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汉争霸”的故事在我国民间广为流传,经久不衰。故事里有两位主人公,就是项羽和刘邦。这两位主人公的形象,都深深地在我国民众的心里扎了根。为什么会这样,因为他们各自代表了不同的含义,影响深远。
“成者为王,败者为寇”这句名言,就是从这个故事引荐来的。刘邦是西汉的汉高祖,也可以说是汉族的第二个皇帝(第一个汉族皇帝是秦始皇),是我们汉族自己的皇帝,有代表性。那么他的对手项羽虽然失败了,可是他的霸气形象永远让人敬仰、敬佩。
这个故事发生的年代是在秦朝后期,也就是秦二世时期。当时秦朝面临衰败瓦解。各地起义军频频发生,当时的英雄豪杰都纷纷投奔了项羽和刘邦。
这时候的韩信整天无所事事,没一个稳定的营生。韩信喜欢研究兵法,但总是抱怨没有用武之地,由于没有稳定的收入,有时候连一日三餐都保证不了。
后来韩信听说项梁(项羽的叔叔)军中招人,然后就背着宝剑,不惜长途跋涉,投奔了项梁。可是项梁的帐下能人太多,韩信一时并没有得到重用。韩信就这样一直默默无闻地在军中混日子。
后来军中事情有变,项梁被杀。当时项羽在外地没在军营,项羽回军营后,接管了叔叔的职位,做了军营的统帅。
提拔韩信为执戟郎中,韩信没有挑理,因为韩信觉得这个职位离项羽更近了一步。更容易接近项羽了,可以找机会把自己的谋略和计策,献给项羽,不愁得不到重用。
谁知韩信向项羽提出了很多想法和建议,人家项羽根本就没当回事,都没正眼看过。因为从项羽这个角度看,一个小兵就应该做好一个小兵应该做的,出谋划策这样的大事,不是一个小兵的分内之事,你不应该操这么多心。
时间一长,韩信也看透项羽是什么人了,也不对他抱有什么希望了,在心灰意冷之后,通过同乡萧何投奔到了刘邦帐下。
到了刘邦那里,韩信得到了重用。因为刘邦的性格和项羽皆然不同,他是一个善于识别人才的人。只要你有能力我就用你,不管你有什么才能,有啥才能我都让你发挥你的长处。把一个人放到应该放的位职是刘邦的长处。刘邦就是靠着合理用人这一技之长,得到了天下。
“疑人不用,用人不疑”这句名言说得很有道理,在刘邦用人这方面就能得到应验。你看,刘邦把各种人才放到了该放的位职,不怀疑他们,大但放权用他们,最后得到了天下。
而项羽呢,处处小心谨慎,不敢大胆用人,不敢大胆放权。有能力的人也不善于识别,也不善于挖掘和利用他们。这也是后来失败的原因之一。
项羽刚接任叔叔的位职时是三军统帅,后来就渐渐地不单是三军统帅了。当天下形成只有刘邦和项羽两大势力的时候,项羽自然也就成了一方诸侯了。
可是项羽不喜欢派别人去沙场征战,就喜欢自己到处征战,最大的爱好是屠城。有好几个城池,刚夺到手的时候,项羽允许手下抢、杀、烧。并且项羽还坑杀过十多万秦军,这就导致项羽失去了民心。
项羽最大的失误,也是后来直接导致他失败的原因就是放跑了韩信。如果项羽重用了韩信,或者不重用韩信一直留在帐下也行。只要刘邦得不到韩信,那么我国的历史就得重写。
所以说,刘邦和项羽二人。为什么刘邦得到了天下,而项羽怎么就失去了天下?依笔者看不完全是项羽失去了民心,最主要的是项羽的性格决定了项羽的成败。最突出的几点:心狠手辣,不善于识人,疑心太重,不敢适当放权,不喜欢收买人心,喜欢四处征战。
总结:刘邦的性格与项羽皆然不同,这也许与他们的出身有一定的关系。项羽出身名门贵族。而刘邦则是平民百姓出身,在参加起义军之前游手好闲、好吃懒做、无所事事,刘邦的父亲对刘邦一度失望透顶。
刘邦善于识别人才,善于察言观色,敢大胆用人,善于笼络人才,把人才放到该放的位职,让他们发挥自己的才能,合理用人。后来韩信评价项羽说出了八个字:匹夫之勇,妇人之仁。后世三国时期,有一位叫郭嘉的谋士对项羽兵败只评价了一个字:势(民心皆失)。
相关阅读:
|
|
|
|
|
|
|
|
|
|
文章标签:
刘备(161年-223年6月10日),字玄德,东汉末年幽州涿郡涿县(今河北省涿州市)人,西汉中山靖王刘胜的后代,三国时期蜀汉开国皇帝、政治家,史家又称他为先主。刘备少年时拜卢植为师,而后参与镇压黄巾起义。先后率军救援北海相孔融、徐州牧陶谦等。陶谦病亡后,将徐州让与刘备。刘备早年颠沛流离,备尝艰辛,投靠过多个诸侯。赤壁之战时,与孙权联盟击败曹操,趁势夺取荆州。而后进取益州。于章武元年(221年)在成都称帝,国号汉,史称蜀或蜀汉。《三国志》评刘备的机权干略不及曹操,但其弘毅宽厚,知人待士,百折不挠,终成帝业。刘备也称自己做事“每与操反,事乃成尔”。