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帝玄烨是清朝历史上极其杰出的帝王,而其祖母孝庄太皇太后,是清朝最杰出的后妃,两人乃是亲祖孙,相当亲厚,但在削藩问题上,二者意见不同。
玄烨血气方刚,认为时不我待,必须要及时撤掉三藩;而孝庄太后老成持重,则主张以静制动等吴三桂自己老死,让时间解决所有问题,至少不急于一时,毕竟当时清朝的实力与三藩也不过伯仲之间,没有绝对的优势,强行撤藩实在太冒险。但最终,向来孝顺祖母的玄烨却并没有听话,而是在康熙12年正式撤藩。
其实,孝庄主张静待时机并非没有道理:
首先,吴三桂当时的实力不可小觑
吴三桂出身武将世家,其父亲乃明朝锦州总兵吴襄,舅舅是名将祖大寿,自由习武善于骑射,不到二十岁就考中武举人,27岁成为明朝宁远团练总兵。
虽然后世对于吴三桂的评价多持负面,认为其打开山海关放满洲进入中原,离叛明王朝,勒死永历帝,但这是品德方面的问题,而能力方面,吴三桂的能力是相当强悍的,在清朝建立之后的初期,吴三桂南征北战,为清朝的稳定立下汗马功劳。
而对于这些,孝庄太后都是看在眼里的,她知道吴三桂的实力到底有多么强悍,并非是轻易能够对付的人,冒然撤藩引起吴三桂反叛,是极其危险的。
再者,皇孙玄烨实在太年轻
康熙帝正式决定撤藩的时候,其实也才20岁,这样的年纪虽然在古代也是个成人了,何况康熙帝14岁就做了父亲,但是在朝堂之上,玄烨还是个新手,他年少登基,大事小情都由孝庄太后与鳌拜、索尼等人打理,撤藩前后距离他亲征也没多久,而他的对手是老谋深算的平西王吴三桂,相差悬殊。
孝庄疼爱孙子,她知道玄烨的能力突出,但朝堂与沙场之上,靠的不仅是才华能力,经验也是非常重要的因素,比之于吴三桂,孝庄太后觉得自己的皇孙实在是太嫩了。
顺治帝英年早逝,驾崩很早,而玄烨继位之时非常年幼,主要事务都由其祖母孝庄太后主持,玄烨也是孝庄太后一手带大,祖孙之间的感情非常深厚,以至于孝庄太后离世,康熙帝将其灵柩停在慈宁宫许久不愿挪宫,结果后来的清朝太后都不敢住。
不过在撤藩的问题上,祖孙俩意见不一致,而最终玄烨还是没有听从祖母的意见,而是按照自己的意思来,直接宣布撤藩,做好了与吴三桂等人硬碰硬的准备。
康熙帝玄烨如此强势,也有一定因由:
第一,玄烨年轻气盛
所谓初生牛犊不怕虎,玄烨虽然年轻,但是其16岁的时候就凭借一己之力,直接铲除了权臣鳌拜,将朝权悉数收回,而平定三藩的时候,玄烨也才20岁。
说句有些过的话,那就是无知者无畏,玄烨对于三藩的势力到底有多大,其实也必然进行过深入的了解,但其年轻,终究是阅历尚浅,所以也没有像孝庄太后那般顾虑很多,正因如此才不知道怕,只知向前猛冲,有些事情,属于后怕。
第二,三藩问题愈发凸显
三藩势力过头,尾大不掉
平西王吴三桂、平南王尚可喜与靖南王耿精忠,这三人雄踞一方,原本在清朝初期也立下大功,可飞鸟尽良弓藏,清朝定鼎之后,这三藩就成为了一个很大的问题。
三藩在其所镇守的地方上权势极大,远远超过了朝廷委派的人员,直接掌握当地的军队与税赋,形同诸侯,拥兵自重,三藩的势力几及全国之半。
花销巨大,成为累赘
顺治十七年,云南俸饷九百余万,加粤闽两地,一年需要两千万两,如此,使得从当时开始三藩每年就要耗掉朝廷税赋的近乎一半。
三藩通过巨额的财富,逐渐武装到了牙齿,而三王本身,也建造华美的王府,与蒙古西藏等地购买大量的马匹、铁器等等,实际上已经成为了类似于唐朝后期的地方藩镇。
第三,攘外必先安内
除了三藩的问题,当时的清王朝其实还有很多的其他问题,于内,三藩的问题尚且还没解决的情况下,还有诸多其他的反清复明的力量不断加强汇聚。
于外,蒙古的噶尔丹虎视眈眈,东南沿海的郑氏也一直在筹谋如何反攻,可以说,康熙前期的清朝是麻烦事一堆,这种情况下,单个解决虽然冒险也非常困难,但总比所有问题一起发生,最后顾头不顾尾要好得多。
其实,孝庄太后也知道,就算等到吴三桂老死,但他还有子孙后嗣,三藩的问题终究还是不会随着吴三桂的死而真正消失,她主张等待,其实也只是无奈之举,毕竟这是一场押上了清朝存亡的行动,一旦失败,后果就难以预料。
孝庄太后虽然辅佐三朝,顺治与康熙两帝年幼时期,孝庄太后的影响力巨大,但其与史上其他听政的太后并不一样,她始终都没正式临朝垂帘,她更多的是辅佐与提意见,最终的决断还是看皇帝自己的意思。
而康熙帝玄烨其实也冥冥之中觉得撤藩有些危险,但当时箭在弦上已不得不发,与祖母商定之下,决定册立出生没多久的胤礽为储君,以防万一。
相关阅读:
|
|
|
|
|
|
|
|
|
|
文章标签:
刘备(161年-223年6月10日),字玄德,东汉末年幽州涿郡涿县(今河北省涿州市)人,西汉中山靖王刘胜的后代,三国时期蜀汉开国皇帝、政治家,史家又称他为先主。刘备少年时拜卢植为师,而后参与镇压黄巾起义。先后率军救援北海相孔融、徐州牧陶谦等。陶谦病亡后,将徐州让与刘备。刘备早年颠沛流离,备尝艰辛,投靠过多个诸侯。赤壁之战时,与孙权联盟击败曹操,趁势夺取荆州。而后进取益州。于章武元年(221年)在成都称帝,国号汉,史称蜀或蜀汉。《三国志》评刘备的机权干略不及曹操,但其弘毅宽厚,知人待士,百折不挠,终成帝业。刘备也称自己做事“每与操反,事乃成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