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纸上谈兵”让赵括背负了两千年的骂名。一说到赵括,许多人都会说,该人就是一个“纸上谈兵”的典型教材,赵国之所以在长平之战大败,就是因为赵括率45万大军空巢而出跳进白起包围圈造成的。事实真的如此,赵括就真的这么好骗吗?
其实不然。事实上,赵括并非只会“纸上谈兵”的纨绔子弟,而是真正的将军。长平之败,赵括有过,可廉颇亦有过。非但如此,赵国上下,相如有过,虞卿有过,平原君有过,而首要之过非赵王莫属。纵观秦赵大决战前后,赵国在重大战略决策上接连犯错,可谓是只知兵法却不识诡计,焉能不败?
长平大战缘起于“上党之变”。上党的突然易手,使得秦国苦心经营的河外优势在顷刻之间荡然无存。在这一轮秦赵博弈当中,赵国由于秦国的大意,一开场是占了上风的。但谁能料想,这个一开盘就取得的巨大优势,后来竟然反而成为了赵国的巨大包袱,致使赵国的战略战术一错再错,终致溃不成军。
赵国在占据上党取得军事优势的同时,也就承担了在博弈中“做出选择”的义务。本来是战是守唯赵定夺,可令人遗憾的是,面对事关国运的重大决择,赵国君臣前后矛盾莫衷是一,在这场“战略大考”当中交了一张不及格的答卷。
秦赵对抗当中,秦国的战略目标是非常清晰的:削弱乃至攻灭赵国,为秦扫平六国一统天下开路。而赵国的战略目标却是摇摆不定的:一方面,赵人深知秦强赵弱,赵国需要奋发图强方可求存;而另一方面,自阏与之战赵奢大破秦军之后,赵人便以“首胜强秦”自诩,心中怀有和秦国一争天下的豪情壮志。
占据上党俯瞰河内,就意味着赵国必须在坚守不出抵御秦军和大举进攻一分高下这两个截然不同的战略当中做出选择。而且赵国没有太多的时间来做这个选择,上党之变就是秦赵大决战的开始。随着秦国大军隆隆开赴前线,赵国的选择空间在急剧的缩小:是以坚守保邯郸,还是以决战战争天下,赵国君臣需速做决断。
在这关键的时候,赵国两员大将廉颇和赵括在用兵的根本方略上发生了激烈的争议。廉颇主张深沟高垒坚守上党;赵括却提出集中已抵达上党的二十万精兵主动攻秦。一番争执后,廉颇以王命领军之权否决了赵括的提议。赵军依廉颇部署三线设防。
实际上,赵括的力主进攻并非是他急躁冲动的表现,而是他对局势有了深刻理解后提出来的正确意见,在当时的形势下,赵国唯有用军事来支持伐交,方可收到事半功倍的“以战求和”之效果。大方向没错,可赵括的进攻之策却是错的,若依赵括之策进兵,赵军的右翼便立遭白起暗设于沁水的三万奇兵伏击。赵括实战经验不足的弱点也在这次争论中暴露无遗。
赵国君臣上下的犹豫不决,给了秦国宝贵的时间调兵遣将压向上党,并在南线筑起高壁坚垒,双方这一对峙就是三年。赵国五十万大军兵屯上党,粮草消耗之大可想而知。再这样长期对峙下去,赵国一旦粮食欠收,便是坐困愁城之势,这时的赵国有点坚持不下去了,赵军有了急于决战的心情。
在听到未经证实的白起病重之传言后,赵孝成王立刻撤换了廉颇,起用了赵括。可是,三年对峙下来,上党形势已然大变,此刻再用赵括“弃壁垒壕沟而轻锐猛攻”,实在是为时已晚。世人都说是赵括的轻敌冒进,以致大败,可又有谁设身处地替赵括想想呢?这场战争其实是两国君主智力与毅力的较量,是赵孝成王先抗不住了,临场换将。对长平之败,赵括是有责任,但最大的责任更应该由赵王来负。
那么,赵括率领的45万大军又是怎样跳进白起包围圈的呢?来看看当时发生了什么。赵括到达前线后立即改变策略,开始向秦大举进攻,此时白起认为时机已经成熟。秦军主力佯装败退,并在长平东南构筑壁垒工事。赵括果然中计,追击秦军进入埋伏。此时两支秦军部队悄然出击,一支2.5万人去断赵括后路,另外一支5千骑兵去攻打赵军大本营。断其粮道。
白起将赵括团团围住,却围而不打,只出动骑兵反复骚扰,慢慢对付赵军。而赵括只能坚筑壁垒,等待救援。围困持续了46天,疲惫、饥饿不停地侵袭着赵军,腐蚀着赵军的战斗意志。秦王得悉赵军主力长平被围后,悉数征召15岁以上的男子组成临时兵团并亲往前线。从赵军两翼直插到赵军大本营背后。彻底切断了赵军的退路。
赵括意识到情势之危,将部队分为四个部分,殊死突围。此时战争已经进入到最惨烈的阶段。40万赵军被秦军团团围住,4次突围均告失败。惨状可想而知。疲惫,饥饿,伤病等一系列绝望在四处蔓延。这也许就是白起所期待的。绝望中的赵括决定组织最后一次突围。可在秦军坚不可摧的阵前,赵军一个个倒下……,赵括也在最后一次突围中被射死。绝望的赵军最终被秦军彻底摧毁。
大国交兵,胜负常在战场之外。长平决战,赵国虽占先行之利,却未能抓住稍纵即逝的战机,从而陷入于己不利的长期对耗之中,关键时刻战略决策和军事指挥又连出昏着,当攻不攻,当守不守,大败亏输,原是当然。反观秦国,当守则守,当攻则攻,用兵伐交配合默契,战略决策清晰果断。
两国君王谋臣决策能力的高下和前线将士综合战力的比拼,优势都在秦国一边。此战秦国大获全胜,一举奠定扫平六国一统华夏的基础,乃是秦国战略博弈水平高出赵国一筹的结果,而决非对方将领一时冲动的侥幸。表面上的偶然性之下,隐藏着极为深刻的必然性。
相关阅读:
|
|
文章标签:
刘备(161年-223年6月10日),字玄德,东汉末年幽州涿郡涿县(今河北省涿州市)人,西汉中山靖王刘胜的后代,三国时期蜀汉开国皇帝、政治家,史家又称他为先主。刘备少年时拜卢植为师,而后参与镇压黄巾起义。先后率军救援北海相孔融、徐州牧陶谦等。陶谦病亡后,将徐州让与刘备。刘备早年颠沛流离,备尝艰辛,投靠过多个诸侯。赤壁之战时,与孙权联盟击败曹操,趁势夺取荆州。而后进取益州。于章武元年(221年)在成都称帝,国号汉,史称蜀或蜀汉。《三国志》评刘备的机权干略不及曹操,但其弘毅宽厚,知人待士,百折不挠,终成帝业。刘备也称自己做事“每与操反,事乃成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