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均田制瓦解以后,土地兼并日益严重,到了宋代,实行的是“不立田制”、“不抑兼并”的土地政策。这就让土地私有制发展的程度更深,具体表现为:一是土地买卖盛行;二是土地兼并大发展。
这会导致什么呢?显而易见,会让房价升高,所以宋朝的房价也不低。再加上宋朝的经济发展繁荣,根据学者的研究,宋朝经济水平在整个封建时代是空前绝后的,大家收入都高,那么房价也不会原地踏步,自然是随着经济发展而发展。
北宋官员王禹偁曾经说过,“重城之中,双阙之下,尺地寸土,与金同价”。这句话就是形容这里的土地寸土寸金,房价极高。
除了房价高昂,还有一个契税,这也让百姓的购房成本大大增加。北宋建立初年,契税按百分之二征收,到宋朝中叶变成百分之四,后来又增加到百分之六,到南宋竟然直接涨到了百分之十!
也就是说,你买房子,不仅仅要付房子的钱,还有契税的钱。更可怕的是,契税仅仅只是其中一种,还有一些额外的税收,这些可都是成本啊!于是就有人说,“官所取过多,并郡邑导行之费,盖百分用其十五六”。
可想而知,在当时想要买房,还是得先有很多钱,像我们这种平头小老百姓,要攒这么大笔钱买房,也是异常艰难。
很多官员也没办法买房,朱熹曾考证说:"且如祖宗朝,百官都无屋住,虽宰执亦是赁屋。"《丁晋公谈录》中记载:“寇准出入宰相三十年,不营私第。”
但是,又不能没有住的地方,只能选择租房了。在宋朝,房屋租赁行业异常发达,除了房价高,还有就是上文说的土地兼并严重,很多大户人家占了很多地,但是自己又不住,那就可以用来出租,赚取租金。
租金收入是相当可观,比如宋徽宗朝的宰相何执中,他拥有特别多房产,"日掠百二十贯房钱",也就是每日租金收入120贯钱,一个月就差不多有3600贯,远远超过了他的工资!
再比如司马光说过:“十口之家,岁收百石,足供口食;月掠房钱十五贯,足供日用。”这里可以看出,房租收入大为可观,足以应付日常开销。陶谷《清异录》记载:“僦屋出钱号曰痴钱,,故赁取值者,京师人指为钱井经商。”就是说收租比做生意来钱快、来钱易。
当然,收租的前提肯定是有房产,没有房产的人,那只能租房。以上这些原因,就让宋朝的租房市场特别发达。
那么问题就来了,在宋朝租房,要花多少钱?
和现在一样,房租的价格得看房子的具体情况,俗话说一分钱一分货,好的房子自然租金就贵,差的房子租金自然就低。
一般来说,官员会租好一点的房子,毕竟是有身份的人,得要面子呀。但是好房子,不便宜,很多官员为了付房租,就成了"月光族"。章伯镇就发过牢骚:“任京有两般日月:望月初,请料钱,觉日月长;到月终,供房钱,觉日月短。”
根据研究,有人得出这样一个结论,在宋朝的房租,一般每个月要4贯以上,要是好一点的话,至少要15贯,南宋时期物价上涨,好的房子也差不多要直逼30贯。
所以啊,要租好的房子,也是要有很大的财力支撑才行。
官员张卿在《诗一首》中写道:“小小园林矮矮屋,一日房钱一贯足”。这种有园林环境好的房子,一天就要一贯钱,而当时普通百姓的收入也就是100-300文,哪里能租的起这么豪华的房子。
那普通百姓怎么办呢?总不能露宿街头吧!不用担心,宋朝有"廉租房"!价格低廉,专门提供给平民百姓。
这个管理"廉租房"的机构叫"店宅务",负责公房管理、出租和维修。房子按面积和质量,分为上、中、下三等,没有钱就租下等,想要条件好点,就租上等。而所收租金,也不是落入个人口袋,是要上交政府的,中央自然是拿得多,地方则较少。
那么,这种"廉租房"的租金大概是多少呢?
根据考证,天禧元年一间房大概是500文,天圣三年,大约430文。当然,租金是根据时间地点不断变化的,按照宋神宗熙宁十年进行的一次普查,开封东城房子总共是604间,租出去的有588间,每月房租有202529文,平均一间房子的房租是170文。
由此我们大致可以看出,这种政府提供的住房,租金是真的便宜。上文我们提到了宋代普通百姓收入大概100-300文每日,负担这样的房租,那是绰绰有余。
而更让人震惊的是,政府还经常会减租!一般来说,在一些自然灾害出现时,国家就会宣布减免一定的租金。
比如北宋嘉祐年间,京师大疫,宋仁宗诏免楼店务租金;北宋治平年间,宋英宗降谕:"以后每逢灾年,除开仓放粮外,公房房租一并减免";南宋绍兴九年(1139 年),宋高宗下谕:"以久雨,放临安府内外公私僦舍钱三日"。
另外,宋朝还有一个非常人性化的租房政策,"假每人户赁房,免五日为修移之限,以第六日起掠(收租)。"
也就是说,如果你去租房,那么前五天是不会收你租金的,因为考虑到租客要搬家、打扫等等,于是就从第六天开始收租金。我竟然感到一丝心动,如此体贴,还考虑到了搬家打扫的时间。
这么看来,在宋朝,因为经济发展,房屋租赁市场还是比较完善和专业的,根据你的实际预算,可以选择民宅,也可以选择"廉租房",而且还有相应的政策保障租客权益,比起爆雷的蛋壳公寓,那是不知道强了多少。
相关阅读:
|
|
文章标签:
圆明园又称圆明三园,是清代一座大型皇家宫苑,它坐落在北京西郊,与颐和园毗邻,由圆明园、长春园和万春园组成,所以也叫圆明三园。此外,还有许多小园,分布在东、西、南三面,众星拱月般环绕周围。[1]
园中面积350多公顷,建筑面积达20万平方米,一百五十余景,有“万园之园”之称。[2] 清帝每到盛夏就来到这里避暑、听政,处理军政事务,因此也称“夏宫”。
吴三桂是明末宁运总兵,手握一支10万人的精锐部队,在山海关防御清军的入侵。但当李自成占北京,刘宗敏夺了他的爱姬陈圆圆之后,就反过来勾结清军打败李自成,占领大片的明朝土地。据说当时他一听到陈圆圆被占,立即“痛哭三军俱缟素,冲冠一怒为红颜”,表面为崇祯举丧,实则为报夺妻之恨,立誓与李自成为敌人。 陈圆原名陈沅,苏州人,天生丽质,经过精心教育,“色艺擅一时”,既有天生的好嗓子,又工于声律,书棋琴画都很娴熟,是个蜚声江南的绝代佳人。当时明朝内忧外患,崇祯帝心情郁郁不欢,田妃为讨他欢心,让自己的父亲田弘遇到江南寻选美女为崇祯稍解苦闷。这田弘遇到江南花了20万两银子接走陈圆圆,没想到崇祯帝成天忧虑不好女色,陈圆圆进宫后又很快被退回田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