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认为,顺治皇帝大概率是出家了,从清朝贵族后来的一系列动作,似乎能看得出这一点。
顺治皇帝,名爱新觉罗福临,是清朝入关的第一位皇帝。6岁登基,24岁号称去世。但是史料中,给出他的结局,只有这么简答的一句话:
丁巳,夜,子刻,上崩于养心殿。---《清史稿》
时间地点人物,全都有了,就是没有给出顺治帝24岁去世的具体原因。因此民间各种说法就都出来了,有人说他因为天花去世了,也有人说他出家做和尚了。
说法不一的情况下,清朝高层对此也讳莫如深。也就是说,他们也不去做解释,而是把日子往前过,直接让8岁的爱新觉罗玄烨做了皇帝。
这种做法无疑让人更加浮想联翩,如果不是,请公开否定,如果是最好也别藏着掖着。这么忽视这种质疑,是不是存在一定的疑问呢?
所以我认为顺治大概率是出家了,清廷不愿意承认这种事情也正常,不仅政教不能合一。再说了,顺治出家的时机不对,当时清廷还没有完全统治全天下,这个时候顺治出家,无疑会让各地将帅对清廷的统治产生质疑,尤其是投降清廷的汉人将帅们。
一、正史中记载了顺治出家这件事。
很多人说顺治出家只是野史和传说记载,并没有正史记载。这是不准确的,因为在《清史稿》和《清实录》中,都有顺治出家的相关记载。
从顺治十四年开始,顺治就开始接触到了佛教僧人,这一年有他才20岁。第二年,顺治便 接触到了江南报恩寺名僧玉林琇,甚至拜他为师。
玉林琇不仅做了顺治的师傅,而且还给顺治起了一个法号:行痴。这是顺治进入佛门的重要事件,但是这个时候顺治依旧是皇帝,类似南朝梁武帝一般。
顺治十七年,顺治最爱的妃子董鄂妃突然去世了。这件事让顺治彻底陷入了绝望之中,因此顺治决定在这一年的秋天出家。茆溪森负责给他剃度。
可是茆溪森的师傅玉林琇得知以后却勃然大怒,让人堆积柴火,准备烧死茆溪森。我觉得这件事就很可疑,你玉林琇是高僧,怎么能做这种事情呢?
这件事大概率就是孝庄和清朝那帮重臣,为了逼迫顺治帝还俗,才做出了要烧死茆溪森的事情。最终顺治选择屈服,继续蓄发还俗,茆溪森也得以活命。
在正史中,福临虽然只出家了8天时间,但是可以证明,顺治的确有出家的想法。而且两个多月之后顺治莫名其妙就去世了,哪有这么巧合的事情呢?
朕俯询法器,缅想高风,思御宇以来,期沛无为之治,而虚席以待,乐闻无漏之因,用是特遣司吏院掌印官张嘉谟,颁赐玺书,远延杖锡,尔其遄驱象驭,早践龙墀,陈密义之慧空,赞皇猷之清净。呜呼!顺风而问,朕将同访道于崆峒,计日以来,尔尚效朝宗之江汉。---顺治十五年敕谕
从这段话中,我们也能看得出,其实顺治皇帝对出家这件事,早就已经做好了计划。顺治十五年的时候,便有了成为云游僧人的想法。
二、清廷的一系列行为,佐证了顺治出家。
证据1、康熙多次前往五台山。
康熙皇帝是个非常喜欢科学的皇帝,他对天文地理物理等知识十分着迷,因此他压根就不是一个信佛之人。
但是这个不信佛的人,却在很年轻的时候,就拜访了五台山,而且还不止一次。这是为什么呢?据说还是按照孝庄的旨意前去拜访的。而且他一生前后5次拜访五台山。
我本西方一衲子,因何流落帝王家。十八年来不自由,江山坐到我时休,我今撒手归山去,管他千秋与万秋。---光绪帝师翁同龢在北京西山见到的题板诗
最早的两次,都发生在康熙二十二年,这一年康熙30岁,两次拜访五台山。你一个不信佛的人,整天往五台山跑干嘛?
其实这个时候的康熙,前往五台山,是有一定深层次含义的。他在康熙二十年年底,彻底平定了三藩之乱。康熙二十二年,又让施琅带领水军,从郑氏家族手里收复了台湾。
这个时候的康熙,正是春风得意的时候,非要去五台山,很可能是为了交作业。如果顺治在五台山出家的话,这一切就合理了。
康熙凭借自己的努力,在30岁之前,完成了平定三藩、收复台湾的盛大功业,自然需要向自己的父亲顺治汇报一下情况。
证据2、史料记载中,顺治是火化的。
女真族有活化的习俗,这一点不假。但是自从努尔哈赤建立后金一来,君主就没有火化的。
努尔哈赤是天命十一年病逝,和大妃一起在天聪三年下葬。如果是火化的,那么应该会特地提出来,所以没有被火化。
皇太极是在崇德八年的八月去世的,由于天气太热,所以第二天晚上就被放在了棺材之中。此后皇太极的梓宫被安葬于昭陵,也没有火化记录。
从康熙皇帝开始,后世清朝皇帝,没有一个是火化的。也就是说清十二帝中,只有顺治是火化的,这未免太奇怪了吧?
难道说因为顺治皇帝的清孝陵中,本就没有顺治的尸体,所以史料里才会故意用火化来敷衍大家?如果这是真的,那么顺治极有可能当时还活着,只是出家了。
总结:清廷不明确表态,造成了很多麻烦。
对于顺治的结局,清廷没有做出明确表态。这件事就烦躁了,各种说法都冒出来了。甚至在郑成功的后人公开的《延平王起义实录》中,顺治皇帝亲征郑成功,结果在高崎之战中,被郑成功的大炮给炸死了。
这一史料是孤证,所以无法得到其他证据的证实。不过也说明了一点,顺治的结局,存在各种疑问。
所以顺治出家,或许才是最好的结果。至于大家传说的得天花去世,其实正史中也没有明确说明,这种说法的地位,基本和顺治出家,是个一个类型的。
相关阅读:
|
|
|
|
|
|
|
|
|
|
文章标签:
刘备(161年-223年6月10日),字玄德,东汉末年幽州涿郡涿县(今河北省涿州市)人,西汉中山靖王刘胜的后代,三国时期蜀汉开国皇帝、政治家,史家又称他为先主。刘备少年时拜卢植为师,而后参与镇压黄巾起义。先后率军救援北海相孔融、徐州牧陶谦等。陶谦病亡后,将徐州让与刘备。刘备早年颠沛流离,备尝艰辛,投靠过多个诸侯。赤壁之战时,与孙权联盟击败曹操,趁势夺取荆州。而后进取益州。于章武元年(221年)在成都称帝,国号汉,史称蜀或蜀汉。《三国志》评刘备的机权干略不及曹操,但其弘毅宽厚,知人待士,百折不挠,终成帝业。刘备也称自己做事“每与操反,事乃成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