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兵器时代,有几样重要的武器装备,其一就是弓弩,所谓大将军不畏千军,只怕寸铁,弓弩部队的作用不言而喻,代表武器便是宋朝神臂弓。其二,便是战马,骑兵作为胜败的决定性力量,在历次大战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拥有一支强悍的骑兵部队,甚至能左右一国的国运。
其三,就是甲胄,作为一种防御性装备,貌似对战场无关紧要,但历朝历代,朝廷对甲胄的管理都极为严格。有人私藏刀枪,或许不会得到什么惩罚,但一旦有人私自储备甲胄,那便是谋逆杀头之罪。
史料记载“弩一张加二等,甲一领及弩三张流二千里,甲三领及弩五张绞。”
那么为何私藏甲胄会被历代王朝冠以重罪?
一、甲胄制造成本较高
甲胄有很多种类,有的是步兵盔甲,有的是骑兵盔甲,当然马匹也需要盔甲,其材质也分为铁甲、皮甲、布甲、木甲等等。
之所以甲胄对国家至关重要,跟其成本有着莫大的关系。以唐代的明光铠为例,就包括兜鏊、护颈、护肩、明光甲、束甲绊、护腹甲、代扣皮带、护臂、缺胯袍、大口裤、胫甲、云头乌皮靴等部件。
铠甲的零件较多,制作也是异常复杂,敦煌莫高窟曾出土一副铠甲,就包括1590片鱼鳞甲和644片长条甲,工匠们不仅要制作每一片甲片,还需要用丝绳穿起来,花费的时间、精力都十分惊人。
以铁甲为例,制作步骤包括,制甲、打扎、打磨、穿孔、裁扎、精磨、编缀,其次还要制作衬里。公元927年,日本仿造唐朝的铠甲,一副铠甲从开始到制作完成,需要两百多天,甲胄的维护保养,也需要四十人一起完成,由此可见,甲胄的造价之高。
一般来讲,拥有甲胄的人大多是皇家贵族或者藩王军阀,因为其成本较高,所以普通人难以承受。李世民曾率兵为大唐江山南征北战,立下赫赫战功,但是其最精锐的玄甲骑兵也仅仅只有三千五百人。
为何玄甲军的数量如此之少?除了优质的战马较少以外,跟甲胄的成本也有着莫大的关系,重甲骑兵不仅人要穿甲,马也要披甲,选拔训练严格,在残酷的战争中,战场损耗也是极大,所以历朝历代著名的骑兵部队,大多数量不算太多。
二、甲胄有着重要的防御作用
战场之上,要想降低伤亡,提高战力,给士兵配备甲胄是很必要的。一个不穿甲胄的步兵,很容易被对方的兵器刺穿,或被弓弩手射中,瞬间便会失去战斗力。
穿上盔甲则可以大大提高士兵的存活几率,而且还能对弓弩起到很好的防护作用,当然了,如果碰到宋朝那种三床弓弩,那就只能祈求上苍保佑了。
公元前99年,汉武帝派李广利率兵三万进攻匈奴,而作为李广的孙子,李陵却只得到一个运送粮草的职务。李陵自然不服气,便找到汉武帝,请求率兵出战,汉武帝没有拨给李陵马匹,李陵夸下海口,只率五千步兵,要直捣匈奴王庭。
李陵的待遇自然和李广利不同,为了洗刷家族的耻辱,李陵真的只率五千步兵出征。不久,李陵在浚稽山遭遇匈奴主力三万。匈奴大多为骑兵,而本身步兵对付骑兵就很不利,况且当时兵力对比悬殊,这本就是一场必死之战。
第一次接战,汉军作战勇敢,凭借着弓弩的优势,一下击杀数千敌军,而汉军的伤者并不多。接着匈奴单于调集八万部队,共十一万人,要一举荡平这股汉军。
由于敌我兵力太过悬殊,李陵只能率兵边退边打,第二天,李陵杀掉军中女眷,汉军再杀敌军三千。之后的战役中,虽说汉军人少,但作战依旧悍不畏死,在杀掉近乎两倍于己方的敌军后,汉军竟然还剩下三千多人。
匈奴并非不会打仗,他们同样有弓弩手,而且骑兵优势明显,机动性强,即便匈奴占尽了先机,仍无法迅速消灭李陵的部队。其中,很大程度上,就在于汉军配备了相应的步兵甲胄,在弓弩的威慑下,不仅可以大范围杀伤敌军,还能很好地保存实力。
在李陵投降后,还有四百汉军逃回了大营,纵使李陵最后以失败告终,但这场战役给匈奴单于留下了极深的影响,也让匈奴人再次意识到汉军的实力之强。
三、甲胄在战场上的作用极大
甲胄不仅可以很好地保护士兵,对战场的胜败也能起到决定性作用。大规模军团作战,人数多不能确保能赢,很大程度上,输赢只在那一刹那,如果能瞬间击溃敌军阵型,那么有很大几率取得胜利。
保持阵营的完整性,才能保证立于不败之地,那么用什么来击垮成建制的部队阵型呢?这就是骑兵,只有骑兵才有巨大的冲击力,而提高骑兵冲击力的便是重甲骑兵。
虎牢关之战中,李世民面对王世充的洛阳城,一时间难以攻克,王世充无法支撑,便向窦建德求援。窦建德很快率兵十万来援,李世民率先抢占了虎牢关,只带了三千五人和窦建德的大军对峙。
在统兵水准上,李世民可谓帝王中的佼佼者,他可以准确地分析出战场局势,充分发挥骑兵优势,并能瞬间抓住机会。在夏军疲惫之刻,李世民立即下达进攻命令,三千五百名重甲骑兵,就这么杀进了敌营,将十万大军的阵营击溃,甚至活捉了窦建德。
之所以重甲骑兵有如此大的作用,主要就在于骑兵和马匹身上所披的铠甲,甲胄可以加大冲击的动能,能造成更大的破坏力,而且重甲的防护力更是可怕,普通的刀剑、弩弓更是难以伤到对方。
除了玄甲军,金国还有一只著名的部队,那就是铁浮屠,金兀术就是靠着几千名重甲骑兵,将宋军打得稀里哗啦。之后,大致也只有强悍的岳家军,才能和铁浮屠有一战之力,重甲骑兵的实力由此可见一斑。
相关阅读:
文章标签:
刘备(161年-223年6月10日),字玄德,东汉末年幽州涿郡涿县(今河北省涿州市)人,西汉中山靖王刘胜的后代,三国时期蜀汉开国皇帝、政治家,史家又称他为先主。刘备少年时拜卢植为师,而后参与镇压黄巾起义。先后率军救援北海相孔融、徐州牧陶谦等。陶谦病亡后,将徐州让与刘备。刘备早年颠沛流离,备尝艰辛,投靠过多个诸侯。赤壁之战时,与孙权联盟击败曹操,趁势夺取荆州。而后进取益州。于章武元年(221年)在成都称帝,国号汉,史称蜀或蜀汉。《三国志》评刘备的机权干略不及曹操,但其弘毅宽厚,知人待士,百折不挠,终成帝业。刘备也称自己做事“每与操反,事乃成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