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三兄弟“龙虎狗”之称,出自于《太平御览》:“诸葛瑾弟亮及从弟诞,并有盛名,各在一国。于时以为蜀得其龙,吴得其虎,魏得其狗。”
龙,是指诸葛亮,诸葛珪次子,蜀汉丞相;虎,是指诸葛瑾,诸葛珪长子,比诸葛亮大七岁,东吴大将军,豫州牧;狗,是指诸葛诞,世系不详,诸葛亮的族弟,曹魏征东大将军。
诸葛家族是山东琅琊士族,三兄弟为何分事三国,各为其主了呢?有人说,这是诸葛家族的智慧,三边下赌注,哪一边赢了他们都能赢。其实这个说法太想当然,恰恰相反,这背后都是无尽的心酸。
诸葛家族第一代先祖诸葛丰,是西汉元帝时期的司隶校尉。司隶校尉是位低权重的监察官员,诸葛丰为人正直,不谙政治,结果被罢职,老死家中。
诸葛家族在东汉算不上显赫,最出名的当属诸葛亮的叔叔诸葛玄,他曾经官至豫章太守。诸葛亮的父亲诸葛珪早逝,那一年诸葛瑾15岁,诸葛亮才8岁,尚有幼子诸葛均,和两位女儿。
诸葛珪去世后,已经投在刘表门下的诸葛玄,请假回到家乡,料理诸葛珪的后事,并承担起照顾诸葛亮兄弟姐妹的责任。
六年后,琅琊郡被各路军阀打成烂桃子。诸葛玄决定带着未成年的诸葛亮、诸葛均,及两个侄女,去荆州投靠刘表,而21岁的诸葛瑾被留下来,照顾家业。
从那时候开始,诸葛亮就与大哥挥泪而别,天各一方。五年后,诸葛瑾处理完家业,在好友的介绍下,避难江东,从此在东吴开始了自己的仕宦生涯。
诸葛诞则是诸葛家族,留在琅琊郡的一个分支,具体世系不明。
这里面哪有一点家族刻意经营未来的痕迹?分明是为生活所迫,不得已四处飘零,诸葛家族,就是东汉末年寒门士族生存状态的缩影。
那么,三兄弟又是如何走向光明的呢?
诸葛诞书读得好,与当时的豪门家族夏侯玄、邓飏(邓禹后人)交往甚密,因此他早年就入朝为官,并在曹爽的提拔下,官至扬州刺史。后来他又受到司马懿、司马师的赏识,在对抗东吴,和文钦、毋丘俭的叛乱中立功,被授予征东大将军,假节镇守扬州。
诸葛瑾到了江东后,受到孙权的外甥弘咨的赏识,将他推荐给孙权为宾客。也就在那一年,孙权接过了哥哥孙策的遗产,成为江东之主。
家族的苦难,让诸葛瑾养成了谨慎的作风,再加上他的忠心和才华,很快得到孙权的赏识,又与周瑜、鲁肃等人交好,从此诸葛瑾在江东政治核心圈扎下了根。
移居荆州的诸葛亮,虽然是外来户,但是叔叔诸葛玄给他营建了良好的人脉圈。诸葛玄将诸葛亮的两位姐姐,一个嫁给了蒯祺,一个嫁给了庞山民,又给诸葛亮迎娶了黄承彦的女儿。
这三桩婚姻奠定了诸葛亮的崛起之路。蒯祺是刘表最重要台柱子蒯良、蒯越的侄子,庞山民不是“山民”,而是庞德公的儿子,庞统的堂兄弟。蒯氏和庞氏,都是荆州豪门大族,刘表的政治基石。
黄承彦与刘表是连襟,二人都娶了蔡家的女儿,蔡氏是荆州最牛的豪门。也就是说,刘表是诸葛亮的妻子黄氏的姨夫。
三桩婚姻,把诸葛亮“夹塞”进了荆州豪门士族集团!再加上诸葛亮本身的学识,又得到司马徽、徐庶、石韬、崔州平等一干名士的推崇,让他成了荆州士族集团,最具潜力的政治新星。
那么,三兄弟为何被分别称为“龙虎狗”呢?《太平御览》虽然提出了这个说法,但是并未作解释,我们只能推测。
诸葛亮的“龙”很好解释。
这个称谓来自于司马徽的“原创”。刘备在拜见司马徽时,司马徽向他推荐了两位人才:
“孔明卧龙,士元雏凤也。先主用之,俱以为军师。”
司马徽推荐诸葛亮的那一年,诸葛亮才20岁,庞统22岁。不由感慨,混乱的世道,居然把天下的青年才俊,全部聚拢在相对安定的荆州。他们又相互促进,形成了寒门与豪门的融合,以才具备选天下英主。
诸葛瑾为何被称为“虎”呢?
在《三国演义》中,诸葛瑾是一个谨小慎微的文官,甚至有点逆来顺受,像个受气包。可事实上,诸葛瑾是个文武兼备的人才,虎将。
诸葛瑾生得仪表堂堂,有气度有雅量,他为人刚直,涉及原则问题,常常表现出虎的威严。诸葛瑾除了政治上竭力主张孙刘联盟,军事上他多次领兵出征,镇守边关。黄武五年到嘉禾五年,十一年间,他数度与魏军作战于襄阳,立下汗马功劳。
就在诸葛瑾去世的当年,68岁高龄他,依然奋战伐魏的征途中。
诸葛诞为何被称为“狗”?
诸葛诞虽然得到司马懿和司马师的赏拔,可是他的心,依然归属于曹魏,对司马家族的专权不满。
司马昭曾经派贾充,到扬州试探诸葛诞的口风,问他如何看待“司马代魏”的民意。诸葛诞怒斥贾充:“你们贾氏世代享受曹魏恩惠,怎么能做出背弃朝廷的事?”
因为这件事,诸葛诞上了司马氏的黑名单,他被升官,要求入朝当司空。很显然司马昭要解除诸葛诞的兵权,在这种状况下,诸葛诞联合文钦,起兵讨伐司马。
其实诸葛诞与司马家族是姻亲关系,他的女儿嫁给了司马懿的第三子司马伷,他的曾外孙司马睿,就是后来的东晋开国皇帝。
当年魏明帝曹叡在位时,非常看不起诸葛诞。时为御史中丞的诸葛诞,被曹叡一脚踢成“白丁”。
诸葛诞放着姻亲不支持,反而坚定地站在曹魏政权的立场,这种忠心程度,只有用“愚忠”的狗,才可以来形容吧。
诸葛三兄弟,出身寒门士族,在时代的寒风中飘零,却又都凭借个人出色的才华,分别显贵于三国,书写了一段士族阶级的奋斗传奇史。
相关阅读:
文章标签:
刘备(161年-223年6月10日),字玄德,东汉末年幽州涿郡涿县(今河北省涿州市)人,西汉中山靖王刘胜的后代,三国时期蜀汉开国皇帝、政治家,史家又称他为先主。刘备少年时拜卢植为师,而后参与镇压黄巾起义。先后率军救援北海相孔融、徐州牧陶谦等。陶谦病亡后,将徐州让与刘备。刘备早年颠沛流离,备尝艰辛,投靠过多个诸侯。赤壁之战时,与孙权联盟击败曹操,趁势夺取荆州。而后进取益州。于章武元年(221年)在成都称帝,国号汉,史称蜀或蜀汉。《三国志》评刘备的机权干略不及曹操,但其弘毅宽厚,知人待士,百折不挠,终成帝业。刘备也称自己做事“每与操反,事乃成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