汉末年幽州涿郡涿县(今河北省涿州市)人,西汉中山靖王刘胜的后代,三国时期蜀汉开国皇帝、政治家,史家又称他为先主。刘备少年时拜卢植为师,而后参与镇压黄巾起义。先后率军救援北海相孔融、徐州牧陶谦等。陶谦病亡后,将徐州让与刘备。刘备早年颠沛流离,备尝艰辛,投靠过多个诸侯。赤壁之战时,与孙权联盟击败曹操,趁势夺取荆州。而后进取益州。于章武元年(221年)在成都称帝,国号汉,史称蜀或蜀汉。《三国志》评刘备的机权干略不及曹操,但其弘毅宽厚,知人待士,百折不挠,终成帝业。刘备也称自己做事“每与操反,事乃成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